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琢细磨他山石
2011-12-29庄辉明
世界教育信息 2011年10期
近日有幸拜读了朱华山先生的大作《传统与变革的抉择:细读法国教育》(以下简称《抉择》),颇有感悟。兹不揣浅陋,谈一点读后感,与作者达成文与思的唱和。
在世界各国之中,法国文化与中国最相契合,因此,教育文化制度对于两国而言最具借鉴意义。蔡元培先生当年的这一论断,敏锐地抓住了中法两国的共性。正因为此,《抉择》一书的作者充分利用先后两次亲赴法兰西对该国教育进行深入交流、访谈、考察的难得机遇,结合自己近十年来收集、整理的有关法国教育的资料,在深入思考、辨析的基础上,向国人奉献了这部全面介绍法国教育体系建构、法国教育制度核心、法国教育改革基础以及全球化背景下法国教育发展趋势的著作,这对于我们深入思考并推进中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切近的现实意义。
通读《抉择》一书,其中最有价值、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该书有关法国教育的全面介绍和评析。全书共分八章,除了第一章“关于法国的概述”和第八章“美、英、法三国高等教育政策比较”之外,其余六章分别论述了高入学率的免费学前教育,具有连续性的统一中小学教育,“三轨制”多层次立交型高等教育,立足于终身教育理念的继续教育,建立在高新技术基础上的远程教育,集权与分权、平等与竞争并存的法国教育制度等法国教育的方方面面,既有系统的介绍,也有冷静的辨析;既有独到的审视,更有深刻的思考。例如,作者认为“发达的学前教育是法国教育的一大特色”;“法国学前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范畴,但实行免费制,所有2岁以上儿童均可申请就近入园。”[1]“法国的小学生和初中生通常上午九点或者十点上课,下午三四点放学,星期三下午不上课,几乎没有什么家庭作业,学生有充裕的时间从事各类自己感兴趣的课外活动,学习书本之外的知识。”[2]看到这些,中国的孩子、家长、教师和管理者们不知该作何感想?又如,作者认为“方向指导教育是法国学校,特别是中学的一项特殊使命,主要指导学生的升留级以及职业选择”,“方向指导教育让法国中学生成为设计和创造自己未来的行动者,而学校的角色只是为他们提供有利于发展自己独立自主能力、增强责任心的指导者。”[3]方向指导教育连接了“升学与就业双向行驶的快速通道”,成为法国教育的一大特色。再如,作者认为法国高等教育的显著特征是“一个国家、三种高校”的“三轨制”多层次、立交型教育体系,即大众化教育、精英化教育和职业化教育三种高等教育体系并存,高校校园、高中校园和大机构内部共同开展高等教育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多元培养机制,以及不同学习阶段都给予合格者相应学业文凭的多层次架构模式[4]。“法国大学各个阶段的教学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每个学业阶段都给完成学业的学生颁发相应的文凭,给予学生继续求学、学业流动或走向社会的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