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恐惧过劳死吗?

2011-12-29李悦郑剑瑾

今日文摘 2011年16期

  不健康生活方式是“隐形杀手”
  不健康生活方式所致的心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往往多是“隐性杀手”,平时无明显症状。历经短则几年,长则十几年、甚至数十年的“沉默”,在毫无症状或先兆的情况下,以突然发病的形式瞬间结束人们的生命。相当多的病人第一次发病或第一次有临床表现就是心肌梗死,甚至猝死,进而结束生命。
  发达国家心肌梗死的病人一般都在60岁以后,而我国往往是35岁到45岁之间的男性。虽然猝死的人在少数,但18岁是疾病的启动期,40岁是疾病的快速发展期,不注意健康,即使不猝死,也至少会影响寿命。
  “过劳”诱发5种致命疾病
  在医学领域,“过劳死”是指长期过度劳动而造成的心脑猝死。而潘洁死亡的直接诱因是病毒性脑膜炎,两者还是有一定区别的。不过,由于过度劳累而造成免疫力低下确实是引发病毒感染的重要原因,而不及时就诊更会危及生命。
  现在很多“白骨精”们(白领、骨干、精英)根本意识不到自己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甚至幻想患病以后再亡羊补牢。在长期的超负荷“压迫”下,他们一旦发病就会一发而不可收拾,第一次就往往可能是猝死,所以一定不能心存侥幸。
  “过劳死”并不是像字面上理解的这样——过度劳累导致死亡,“过劳”只是一个诱因,大部分“过劳死”的人并非直接因“累”而死。那些肝、肾、心脏等脏器出现功能紊乱的人和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病的人群容易因为过度劳累而死。直接促成“过劳死”的5种疾病依次为:冠状动脉疾病、主动脉瘤、心瓣膜病、心肌病和脑出血。
  这些疾病在大多数时候,往往表现不出多少症状。可一旦发病,就异常凶险,有可能在很短时间内就夺去一个人的宝贵生命。比如,主动脉瘤一旦破裂,在数分钟内就可以令人体出现大出血死亡。
  吃夜宵、吹牛皮缓解职场压力
  小A是某机关单位财务科的工作人员。平时日常事务比较繁琐,天天对着一堆数据,时间一长,性格开始发生细微的变化。以前的他开朗、能言善辩;现在的他厌倦工作,处理问题时心烦气躁,偶尔也会反应迟钝。在领导和同事不满的眼光中,小A情绪越来越低落,不仅心理的健康亮起了红灯,生理方面也出现了情况——颈椎不好,在电脑前坐着不能超过一个小时。
  上班族长期处在封闭的写字楼,每天坐在狭小的格子间超过8个小时;工作的压力,人际关系的处理,嘈杂的环境——格子族们身体和心理在遭受着双重“煎熬”。据调查显示,25%的上班族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心理问题。
  当压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你的生活方式,例如,你变得不爱交际,或变得更冲动,或变得十分挑剔,或者胃口、体重、睡眠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你就得考虑就医了。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理科主任毛洪京介绍,个性敏感要强的人在长期高压的环境下会产生一些不良情绪,由心理问题继而引发生理问题,比如焦虑会导致心慌。引发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还是人的个性问题,个性抑郁的人会自闭,拒绝与人沟通。性格开朗的人会寻求自我开解的方法,周末去郊区散心、约上朋友唱歌、吃吃夜宵吹吹牛、有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都是解压的好办法。
  (曾丽丽荐自《广州文摘报》)
  责编:天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