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舒兰市水产业发展的现状

2011-12-29陈国胜

中国集体经济 2011年5期

  一、自然情况
  舒兰市水产资源比较丰富,境内均为松花江水系,松花江在市内流域面积为623.8平方公里,拉林河及其支流流域面积3933.3平方公里,较大支流卡岔河、细鳞河、霍伦河、石头河均发源于本市,加之集水面积2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共50余条。全市已建成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5座,小(一)型水库12座,小(二)型水库93座,塘坝328座;全市总水域面积11.2万亩,可养鱼水面8.5万亩,鱼类以鲢、鳙、鲤鱼为主,占总产量的80%,辅之以鲫鱼、鳊、鲂、鳜鱼、加州鲈等十多品种,约占总产量的20%,充分发挥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二、水产业规划及政策
  第一,关于水产工作的方针,按照党的十七大和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结合舒兰市水产工作实际,工作方针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坚持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路子,坚定不移地推进水产业可持续发展。
  第二,关于水产工作方面的政策。舒兰市水产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水法》、《防洪法》、《渔业法》和国家、省、市有关条例,并结合舒兰市实际制定相应的配套法规和实施办法。在水产生产中推行养殖技术无偿服务和推广优良品种养殖技术。
  第三,关于水产工作的发展战略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在舒兰市全面推广以名特优新品种为重点的水产养殖业,以提高渔业科技水平,转变渔业经济增长方式,养护水生生物资源,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实施品牌渔业战略为重点,积极发展现代渔业,推进渔业由“菜篮子”生产为主向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转变,确保舒兰市渔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舒兰市水产发展的中长期规划是大力发展渔业生产。到2020年水产养殖面积达到5400公顷,成鱼产量达到8500吨,鱼种产量800吨,渔业产值达到8000万元。
  三、渔业资源及水产科学研究的技术推广情况
  舒兰市水产资源比较丰富,境内有大小河流57条,大中小型水库110座,塘坝328座,总水面面积1.12万公顷,宜养鱼面积0.85万公顷。已养面积0.6945万公顷,现有鱼类9科29种。水域水质状况良好饵料生物丰富,具备发展渔业生产的有利条件。主要品种有花白鲢、草鱼、鲫鱼、鲤鱼,还有池沼公鱼及名特优、鱼类。截至2010年全市养鱼水面达69580亩,成鱼产量达6545吨,鱼种产量600吨,实现渔业总产值4578万元。
  在水产方面,先后进行了人工投放及人工繁育池沼公鱼试验,网箱养鱼高产试验,在水面投放化肥养鱼实验,鳜鱼苗种培育及成鱼养殖实验,池塘人工驯化培育加州鲈鱼苗种,宽边沟式稻田养鱼百公顷连片高产试验,养殖南美白对虾试验,这些水产技术研究与试验在部分水库进行了推广和应用,有些项目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有很大的推广和运用价值。
  四、渔业发展情况
  舒兰市是吉林地区渔业生产重点市(县),全市养鱼水面达到69580亩,从事渔业生产的养鱼户2040户,水产品总产量达到6545吨,其中名特优鱼产量3572吨,水产品总产值达到4578万元,利税1250万元。全市渔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国营水库渔业排灌工程,输电线路、增氧机、饵料机、网具等比较齐全和完善。乡村渔业基础设施比较薄弱,但渔业优势区如法特、白旗、溪河、水曲等渔民生产,生活配套设施较好。
  全市现有渔业产业化企业6处,分别为亮甲山水库渔场,新安水库、小城水库、响水水库、太平水库、沙河水库,由于近些年饲料价格上涨,成鱼价格下降,致使渔业企业效益减退。同时渔业企业发展需要投入资金,扩大再生产,形成“产、供、销、加一体化,渔业企业才能发展壮大。
  五、水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及近期和长远发展趋势
  目前,舒兰市水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是投入不足,资金缺口大,地方财力有限,制约水产业的发展。今后水产业近期和长远发展趋势。
  近期(“十一五”期间)水产业要大力发展乡村渔业,充分利用水产资源优势培育新的渔业大户,扩大养殖规模,提高养殖效益。
  远期(2020年)将营造一个良好的渔业产业环境,充分利用水产资源优势,重点发展渔业龙头企业,带动乡村渔业,形成产供销加一体化,创造无污染绿色品牌,营造市场份额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单位:吉林省舒兰市响水水库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