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你
2011-12-29莫小米
中学生天地(B版) 2011年12期
你的信,看着我就笑起来。为什么?我发现你还蛮会给自己扣大帽子的。可惜你的脑袋小了点,扣不上。
“虚伪的人?” 虚伪是什么?是表里不一,口是心非?虚伪一般是指怀着恶意的,而你显然没有恶意。朋友如是说,是她用词不当。
看你的自我描述,对不熟悉的人,或在公众场合,表现得文静乖巧,而在熟悉的人中间就还原本性,变得活蹦乱跳。你对此觉得很奇怪,以至于产生忧虑,其实完全没有必要,渐渐长大的过程中,这样的孩子,实在是太多了。
想起多年以前,单位组织旅游,坐的是卧铺列车。有同事带了上小学二年级的儿子,那男孩伶牙俐齿,热心热肠。全车厢的人都认识了他,觉得这孩子好可爱。
后来他考上北方的一所高校,读了一年,居然退学了,主要原因,竟然是与同学相处困难!
孩子的母亲跟我们讲起来,大家都诧异,怎么会呢?小时候他是那样的活泼开朗,都以为他是当外交官的料呢。
人在长大走向社会时,总希望融入人群,希望受人欢迎,会主动地思考,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在公众的我和内心的我、真正的我和隐蔽的我之间寻找平衡,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如果没调整好,就会失衡,甚至走向反面。同事的孩子,也许就是如此。
我注意到你在描述自己时,还是挺客观的,“有点蛮不讲理”,“不高兴了会破口大骂”……这样做人处事显然很爽,甚至违纪了还是觉得很值很开心,但在下意识中,你显然有过自我反省,觉得儿时方式也许会对融入人群有负面影响,所以在新的人群中你换了新面孔,想以成熟、沉稳的面目出现,于是变得收敛,内向,让人难以接近。
这是有悖你天性的,所以你不舒服,你觉得很累。自我约束的结果,让你和新的人群新的环境更加隔阂,你就更怀念真实的肆无忌惮的自己,于是一旦遇上原来的小气候,你就变本加厉地活跃。
听说过双重性格吗?双重性格不等同于双重人格,双重人格属于心理疾病的范畴,双重性格,人或多或少会有一些。
现在的你,其实并没有形成什么双重性格,只是长大的过程中,出了点小问题。你留恋无拘无束,又向往稳重智慧。其实你真正该约束的,是童年的过于自我表现,不顾及他人感受,你真正该追求的,不是文静内向默默无声(那不是你),而是谨守规则、善解人意、开朗热情、乐于助人的女孩儿形象。
这才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