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印度FDI的比较分析
2011-12-29张三丽
中国集体经济 2011年5期
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利用外国直接投资以求促进本国经济的增长,而中国与印度已成为发展中国家中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文章通过中印两国利用FDI的比较,进而为中国提供相关启示。
关键词:中国;印度;FDI
中国自1979年改革开放起开始吸引外资,采取各种外资优惠政策以及诸多优越条件,吸引了大量跨国公司来华投资。2009年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D)称,美国外国直接投资额稳居榜首,而中国已超过2008年曾分列第二和第三的法国和英国位居第二。2010年10月14日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的全球投资趋势监测报告显示,在2010年第二季度,中国成为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量第二大接受国,仅以5亿美元之差低于美国。外国直接投资的快速增长,使中国成为世界最重要的投资目的地之一。印度从1991年开始实行的“新经济政策”,放宽限制和引进外资政策,在吸引外资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本文通过对中国与印度利用FDI的现状进行对比分析,以促进中国进一步吸引外资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一﹑中国与印度利用FDI状况的比较
(一)中印FDI来源地的比较
中国吸收FDI的主要来源地。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主要来源于港澳台华商企业,以及东南亚国家,投资来源地比较集中。而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吸收外资的目的不仅仅是弥补资金不足,更重要的是吸收引进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但拥有这些的发达国家如美国、欧盟,对中国的投资比重较小,导致了中国资金源与技术源相脱离问题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利用外资水平的效率。
印度FDI的来源地。印度自1991年实行“新经济政策,虽然在外资总量上不及中国,但在吸收外资来源地上却很有优势。毛里求斯是印度的第一大投资国,不仅因为毛里求斯的印度侨民比较多,而且毛里求斯与印度之间有税收协定,一些外国投资者通过在该国注册再向印度投资,这样可以享受税收优惠的政策。其次,美国、英国、德国等欧美国家也是印度主要的投资来源地。这些国家的跨国公司规模大、技术水平高、管理方法先进,往往更多投资于印度的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高科技产业。
(二)中印FDI投资行业的比较
中国所吸收的外资大都集中在制造业,外国投资者将一些“夕阳产业”转移到中国,绝大多数为中低端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高科技比重较低。近年来,FDI向服务业转移,而中国在现代服务业外国直接投资的比重较小。在印度,FDI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软件部门、服务业和技术上具有复杂性的资本密集性产业,特别是高科技产业。印度大力发展信息技术产业特别是计算机软件业,为了鼓励海外投资,印度政府对进入高科技园区的本国和跨国公司都实行优惠政策:免除进出口计算机软件的双重赋税;放宽中小企业引进计算机技术的限制;允许外商控股75%-100%;全部产品用于出口的软件商可以免征所得税等。许多著名公司如英特尔、微软、甲骨文、贝尔实验室、摩托罗拉、IBM等公司都在印度进行投资,印度软件业已经成为居美国之后成为世界第二大软件业大国。
(三)中印FDI投资方式的比较
印度吸收外资的体系完善,而中国比较单一。从利用外资的方式看,中国吸收外资的方式比较集中,以吸收直接投资为主。印度外资来源多元化,积极争取期限长、利率低的优惠贷款,印度重视贷款;总是积极争取外国赠款、国际金融机构和国际组织的优惠贷款。与印度相比,并没有在吸收间接投资和资本市场上吸收投资有太大的优势。印度的资本市场则是比较完善和发达的,通过资本市场得到了世界上有限资本的补充,及时而有效地完成了资源的重置与分配。
(四)中印FDI投资政策的比较
印度始终立足本国需要,注意本国经济安全,根据形势变化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WTO有关投资协定提出了外国投资适应国民待遇的要求。作为WTO初始成员国之一的印度,与国际规则和惯例接轨,取消歧视性政策,使FDI政策逐步转向国民待遇,使内外资企业待遇接近是大势所趋。印度已开始在这方面做出努力,取消了多项对外资企业的歧视性政策,如:出口限制、红利平衡、较高公司营业所得税等歧视性措施;逐步放松对FDI的管制,扩大FDI进入范围,放宽股权控制,加大了吸引FDI的力度。与印度相比,中国在招商引资时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措施不够,力度不足。中国为了大量吸收外资,对外资长期实行超国民待遇,在设立程序、税收制度、外汇管理、土地使用等方面给予外资太多的优惠,更加强化了外资企业的优势地位。
二﹑中国与印度利用FDI情况对中国的启示
通过两国利用外资的比较,印度在吸收及利用外资方面比中国有优势。中国应该从中借鉴一些经验。
第一,吸收更多来自发达国家的FDI。虽然中国在FDI的总量上占有优势,但主要来源于香港与自由港,这些外资对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是有限的。应该大力引进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的先进外资以促进中国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第二,要引进国外高新技术产业。中国吸收的FDI主要以中低端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为主,应转向吸收科技含量高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及服务业。
第三,在吸收引进外资方面要建立,健全法规与政策。印度在吸收外资方面,其法律法规体系比较完善,而中国现行法律法规并不完善。中国应抓紧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制定鼓励吸引外资的政策,建立良好的市场环境。
参考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