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音

2011-12-29

中国教师 2011年4期

  “假如你是一名少年学生,当你身陷校园暴力的包围时,就等于堕入地狱,虽然狂呼救命却可能难逃厄运。假如你是一名少年学生的父母,当你的孩子被校园暴力所侵害,你虽然心如刀绞却可能无力相救,因为你难以知道该从哪里施以援手。即使作为教师,也往往对校园暴力束手无策,因为那是一张时隐时现的网。”
  
  这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对“校园暴力”现状的一段描述。校园欺凌现象会妨碍到欺人者、受欺者双方的人格形成和健康成长。特别是小学阶段,这是性格养成的重要时期,在远离家长的环境中,总是受人欺凌,会使孩子的心灵蒙上阴影。
  
  “寒假作业是鸡肋,做了没什么收获,不做又不行。”
  
  最近几天,许多高中学生都在“加班加点”地做寒假作业,因为,他们要利用假期的时间去补习数学和英语。除此之外,还要面对一堆厚厚的教辅。“要是把寒假作业留到假期做,怎么忙得过来?提早做完才能省下时间。”
  不少学生坦言,假期作业早已沦为“鸡肋”。随着年级的升高,越来越多的学生感觉寒假作业既单调又枯燥,“做了没什么收获,不做又不行”。不少教师也反映,常规的寒假作业千人一面,学生无法对之产生兴趣,往往草草应付了事。孩子们的假期都是在父母安排的补课班和题海中度过的。
  
  “现在的考试,尤其是高考,就是一考定终身。期末考试没考好可以重来,但高考却不可能因为发挥失误而有再来的机会。所以我觉得学生考得好就是考得好,没考好就是没考好,没必要再这样让学生申请重考或延迟考。”
  
  郑州市二七区汝河路小学的学生可以申请免考、重考、延迟考,成为考试的“主人”。部分师生觉得这是一个大胆、积极的改革方式,淡化了分数压倒一切的倾向,但仍有家长担心这样会对高考造成不良影响。
  
  “天气这么冷,让孩子们在外面考试是行不通的,如果还坚持让孩子在走廊上考试就报警。老师为什么不给孩子们多一些爱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事情伤害学生和家长的感情?”
  
  广州市梅宾北路一所小学为防学生在期末考试作弊,让一些孩子在走廊上考试。家长罗女士非常气愤,与班主任沟通时因对方的态度问题而发生争执。
  
  “我的孩子回家后哭了,高烧不止,请教育局局长给个说法,顺便告诉你,我孩子不是自愿的!是谁给你们的权利,让我的孩子当迎宾?”
  
  名为“网络流浪者”的发帖人,自称是桃源五中144班的家长,以发帖的方式谴责学校的官僚行为。近期,常德市桃源县第五中学恢复挂牌,全校500多师生和领导、校友参加庆典。迎宾学生在雪中站立一个小时左右;另有一些学生在操场露天观看节目、听领导讲话,过程大概半个多小时。
  
  “补课是一种刚性需求,禁得了吗!”
  
  现在一个班里有几十名学生,大家的水平参差不齐,老师很难因材施教。于是,尖子生觉得在课堂上“没吃饱”,要补课。差生觉得没听懂,也需要补课。早在2000年年初,为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教育部曾颁布“禁补令”。10年来,尽管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年年发文,重申禁止补课的规定,但各地有关补课的报道和信息仍然屡见不鲜。
  
  “总有一天,人们回顾时会明白,这些人毁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我总是怀念幼时的那些精神乐园。失去了精神乐园,可能会付出几代人的幸福代价。”
  
  前段时间媒体爆出《令人战栗的格林童话》内容“很黄很暴力”后,人们开始关注起孩子的读物来。然而不无遗憾地发现,我国少儿读物成人化趋势越来越严重,在繁荣背后隐藏着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问题。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被长大”,众多家长和教育界人士不禁呼吁还孩子一片纯净的精神乐土。
  
  “高尔夫运动进入大学课堂被贴上‘精英化’标签,这肯定是社会的误读。高尔夫为什么要和精英摆在一起呢?这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如果说高尔夫可以给学生带来健康和乐趣,那么它就是有促进作用了,这和其他的体育项目对人的促进作用是一样的。”
  
  厦门大学体育部傅亮老师认为,高尔夫仅仅是一个体育项目而已,高尔夫进入大学课堂,可以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参与这项运动,不应附带太多标签。四年前,厦大出于“培育精英”的目的将高尔夫引进大学课堂,而今仍争议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