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看着别人的眼睛

2011-12-29毕淑敏

今日文摘 2011年3期

  很小的时候,如果我有了过失,说了谎话,又不愿承认的时候,妈妈就会说:看着我的眼睛。如果我襟怀坦荡,我就敢看着她的眼睛,否则就只有羞愧地低头。
  从此,我面对别人的时候,总是看着他的眼睛。
  当我失败的时候,看着亲人的眼睛,我无地自容。但悲伤会使我的眼睛蒙满泪水,却不会使我闭上眼睛。看着批评我的目光,我会激起正视缺点的勇气与信念。我会仔细回顾我走过的路,看看自己是怎样跌倒的,今后避开同样的危险。
  当我受到表扬的时候,我也快乐地注视着别人的眼睛。我不喜欢假装谦虚把睫毛深深地垂下,一个人回到僻静处悄悄地乐。我愿意把心中的喜悦像满桶的水一样溢出来,让我的朋友们分享。在我的亲人我的朋友的眼睛里,我读出他们的快活和对我更高的希冀。
  当我面对陌生人的时候,我会格外注视他的眼睛。眼睛不仅仅是心灵的窗户,它是心灵的家。假如陌生人的目光坦诚而友好,我会向他伸出我的手。假如陌生人的目光犹疑而彷徨,我断定他是一个没有主见的人,不能成为朋友。假如陌生人的目光躲闪而阴暗,我会退避三舍,在心里敲起警钟。假如陌生人的目光孤苦无依,我愿意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当我面对熟识的人的时候,我会观察他的眼睛有没有变化。岁月会改变一个人的眼光,就像油漆的家具会变色一样。但是有些老朋友的眼光是不会变的,像最清澈的水晶,晶莹一生。但他们的眼睛会随着思绪的喜怒哀乐变幻颜色,作为朋友,我愿与他们分担;假如他们悲哀,我愿为他们宽心;假如他们喜悦,我愿与他们分享;假如他们焦虑,我愿出谋划策。假如他们忧郁,我愿陪着他们沿着静静的小河走很远很远。当我独自一人面对镜子的时候,我严格地审视自己的眼睛。它是否还保持着童年的纯真与善良?它是否还凝聚着少年的敏锐与蓬勃?它在历尽沧桑以后,是否还向往人世间的真善美?面对今后岁月的风霜雨雪,它是否依旧满怀勇气与希望?
  当我刚刚开始学习注视别人的眼睛的时候,心中很有些不安。我觉得自己是个小小的孩童,我怎么敢看着别人的眼睛?那不是太不尊敬人了吗?我对妈妈讲了我的顾虑,她笑了,说,那你明天试着看看老师的眼睛。
  第二天,在课堂上,我开始注视着老师的眼睛。好怪啊,老师好像专门给我一个人讲课似的。我的思考紧紧地跟随老师的讲解,在知识的密林里寻觅。当讲到重要的地方,我看到老师的眼睛里冒出精彩的火花,我知道自己一定要记住它;当老师的眼光像湖水一样平静的时候,我知道这只需要一般掌握。当我在读老师眼睛的时候,老师也在读我的眼睛。假如我显现出迷惘与困惑,老师就会停顿他讲解的步伐,在原地连兜几个圈子,直到我的目光重又明亮如洗;假如我调皮地向他眨眨眼睛,他会突然把讲了一半的话咽进嘴里。他知道我已心领神会,可以继续向下讲了。
  我这才知道,眼睛对眼睛,是可以说话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明白了注视着别人的眼睛,是一种郑重,是一种尊敬,是一种信任,是一种坦诚。
  注视着别人的眼睛,也给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我注视着别人的眼睛说谢谢你的时候,我必须发自内心的真诚。
  当我注视着别人的眼睛说对不起的时候,我必须传递由衷的歉意。
  当我注视着别人的眼睛说我能把这件事做好,我一定要有下一个必胜的信心。
  当我注视着别人的眼睛说请相信我,我觉得自己陡然间增长了才干和胆魄。
  医学家证明,人在说谎的时候,无论他多么历练老辣,他的眼睛都会泄露他的秘密。他的瞳孔会散大,他的视线会游移,眼睑也会不由自主地下垂。
  为了我们能够勇敢地注视别人的眼睛并不怕被别人所注视,让我们做一个襟怀坦荡心灵像水晶般透明的人。
  (刘远兴荐自《知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