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特的口技
2011-12-29黄邦在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2011年6期
清朝乾隆年间,京城的恭王爷要过五十大寿。各地道台巡抚知道这位王爷最爱听戏,便纷纷挑选最有名的戏班子上京,为王爷祝寿。浙江巡抚刘桐生一生最爱巴结权贵,这次当然也不甘人后,他特地挑了当地最有名气的八家戏班子,强命他们推掉所有戏约,一起进京为恭王爷献艺。八家戏班便相约共同择日启程,由水路直奔京城。
这八家戏班中,有家叫“胭脂秀”的戏班子,班主名叫柳万程,他中年丧妻,膝下只有一个女儿,小名胭脂。这胭脂小姐年方十六岁,不但长得面貌娇美,而且唱功绝佳,跟随父亲走南闯北,是戏班里的顶梁柱子。
谁知,就在“胭脂秀”戏班上京前一天,胭脂小姐竟偶感风寒,高烧不退。柳班主心疼女儿,有心让她在家休息,但他也知“胭脂秀”没了女儿,这戏就没法唱了。无奈,他只得让胭脂在上京的路上养病,同时暗自祈祷老天保佑,在王爷寿辰之前,女儿的病能痊愈。
这日,“胭脂秀”的彩船行到了一处集市,柳班主便命暂泊半日,让几个徒弟上岸给胭脂抓几副药。徒弟们上岸不久,突然有一个陌生人上船,口口声声要见柳班主。柳班主见来人是位二十六七岁的青年后生,长得身材瘦弱、面色苍白,身上穿着一件颇为陈旧的长袍,神态间虽气度不凡,却掩不住眉目之中的悲苦之色。而最令人惊奇的是,他的肩上竟然蹲着一只抓耳挠腮的小毛猴。这猴像人一样,穿着皮袍,披着大红斗篷,猴头上顶着圆帽,后爪上蹬着一双滑稽的小靴子,前爪则抱着一把小折扇,一缩头、一转脑,活脱脱一个孩童模样,叫人一看就忍俊不禁。
来人没等柳班主问询,便自报家门。他自称名叫赵天养,无父无母,自幼行走江湖,以走街串巷耍猴为生,此次来见柳班主,是想投靠“胭脂秀”戏班,找个安身落脚之地,以免再受漂泊之苦。
柳班主听了赵天养的话,又细细打量了他半天,才问:“既然阁下来投靠‘胭脂秀’,必定有了不起的本事吧?”
赵天养知道柳班主是想看看他的能耐,就点点头说:“在下自幼孤苦,身无长物,但也曾学了一手粗浅功夫,今日就在老师傅眼前班门弄斧了。”说着,他让人抬了一张圆桌放在船上,又在桌上铺了一大块桌布,然后,他让肩上的那只毛猴蹲到桌子上,自己却钻到桌底下,让桌布把自己全罩了起来。
这时,病中的胭脂小姐也走上船头。她见赵天养钻到桌下,便奇怪地问柳班主,而柳班主也是看得莫名其妙。正当父女两人大惑不解时,只听桌底的赵天养猛地敲了三下桌腿,就见桌上的毛猴突然神态一变,收起了那副猴相,把右爪中的折扇一展,左爪一抖斗篷,下肢两爪作了个马步姿势,然后一本正经地张开猴嘴,竟像人一样开口说起了话。
那毛猴说的是“岳飞大战金兀术”的评书段子,一边说,毛猴脸上的表情还不时一惊一乍,并且像说书先生一样挥着折扇,点头晃脑地逗得人大笑。
病中的胭脂小姐先是惊奇,然后被毛猴逗得拍手惊喜不已。而柳班主更是暗自佩服,他知道江湖上有种技艺俗称“双簧口技”,就是一个人钻在桌子下说,另一个只张口表演不出声,两人配合默契,并不时插科打诨,逗人发笑,但他却从未见过一人一猴配合的表演。
俗话说,内行看门道。柳班主知道遇到了异人,并且胭脂的病未见好转,到京后还不一定能登台,现在正值用人之际,于是,他便一口答应了赵天养加入戏班的请求。
几日后,戏班抵达了京城。但因为各地为王爷挑选的戏班不下百家,其中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所以所有戏班都要先经过王府的考官考较,才能为王爷献艺。“胭脂秀”在京城里足足等了三天,才排到他们出场。不想,赵天养的“人猴口技”一出,即技惊四座。立时“胭脂秀”戏班就通过了考较,第二天便被招进了王府。
赵天养来到王府后,先参拜了王爷、福晋和众贝勒格格,然后稍一养神,就与毛猴上台表演起了人猴口技。王府中的众人哪见过这等绝技,不禁都看得大声喝彩,王爷更是不住地拍手叫好,高兴得胡子都翘起来了。表演结束后,王爷意犹未尽,便赏了赵天养和“胭脂秀”戏班纹银一千两,又独留下赵天养和他的猴子,说要多乐几天。赵天养谢恩后,便住进了王府。
却说这恭王爷正是当今万岁乾隆皇帝的六叔,平时与乾隆最为投缘,王叔的五十大寿,素来爱玩闹的乾隆哪能错过这个机会。于是,这位风流皇帝便驾幸恭王府,亲自为王叔庆寿,说是体恤忠臣,其实是想自己找乐子而已。正好,恭王爷也想显摆一下自己王府的绝活,便兴致勃勃地叫赵天养出来,要他为当今万岁演一出人猴口技绝活。
赵天养见了乾隆后,并没有平民见皇上时的战战兢兢,他大方地行了礼,便携着早已打扮好的毛猴上了台。此时,只见桌上的毛猴打扮一新,头戴紫金冠、身着蟒蛇袍后爪蹬着粉靴前爪抱着折扇,在桌子上上蹿下跳,翻跟头、竖蜻蜓……稍后,只听桌下的赵天养敲了三下桌腿,毛猴老实下来,打开折扇,一本正经地讲起了“醉八仙大闹瑶池会”。
只见桌上的毛猴,一时双目圆睁,眼中喷火,仿佛是生气的吕洞宾;一时目中含情,眉目顾盼,像极了娇嗔的何仙姑;一时又一瘸一拐,扮成铁拐李;一时又把折扇夹在双腿之间,呲牙咧嘴地扮起了张果老倒骑毛驴……桌下的赵天养说到哪里,它便扮成是谁,并且随着赵天养的声音张口闭嘴,配合得天衣无缝,把台下的乾隆乐得拍巴掌跺脚,直叫人往台上丢元宝。
但就在众人看得如痴如醉时,突然听得桌下的赵天养连敲了十二下桌腿。这时,就见表演中的毛猴停了下来,然后跳下戏台,一下子蹿到了乾隆的龙椅下,又是作揖,又是磕头。乾隆正看得有趣,不明白毛猴怎么了,便笑着问:“你这小猴子,不在台上表演,跑到朕的面前做什么?”
只听桌下的赵天养开口说:“万岁爷,草民想给您看样东西,望万岁开恩一见。”说着赵天养从桌下爬出,跪在台上拍了几下巴掌,毛猴便从怀中掏出了一张纸,双手上举,呈给乾隆。乾隆感到有意思,便命人取过毛猴手中的纸,打开一看,才发觉竟是一张状纸。状告浙江巡抚刘桐生贪赃枉法,草菅人命。乾隆看得心惊,便命赵天养过来回话。
原来,赵天养实名叫赵萼,浙江马唐人,其父本是马唐县令,因平时为官清廉,不肯买浙江巡抚刘桐生的面子,执意杀了强奸民女的恶霸,不想这恶霸正是刘巡抚的小舅子,刘桐生为此心怀怨恨,竟诬告赵萼全家勾结恶人,意图谋反,把赵家一十四口满门抄斩。幸好当时赵萼外出未归,才逃了一条性命。保住命的赵萼立即四处鸣冤告状,但无奈官官相护,他不但告状无门,自己却反而差点丧命。几年后,心灰意懒的赵萼偶遇一位江湖艺人,那人可怜他的身世,便把自己的绝技“人猴口技”传给了他。此后,赵萼隐姓埋名,等待时机再报父仇。这年,正逢恭王爷做大寿,赵萼便混进了“胭脂秀”戏班,借机想把状纸投给王爷。谁知,恰巧遇上了当今万岁驾幸恭王府,赵萼一狠心、一咬牙,索性告就告个最大的,他就借毛猴之手,将状纸巧送给了乾隆。
乾隆看了赵萼的诉状,不禁又惊又怒。他急命人去复查当年赵氏一家谋反案,终于查清了浙江巡抚刘桐生陷害忠臣的确凿证据。之后,刘桐生被斩首,一干庇护刘犯的官员也受到牵连,被罢了官。
而赵萼得雪全家大冤后,乾隆念他父亲为官时清正廉明,刚直不阿,便赐他为马唐县令,算是对他的一种宽慰和补偿。后来,赵萼与胭脂小姐成了亲,在马唐继承父志,也成了一位众民敬仰的好官。
〔责任编辑 方 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