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这个夏

2011-12-29翁云骞

中学生天地(B版) 2011年7期

  又是7月。
  90年前,也是这样一个火热的夏天,一群怀揣着崇高理想的革命者,聚集到上海法租界的一幢民宅里,开了一个秘密的会。从此,中国的历史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此后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带领着人民,冲破种种阻碍,勇敢前行,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树立了一座又一座让世界瞩目的丰碑。
  今天,就让我们沿着党的足迹,以8个地名为线索,去重温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并试着感知这个时代所赋予我们的使命与责任。
  
  ★开天辟地——上海
  1921年。上海。
  这天,在以“北大暑假旅游团”名义租下的博文女校,住进了两位年轻人。他们就是济南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邓恩铭和王尽美。
  这个时候的邓恩铭刚满20岁。不过,他却已经是个老马克思主义者了。“五四”运动爆发后,18岁的邓恩铭被推举为校(山东省立第一中学)学生自治会负责人,同时任出版部部长。此后,他又通过编写诗歌、歌谣、绘制漫画等形式,积极在群众中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
  两个意气勃发的年轻人这次是代表济南共产主义小组来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
  后来的情形,我们都已经知道了:
  包括邓恩铭在内、来自全国各地的13名共产主义小组代表,在上海法租界的一幢普通民宅里讨论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纲(最后一次会议转移到了嘉兴南湖的一条船上)。从此,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诞生了一个崭新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
  我们的红色之旅,就从上海开始吧。
  
  看点
  
  ★ 中共一大会址
  位于上海市望志路14YVS3ZRIdS5BY/TcjomKGA==06号(今天的兴业路)。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发起人之一李汉俊与其兄李书城的住宅,也被称为“李公馆”。
  ★ 多伦路
  “一条多伦路,百年上海滩” 。多伦路号称“现代文学重镇”,上世纪30年代,鲁迅、茅盾、郭沫若等文学巨匠以及柔石等左翼作家都曾在这条街上工作和生活过。
  ★ 周公馆
  卢湾区思南路73号,原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既然是当年党的驻沪办事处,为什么又叫做周公馆呢?1946年,中共代表团租下了这幢房屋,原意是作为中共办事处。但国民党当局不同意,董必武果断地说:“不让设办事处,就称‘周公馆’。”
  
  知道吗
  
  ★ 陈独秀、李大钊为什么没有参加一大
  作为共产主义运动中两位领袖级的人物,他们怎么没有出席呢?原来,陈独秀那阵子在广州组织早期共产党活动,同时正在争取一笔钱款修建校舍而脱不开身。至于李大钊,1921年6、7月,正值北京大学的期末,校务繁忙。作为北京教职员联合会主席,李大钊还得领导反对北洋政府拖欠教育经费的“索薪斗争”。
  ★ 《永不消逝的电波》
  你的父母亲,或者爷爷奶奶,一定看过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1958年)。我党地下工作者李侠,在敌人枪口下发出了给延安的最后一封电报。李侠的原型叫李白,1938年从延安被派到上海建立地下电台,1949年5月7日被敌人杀害。其实,在那个年代,像这样默默无闻却身负重任的地下工作者还有很多很多……
  ★ “周海婴”名字的来历
  前不久,鲁迅先生之子周海婴去世了。周海婴出生时,许广平一度出现难产的迹象。当医生为此征求鲁迅意见时,鲁迅不假思索地说:“留大人。”结果,母子都平安地渡过了难关。海婴,就是取自“上海出生的婴儿”的意思。
  
  ★红色的船——嘉兴
  “这醉仙楼正在南湖之旁,湖面轻烟薄雾,几艘小舟荡漾其间,半湖水面都浮着碧油油的菱叶,他放眼观赏,顿觉心旷神怡……”(金庸 《射雕英雄传》)
  1921年8月的一天,嘉兴南湖上,来了一群“神秘”的游客。只见他们先是乘摆渡船到了湖心岛,登上南湖名胜烟雨楼,好像在观赏风光,然后,又登上了一艘显然是事先租好的画舫式游船。
  人群中,有一位女士格外引人注目。当其他人走进船舱之后,她却坐在船头四处张望,仿佛是在放哨,一旦有别的游船靠近,就哼起嘉兴小调,手指敲着舱门打节拍,提醒大伙儿注意,她就是王会悟。
  当天下午6点,船里隐约传出了“共产党万岁!第三国际万岁!共产主义万岁”的声音。原来,这些游客就是前几天在上海参加中共一大的代表们。那天,就在会议快要结束的时候,因为法租界巡捕的袭扰,大家只好暂停,随后又分批转移到了嘉兴……
  嘉兴,这座曾走出王国维、茅盾、徐志摩、金庸等文学大家的美丽的城市,成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
  
  看点
  
  ★ 南湖革命纪念馆
  位于嘉兴市的南湖路。1985年,邓小平题写了馆名,现在的纪念馆是1991年建成的。
  
  人物
  
  ★ 王会悟:中共党员,一大代表李达的妻子。1921年7月中共一大会议在上海召开,王会悟作为中国第一批社会主义青年团员,参加了大会的筹备、会务和保卫工作。大会期间,由于密探闯入,会议必须另选地点。王会悟立即建议到嘉兴南湖去继续开会。于是,就有了后来在南湖的船上举行的这场历史性的会议。
  
  读书
  
  ★ 嘉兴人文荟萃,王国维、沈钧儒、李叔同、茅盾、丰子恺、徐志摩、金庸……每一位都堪称大家。去他们的故居走走,找他们的书读读,暑假一定分外充实。
  
  ★军旗飘飘——南昌
  砰!砰!砰!
  1927年8月1日凌晨。三声突兀的枪响,响彻江西省会南昌的上空。
  一群脖系红领巾,臂扎白毛巾,手电筒上贴着红十字的士兵不知从哪里冲了出来,向目标发起了进攻。
  旧藩台衙门,敌第五路军指挥部。机枪手从民房的屋顶攀上鼓楼,占领制高点,同时组织力量从敌人的背后翻墙而入,迫使敌人全部缴械投降。
  叛徒赵福生从俘虏中被抓了出来,就地枪决。
  大校场。等待多时的20军教导团三个中队三路突入,枪声、手榴弹爆炸声和喊杀声响成一片……
  从武汉、九江等地来的人差不多都挤在江西大旅社的屋顶上,紧张而激动地观看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红色的旗帜,红色的灯光,红色的领巾。
  这就是震惊世界的南昌起义!
  从这天起,年轻的中国共产党走上了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新征程,南昌,这座赣江边的历史名城,成了名副其实的“英雄城”。
  
  看点
  
  ★ 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位于中山路380号,原为“江西大旅社”。
  ★ 贺龙指挥部、新四军指挥部旧址等。
  ★ 八一起义纪念塔:坐落在市八一广场南端,为纪念八一南昌起义50周年而建。
  
  知道吗
  
  ★ 建国后的十大元帅有七位参加过南昌起义。
  他们分别是:朱德、贺龙、刘伯承、聂荣臻、陈毅、林彪、叶剑英。此外,还走出了四位大将:陈赓、粟裕、许光达、张云逸。
  ★ 贺龙的入党申请书
  作为起义总指挥的贺龙,当时还不是共产党员。不过,他在南昌起义前就盼望着入党。1927年7月28日,周恩来来到贺龙第20军军部,亲自向贺龙面告南昌起义的详细计划,并征求贺龙的意见。贺龙当即表示同意。
  1927年8月底,在起义军南下受挫、处境艰难之时,贺龙终于加入了党组织,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多年后,贺老总谈到自己当年入党的故事时,风趣地说:“有人说,我入党写了几百张申请书。几百张倒是没有,几十张我是写过的。”
  
  电影
  
  ★ 《南昌起义》(上海电影制片厂,1981年)导演:汤晓丹 演员:孔祥玉 王定华 高长利
  ★《八月一日》(八一电影制片厂,2007年) 导演:宋业明 董亚春 主演:刘劲 侯勇 吕良伟
  
  ★革命根据地——井冈山
  
  1928年5月4日。这天的天气非常好,井冈山地区一碧如洗,红军标语鲜艳夺目,到处洋溢着喜悦的气氛。砻市广场上,井冈山会师暨红四军成立庆祝大会正在热闹地举行。而毛泽东同志竟出人意料地背上了一把匣子枪。
  他显得特别高兴,挎着匣子枪,走到行伍出身、一身戎装的朱老总跟前诙谐地说:“背上驳壳枪,师长见军长罗”。一边的战士们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
  这也是至今为止,关于毛主席佩枪这件事为数不多的记载之一。而这一天,离朱毛红军会师刚刚过去没几天。井冈山,这个位于湘赣两省交界处、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因为这次大会师成了中国革命的摇篮。
  
  看点
  ★ 黄洋界遗址
  1928年8月30日,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发生在这里。至今仍保留着当年的哨口工事、红军营房以及毛泽东、朱德和红军战士从宁冈挑粮走过的小路。
  ★ 八角楼
  当年毛泽东常住的一栋民房。《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就是在这个小楼里写出来的。
  ★ 红军医院旧址
  ★ 五指峰
  井冈山的主峰五指峰,是一个珍稀动植物非常丰富的景区。我国第四套100元人民币的背景图就取材于这座山。
  
  知道吗
  
  ★ 为啥选择井冈山
  1927年2月,为了做“社会调研”(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青年毛泽东来到湖南衡山县,访问当地的妇女会干部张琼。张琼说起她有个表兄,受国民党追捕,无处可逃,逃进井冈山。那里地势险要,地形复杂,进可攻退可守,而且还有王佐、袁文才领导的群众队伍……或许是从那天起,井冈山就存储在了毛主席的 “信息库”了。
  
  故事
  ★ 朱德扁担,不准乱拿
  小时候,我们都读过“朱德的扁担”的故事。这个故事是真的吗?答案是yes!当时物资紧缺,部队要吃粮,都得山下去挑。战士们争先恐后报名挑粮,朱军长也不甘人后。大家怕军长累坏了,就把他的扁担藏起来。没办法,朱德只能亲自为自己做了一根扁担,还特地写上了“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字,又高高兴兴地下山挑粮去了。
  ★ 井冈山连队里的外国人
  井冈山时期,红军的队伍里出现过一位外国同志,他就是朝鲜人陈龙鹤。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正在中国求学的朝鲜青年陈龙鹤备受鼓舞。
  1926年1月,他投考黄埔军校,10月,他与林彪、陈毅等同期毕业,投身北伐。
  1927年9月9日,陈龙鹤随部参加了毛泽东、卢德铭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秋收起义后,陈龙鹤随部上了井冈山,任毛泽东兼师长的第十一师第三十一团一营一排排长。可惜的是,陈龙鹤在后来的漳州战役中不幸牺牲。
  
  影视
  
  ★《闪闪的红星》(八一电影制片厂,1974年)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还记得电影《闪闪的红星》吗?潘冬子的故事就取材于上世纪30年代的江西井冈山地区。
  ★ 电视剧《井冈山》(2007年) 导演:金 韬
  
  ★红色政权——瑞金
  1931年11月7日的早上,十多架国民党反动派的飞机盘旋在江西小城瑞金的上空,好像在执行什么任务。过了好一会儿,似乎没发现什么目标,又转而飞向了福建长汀。在那里,国民党飞机终于“发现”了一个看起来很热闹喜庆的“会场”,于是,又是投弹轰炸,又是低空扫射……经过好一阵空袭,最后趾高气扬地“凯旋”而去。
  可是,他们绝对想不到,就在几个小时候前,一场历史性的庆典已经静悄悄地在瑞金举行了。那是中华苏维埃政权建立后特地举办的阅兵式和群众庆祝活动!
  经过几次艰苦的反围剿战役的胜利,党领导的红军不但在井冈山逐渐地稳定下来,还把江西和福建等地的苏区连成了一片。1931年11月7日,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在瑞金叶坪召开。
  就这样,在白色恐怖笼罩下的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诞生了!
  
  看点
  
  ★“一苏大”旧址(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诞生地)
  ★“八角帽”(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
  ★ 当年的“中南海”(中央苏区局旧址)
  ★红井
  沙洲坝,原来是个干旱的地方。1933年4月,毛主席从叶坪搬到这里,带领群众打出了一口甘甜的水井。
  
  知道吗
  
  ★ 从“毛委员”到“毛主席”
  现在,我们都把毛泽东同志亲切地称为“毛主席”。其实,这个称呼最早是从1931年开始正式出现的。
  1931年11月27日,中华苏维埃临时政府举行中央执委第一次会议。当会议宣布毛泽东为执委主席时,任弼时走上主席台,提议“请毛主席讲话!”那一瞬间,大家都愣了,不过马上就热烈地鼓掌,异口同声地喊着“毛主席”。从此以后,毛泽东一直被称为“毛主席”。
  ★ 瑞金县委书记:邓小平
  瑞金不光诞生了中国的第一个苏维埃政权,还造就了一大批主宰中国未来命运的了不起的人物。邓小平同志那时就是瑞金县委书记。作为一苏大会务的具体组织者,他已经是闪烁在中央苏区的一颗新星了。
  
  ★ 大转折——遵义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1934年10月,因为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大转移。
  这次远征到底有多难?简直难以想象。敌人的枪林弹雨,严酷的自然环境,党内的复杂斗争……一切的一切,都在考验着这支年轻、却充满理想和信仰的部队。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疲惫不堪的红军,在遵义,这座贵州西北部、盛产茅台的小城,借休整之机,开了一个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会议。从此,“中国的道路——至少今后半个世纪的路——就这样确定了”。
  
  看点
  ★ 遵义会议旧址
  ★ 娄山关
  1935年2月,红军二渡赤水,攻下娄山关,赢得长征以来的第一次重大胜利。
  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知道吗
  
  ★ 遵义会议的20位参加者
  毛泽东、朱德、陈云、周恩来、张闻天(洛甫)、秦邦宪(博古)、王稼祥、邓发、刘少奇、何克全(凯丰)、刘伯承、李富春、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李卓然、邓小平、李德(共产国际驻中共中央军事顾问)、伍修权(翻译)
  ★ 神秘的会址
  遵义会议是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