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0年四川省区域金融发展研究

2011-12-29曾雪莲程蕾王祥

中国集体经济 2011年5期

  摘要:目前,四川省基本形成成都、攀西、川南、川东北和川西北等五大经济区。2010年,四川省各区域金融运行平稳,但各区域金融发展水平仍不均衡,大部分存贷款依然集中在成都经济区、川南经济区等经济发达地区。为促进四川五大经济区金融协调发展,四川省应大力发展各经济区特色经济,形成区域联动的多极共同发展态势。
  关键词:区域金融;存款业务;贷款业务;协调发展
  
  2010年,国际国内形势转好。随着灾后重建全力推进、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加快以及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互动发展推动,四川省经济增长保持较快水平。金融机构贯彻落实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和灾后重建金融支持政策,保持信贷总量均衡合理增长。各区域金融运行平稳,但各区域金融发展水平仍不均衡。
  一、四川省区域划分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的发展,四川目前已基本形成成都、攀西、川南、川东北和川西北等五大经济区。
  一是成都经济区,包括成都、德阳、绵阳、眉山、资阳5市。该区工业发达、基础设施完善、人才聚集、城镇密布,是四川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
  二是川南经济区,包括自贡、宜宾、泸州、内江和乐山5市。该区拥有一定的自然资源和工业基础,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城镇相对密集,是整体发展水平仅次于成都的重要经济区。
  三是攀西经济区,包括攀枝花市、凉山州和雅安市。该区拥有得天独厚的水能、矿藏和生物资源,并已形成初步的工业和交通骨架,是四川最具开发潜力的经济区域。
  四是川东北经济区,包括南充、遂宁、达州、广安、巴中、广元6市。该区拥有丰富的天然气和生物资源,人口密度大,农村富余劳动力众多,工业基础相对薄弱,是亟需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经济区域。
  五是川西北经济区,包括阿坝、甘孜两州。该区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脆弱,是必须以建设生态屏障为重点,进行适度开发的经济区域。
  二、各区域存款业务发展情况
  四川各经济区存款普遍较快增长,但大部分存款依然集中在成都经济区、川南经济区等经济发达地区。2010年末,成都经济区、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和川西北经济区一般性存款余额分别为19257亿元、3713亿元、4097亿元、1669亿元和59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21.47%、24.08%、19.83%、17.22%和28.58%(见图1)。四川各经济区一般性存款分布不均衡,大部分存款集中在成都经济区。就2010年存款增长率而言,金融机构本外币一般性存款增速最高的城市达到35.84%,最低的则为13.77%。川西北经济区加权平均增长率最高,较年初平均增长率为28.58%。攀西经济区加权平均增长率最低,平均增长率为17.22%。四川各经济区一般性存款增长率高于加权平均增长率的城市分别为成都、宜宾、乐山、巴中、凉山和甘孜等等。
  三、各区域贷款业务发展情况
  2010年,四川各经济区贷款增速处于10.49%-36.50%之间(见图2)。2010年末,成都经济区、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和川西北经济区各项贷款余额分别为14622亿元、1963亿元、1683亿元、969亿元和24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21.14%、27.24%、22.65%、23.80%和22.17%。与存款的成都经济区集聚特征相匹配,成都经济区也集中了四川省大部分的信贷资源。就2010年贷款增长率而言,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增速最高的城市达到36.50%,最低的则为10.49%。川南经济区加权平均增长率最高,较年初平均增长率为27.24%。成都经济区加权平均增长率最低,平均增长率为21.14%。四川各经济区各项贷款增长率高于加权平均增长率的城市分别为绵阳、资阳、泸州、乐山、遂宁、巴中和凉山等等。
  四、促进各区域金融协调发展对策建议
  为促进四川五大经济区金融协调发展,四川省应加快推进“一极一轴一区块”建设,大力发展各经济区特色经济,发挥比较优势和培育优势产业,形成区域联动的多极共同发展态势。
  具体而言,成都经济区应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通信枢纽,先进制造业基地、科技创新产业化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加快建设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石油化工、新材料等重大产业基地。川南经济区应依托“黄金水道”,有序推进岸线开发和港口建设,加强高速公路、快速铁路建设,建成全省次区域交通枢纽,形成四川沿江和南向开放的重要门户,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区。川东北经济区应加快天然气等优势资源开发利用,提高资源就地加工和转化水平,并且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依托嘉陵江、渠江和重要交通干线,构建联接我国西北、西南地区的新兴经济带。攀西经济区应依托钒钛、稀土、水能、特色农业等优势资源,加快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建设中国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全国重要的钒钛产业基地、全国重要的水电能源开发基地和我省重要的亚热带特色农业基地。川西北生态经济区应以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作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发展清洁能源、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点状开发矿产资源,改进传统农牧业生产方式,建设特色鲜明、绿色生态的产业体系等等。
  参考文献:
  1、尹优平.中国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研究[M].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