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大学捐赠基金及其管理

2011-12-29魏礼庆

世界教育信息 2011年10期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校长罗伯特·贝根奈曾说:“高等教育是一个竞技场,一些私立大学依赖多年积累的雄厚的捐赠基金在这个竞技场上独领风骚,让我们这些三分之一的经费来自州政府的公立学校望尘莫及,因此,不断扩大捐献基金规模是我们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
  从美国大学的长远发展战略来看,捐赠基金不仅是一种锦上添花的行为,也是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条件。捐赠基金的多寡不仅关系到大学的财政收入,也是评价大学校长政绩的关键所在,是《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大学排行榜中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衡量大学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美国大学特别是一些私立“富校”,都非常注重捐赠工作,建立专门的筹款、公关、运营、监管和激励机制,以便广开财源,吸引知名学者和全美乃至全世界最优秀的学子,提升学校的声誉。大学校长更是不遗余力,将吸引和募集各种捐赠作为其任内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尽其所能为学校筹措更多的社会捐赠。不少校长因为在筹措社会捐赠中作出的杰出贡献而升职提薪,也有些大学校长因为触动敏感话题,导致捐赠基金的下降而丢了乌纱。2006年哈佛大学校长萨默斯引咎辞职,捐赠基金下滑是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推动本州教育的发展,美国各州州政府制定了与捐赠基金配套的资金制度,对于10万美元以上捐赠基金提供4:1 到1:1的配套资金。
  一、美国大学捐赠基金的历史背景
  在美国,向大学提供捐赠的做法有着深厚的社会渊源和传统。捐赠首先与欧洲殖民主义者和基督教的文化传统息息相关。为了宗教的传承,传教士着眼于教育发展,捐资教育成为宣扬宗教的一种方式,这种“教教相连”的理念一直左右着美国的捐赠事业;其次,从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的校友基金会,到后来的卡内基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福特基金会,再到上世纪末的比尔·盖茨基金会都遵循“发了财就捐赠”和“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的传统;再次,美国的税收政策有利于促进私人和企业团体的捐款活动。向教育和教会捐赠的资金被称为“善款”,这样的活动被称为“善事”,这样的人被称为“善人”。善款可以冲抵税收,退税手续的办理也很方便。善款和善举可以凝固成永久的丰碑,留名百世。美国著名的“富校”里那一个个雕塑,一座座以捐赠人命名的图书馆和一幢幢刻着捐赠人姓名的教学大楼、实验室就是历史的见证。当然,把捐赠作为回馈社会、帮助穷人、推动社会文明的方式之一也是许多人的初衷。
  二、美国大学捐赠基金概况
  全美大专院校商务官员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llege and University Business Officers)的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底,美国高校的捐赠基金资产总额为4 112亿美元。这一数据通过对美国785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