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妈妈的方式和女儿的梦想

2011-12-29莫小米

中学生天地(B版) 2011年10期

  挺巧的,收到你信之前,我刚刚编发了一篇纪实文章——《李跃儿和她的芭学园》。
  看过《窗边的小豆豆》那本书吗?日本作家黑柳彻子写的。书里有一个孩子们梦想的“巴学园”。李跃儿办幼儿园的时候起这个名字,用了一年别人给注册了,就改成“芭学园”。李跃儿为什么办芭学园?因为曾经,她给一些小孩子上美术课,她的丈夫偶尔走进教室,惊呼道:“李跃儿,你知道不知道,你的学生不快乐!”
  让孩子快乐成长、自由发展,帮助孩子而不是替代、压抑、阻碍、破坏孩子——是西方的教育理念。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尤其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家长,开始相信并实践西方的这些理念了。
  但很明显,你的妈妈是传统的中国妈妈,她只想着要让你成为什么样的人,而很少关心你的意愿,你的想法她也压根儿没顾及到。妈妈觉得,自己做的一切都是为女儿好,这就够了。
  不要以为你的妈妈落伍。听说过华裔“虎妈”蔡美儿吧,身为耶鲁大学教授的蔡美儿,她的理念跟你妈完全相同,她采用的方式甚至更加强硬,包括不准看电视,不准玩电脑游戏,不准夜不归宿,不准有科目低于A……整整十条“清规戒律”。
  你说“妈妈对我期望很高”,并因为你早恋的事情而“发了很大的脾气,说了很多难听的话”。蔡美儿也一样,她曾对媒体说:“我每时每分都得软硬兼施,用尽了咒骂、威胁、贿赂、利诱等一切办法,让她们(两个女儿)做一些现在不乐意、但将来有益处的事情。”
  怎么样,“虎妈”比你妈妈有过之而无不及吧。
  我也是母亲,我喜欢李跃儿的方式,不太喜欢蔡美儿的方式。我说蔡美儿,只是希望帮助你理解你的妈妈。
  你信中叙述了妈妈的往事,你看似理解妈妈,但我觉得还是存有偏差的。实际上,当年成绩优秀的妈妈因为你外婆的强硬而中断学业,心中有多少的痛你无法知晓,她可能一辈子都不甘心啊!
  妈妈一定不希望你重复她的老路,在将进入高三的关键时刻,不愿你因为早恋而影响学业,这有什么不对吗?要说她话讲得难听,原因之一,不也是因为书读少了文化不高么?
  少男少女的初恋,肯定是甜蜜美好的。但看你的自我描述,仿佛你跟他对未来的规划都很模糊。再说,你的梦想究竟是什么呢?难道就是不受管束,率性而为地生活么?
  每个人都“希望有自己的生活”,尤其现在的年轻人。我相信,只要想清楚,你希望的“自己的生活”,跟你妈妈对你的期望,应该并不矛盾啊。而梦想和现实的距离,也绝非你想的那么遥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