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杜邦分析法浅析企业经营状况
2011-12-29张云峰
中国集体经济 2011年6期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The Du Pont System)是一种比较实用的财务比率分析体系。这种分析方法首先由美国杜邦公司的经理创造出来,故称之为杜邦财务分析体系。这种财务分析方法从评价企业绩效最具综合性和代表性的指标——权益净利率出发,层层分解至企业最基本生产要素的使用,成本与费用的构成和企业风险,综合地分析和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在经营目标发生异动时经营者能及时查明原因并加以修正,同时为投资者、债权人及政府评价企业提供依据。本文将通过杜邦分析法对某公司2007年度的经营情况做一简析。
一、权益净利率分析
权益净利率是一个综合性强、具有代表性的财务分析指标,可反映公司利用资产获取利润的能力,说明公司筹资、投资、资产营运等各项财务及其管理活动的效率。从杜邦图可知,公司获利能力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影响: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见图1)。而销售净利率取决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总资产周转率取决于投资管理;权益乘数取决于筹资政策。由于权益净利率充分考虑了筹资方式对企业获利能力的影响,因此它所反映的获利能力是企业经营能力、财务决策和筹资方式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007年该公司权益净利率为40.94%,同比增长25.36点,主要是由于资产利用和成本控制出现变动(资产净利率增长)及资本结构发生改变(权益乘数下降)。由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资产净利率的大幅增长是促使权益净利率增长的主要因素,由2006年的4.87%增长为15.87%,增长11点,说明公司资产利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资产净利率分析
2007年该公司资产净利率为15.87%,较2006年的4.87%增长11点。由于资产净利率受销售净利率和总资产周转率两个因素的影响,因此将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销售净利率
销售净利率反映企业利润与销售收入的关系,其高低能敏感地反映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影响销售净利率的主要因素为销售收入与成本费用,因此,提高销售净利率有两个主要途径:一是要扩大销售收入;二是要降低成本费用。提高销售净利率的另一途径是提高其他业务利润,适时适量进行投资取得收益,千方百计降低营业外支出。
2007年该公司销售净利率为26.01%,较2006年的6.41%增长19.6点。其中,净利润25858万元,同比增加20348万元,增幅369.29%;营业收入99415万元,同比增加13447万元,增幅15.64%。净利润变动分析如表2所示。
2007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3298万元,同比增长5614万元,增幅7.23%。
2007年其他业务收入16117万元,同比增加7833万元;其他业务支出11588万元,同比增加3580万元;其他业务利润4529万元,同比增加4253万元。
2007年期间费用发生11198万元,同比增加3391万元。
2007年该公司投资收益24404万元,同比增加19439万元,增幅391.52%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2007年该公司销售净利率的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净利润的显著增加。虽然营业利润同比增加4996万元,但营业外利润同比减少696万元,期间费用同比增加3391万元,削减了营业利润对净利润的拉动作用。投资收益同比增加19439万元,是促使净利润大幅度提高的绝对因素。
(二)总资产周转率
2007年该公司总资产周转率为0.61,较2006年的0.76下降了0.15点,主要是资产总额同比增加50031万元(见表3)。
总资产周转率的降低说明资产控制还不是很理想,存货增大而存货周转率有所下降,说明产品生产与销售未能很好的配套衔接,产成品库存压力较大。应收款项数额同比增加近5600万元,说明货币资金回笼较慢。
三、权益乘数分析
2007年该公司权益乘数为2.58,较2006年下降0.62点,主要是因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7.51点。2007年该公司资产总额162998万元,同比增加44.3%,负债总额99873万元,同比增加28.54%,资产总额增幅远大于负债总额增幅。虽然资产负债率(61.27%)仍大于标准值60%,但同比(68.78%)有较大回落,说明该公司的负债程度相对而言有所降低,偿债能力有所增强,财务风险程度降低。
通过杜邦分析可以看出,2007年该公司权益利润率增加的主原因是投资收益的大幅增加。正是因为投资收益的大幅增加导致了净利润大幅提高,而营业收入的增幅相对较小,所以销售净利率增幅较大,但主要是由于**产品的销售价格因素引起的投资收益的增加。今后要努力克服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等带来的不利因素,提高市场预测水平,积极开拓产品销售市场,努力降低库存产品积压,加大货款回笼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持续推进精细化生产,千方百计降低成本费用,积极拓展投资领域,以期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汤炳亮.企业财务分析[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