文章结尾十法
2011-12-29宫凤华
作文与考试·小学高年级版 2011年10期
古人曾说:“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好的结尾,能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那么,怎样写好文章的结尾呢?
一、反问式结尾。运用反问,不仅引起人们的深思,还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感染力,达到较好的效果。如《丰碑》中“将军什么话都没说,大步子走进漫天的飞雪中。他听见无数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那声音似乎在告诉人们: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再如《海上日出》一文的结尾:“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二、总结式结尾。把文章的内容加以总结,篇末点题,深化主题,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的结尾:“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三、抒情式结尾。表达、抒发作者的真挚情感,表明观点态度,引起读者共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如《一夜的工作》一文的结尾:“我想高声对全世界说……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再如《假如,没有灰尘》一文的结尾:“假如天空中没在灰尘,大自然将多么单调啊!”
四、自然式结尾。即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将事情的结尾作为文章的结尾。如《朱鹮飞回来了》一文的结尾:“现在,陕西省洋县也被列入自然保护区,成群的朱鹮正在那里快乐地生活着。”
五、对比式结尾。即在鲜明的对比中彰显文章的主题。如《一次成功的实验》一文的结尾:“这个实验我做过许多次,每次孩子们都争着往外拉铅锤,结果铅锤都堵在瓶口,一个也拉不出来。今天我的实验终于获得成功。”
六、引用式结尾。引用诗句,能使语言委婉、含蓄、意味无穷。如《桂林山水》一文的结尾:“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再如《草原》一文的结尾:“是呀!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七、启发式结尾。以富有哲理的议论结尾,给人以启迪;或用充满希望的诗情画意来结尾,引人遐想。如《第一场雪》一文的结尾:“我想:这就是人们为什么把及时的大雪称为‘瑞雪’的道理吧。”
八、照应式结尾。以前后照应的形式,使文章结尾完整,主题突出。如《詹天佑》一文的结尾:“这条铁路不满四年就全线竣工了,比原来的计划提早两年。”照应了开头“从北京到张家口这一段铁路,最早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筑成功的。”
九、点题式结尾。结尾点明题目,总结了全文,又深化了文章的中心。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的结尾:“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也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十、描写式结尾。这样的结尾一般适用于写人、记事、写景的文章。通过环境渲染衬托人物形象。如《草地夜行》一文的结尾:“风,呼呼地刮着,雨,哗哗地下着。黑暗笼罩着大地……我鼓起勇气,迈开大步,向着部队前进的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