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中小企业税收筹划
2011-12-29董雨茵吴晓微
中国市场 2011年18期
[摘要]税收筹划作为纳税人合理节税的一种财务管理手段在国际上已广为流行。但在我国,对于税收筹划的了解和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从中小企业角度对税收筹划存在问题及对策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中小企业;税收筹划;建议
[中图分类号]F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8—0060—01
1、中小企业实施税收筹划的必要性
税收筹划常常被称为“合理避税”或“节税”,是指企业通过对税收政策法规的深入研究,在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对生产、经营、投资、理财和组织结构等经济业务或行为的涉税事项预先进行设计运筹,使企业的税收负担最优,以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其要点在于:合法性、筹划性和目的性。税收筹划在发达国家十分普遍,已经成为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制定经营和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税收筹划开展较晚,发展较为缓慢。特别是中小企业在规模、资金、人员素质、融资渠道等方面与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有很大差距,要想在竞争中生存,税收筹划应成为其必然选择。
(1)我国税收制度为中小企业税收筹划提供了一定空间。我国政府为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实施了差别税收政策,使税负在不同纳税人、不同纳税期、不同行业和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差别,这就使得某一应税活动往往有多个纳税方案,给纳税人寻找降低税收成本、进行纳税筹划提供了可能和机会。尤其是现行的财务制度中的有些核算方法具有选择弹性,不同的处理方法将会形成不同的纳税方案。由税收政策的差别所带来的选择性,为中小企业开展纳税筹划提供了广阔空间。
(2)税收筹划有利于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企业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利润可以通过增加收入和降低成本来实现,前者在投资一定的情况下虽有所作为,但潜力是有限的,后者可以通过节税实现。中小企业一般规模比较小,成本较高,利润率偏低,如果能进行纳税筹划可以为企业带来“节税”效果。同时,企业为达到合法“节税”的目的,必须加强自身的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才能使筹划方案得到最好实现。所以纳税筹划不仅有助于促使企业精打细算、降低支出,还有利于中小企业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3)税收筹划是中小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必要条件。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我国也会有更多的企业走出国门加入到国际市场。在国际上外国企业非常热衷于用税收筹划提高自己的合法利益,而我国的中小企业通常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不如国外的企业,为了能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就要按国际惯例去做,必须要学会进行税收筹划。
2、中小企业税收筹划存在问题分析
据资料统计,目前中国在工商部门登记的中小企业有1000多万家,其经营范围几乎涉及所有竞争性行业。他们在促进市场竞争、增加就业机会、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许多中小企业组织机构简单,财务制度不健全,纳税意识淡薄,一些企业常因有意无意的偷漏税受到处罚,他们对税收筹划没能很好地重视和利用。因此,正确认识税收筹划,认清企业筹划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筹划能力显得十分紧迫。
(1)税收筹划认识的误区。许多人将税收筹划与偷税、逃税的概念混为一谈;还有些人认为税收筹划的目的就是为了减轻税负,税负最小的方案就是最佳的可取方案;也有人认为税收筹划就是企业找税务师或专家与税务局兜圈子,想尽办法将税收降至最低;还有人认为税收筹划仅仅是会计人员进行账务处理过程中的一种手段,与经营无关,认为只要会计人员通过账目间的相互运作,就能够达到减少纳税的目的。这些错误的认识使得税收筹划从刚开始就受到人们的轻视,发展缓慢。
(2)税收筹划人才匮乏,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目前我国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从业人员,无论是企业内部的财税人员,还是税务代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大多为专门的财务人员,其知识面普遍较窄。而税收筹划需要的是知识面广而精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不仅需要具备系统的财务知识,还需要通晓国内外税法、法律和管理方面的知识。我国目前这方面的人才数量不足,这导致企业税收筹划的层次低、范围窄,不能从战略的高度、从全局的角度,对企业的税收问题作长远的筹划。
(3)税务行政执法存在偏差。税收筹划是合法的,是符合立法者意图的,但现实中这种合法性还需要税务行政执法部门的确认。在确认过程中,客观上存在由于税务行政执法不规范从而导致税收筹划失败的风险。因为无论哪一种税,税法都在纳税范围上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只要税法未明确的行为,税务机关就有权根据自身判断认定是否为应纳税行为,加上税务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和其他因素影响,税收政策执行偏差的可能性是客观存在的,其结果是企业合法的税收筹划行为,可能由于税务行政执法偏差导致税收筹划方案成为一纸空文,或被认为是恶意避税或偷税行为而加以处罚。
3、改进中小企业税收筹划的建议
(1)提高税收筹划相关人员的素质。第一,中小企业管理层应重视税收筹划工作。中小企业经营决策层必须树立依法纳税的理念,这是成功开展税收筹划的前提。税收筹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但它只是全面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一个环节,不能将企业的赢利空间寄希望于税收筹划。因为经营业绩的提高要受市场变化、商品价格、商品质量和经营管理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税收筹划也是建立在企业生产经营的良性循环的基础上,许多税收筹划方案的实现都是建立在企业预期经济效益能够实现的前提条件下。所以依法设立完整规范的财务核算体系,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正确进行会计核算才是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基本前提。第二,提高中小企业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加强对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会计、财务方面的知识培训,使之熟悉会计法和会计准则,在企业内部能够建立完善规范的财务制度。同时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税法知识培训和职业道德思想教育,使之熟悉现行税法,在法律允许范围进行税收筹划设计。
(2)因地制宜营造良好的税企关系。由于税法在纳税范围上具有一定的弹性空间,且各地具体的税收征管方式不同,使得税务执法机关拥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这就给企业的税收筹划带来困难。因此,企业应加强与当地税务机关的联系和沟通,争取在税法的理解上与税务机关取得一致,特别在某些模糊和新生事物的处理上得到税务机关和征税人的认可。在充分了解当地税务征管的特点和具体要求上,进行税务筹划。
(3)税收筹划应从总体上系统地进行考虑。企业税收筹划的目的是取得企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应根据企业的总体发展目标去选择有助于企业发展、能增加企业整体利益的方案,甚至有时还得为企业的整体、长远利益让路。纳税人应综合衡量税收筹划方案,在收益与风险之间进行必要的权衡,保证能够真正取得财务利益。
参考文献:
童芳,企业税收筹划策略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9.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纳税筹划在牡丹江中小企业的应用,项目编号:11555068。
[作者简介]董雨茵(1978-),女,黑龙江绥化人,黑龙江商业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财政金融;吴晓微(1962-),女,黑龙江宁安人,黑龙江商业职业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