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验性学习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

2011-12-29唐永玲

中国教师 2011年16期

  所谓体验性学习,是指在道德情境、道德形象的作用下,让学生亲历某件事或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以及换位思考等真切的内心活动,对道德问题获得真实感受和经验的学习方式。体验性学习,重在情感激发、心灵感悟,它能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是弘扬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独特的作用。《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社会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真正内化。”这就需要我们将体验性学习运用到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操作、探究、感悟,激发他们的情感,使之在自身体验的基础上完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实践中,具体可以采用以下对策。
  
  一、组织课堂活动,在活动中体悟
  
  活动是教学的组织形式,活动的过程是让学生体验、认识,并通过反思内化为自己的品质。课堂教学不仅是一个活动的过程,也是进行反思和体验的过程。在讲《竞争与合作》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动手制作的活动——让学生准备各种用具,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帮助教师制作“窗帘”。结果自然是有慢有快。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的同学制作得那么快?”接着请优胜小组代表发言,让他们讲述自己小组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在于合作。看到许多同学点头称是,我便宣布活动重新开始。毫无疑问,学生在活动中充分体会到了合作的快乐。通过活动调动了学生的真实情感,能够让他们充分展示内心的体验,这是体验式学习最重要的特点之一。
  
  二、创设教学情境,在情境中体悟
  
  体验性学习除需要学生动手之外,还可以根据特定的教育内容和学生实际,恰当运用创设故事情境、播放音乐或展示图片渲染情境、扮演角色体会情境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共鸣,达到教学的目的。
  1.创设故事情境
  趣味性较强或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在学习如何尊敬老师的内容时,可以给学生讲述这样的故事: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灾区广大教师奋不顾身地抢救学生,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宝贵的生命诠释了人民教师的高尚品德。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导主任谭千秋张开双臂趴在课桌上,死死护住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获救了,谭老师却不幸遇难。29岁的张米亚老师跪扑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两个孩子还活着,张老师却永远地停止了呼吸。“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热爱歌唱的张米亚老师用生命诠释了这句歌词。这些事例给学生带来强烈的心灵震撼,激发了学生崇高的情感体验,进而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去尊重老师、爱戴老师。
  2.运用音乐、诗歌、图片等创设情境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恰当地运用音乐、图片、漫画等创设情境,可以产生引人入胜的效果,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感受力、观察力和理解力,也能培养学生对集体、对人生、对自然、对社会的美好情感,实现情感教学的目标。比如在教学《自信是成功的基石》一课时,教师出示了刘翔在奥运会上的赛前讲话和比赛时的精彩图片,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共鸣,使他们对由自信而产生的力量充满向往,并坚信自信是成功的基石。在讲授《礼仪展风采》一课时,教师出示了奥运会开幕式上升国旗仪式和颁奖仪式的相关图片,让国旗班战士、礼仪小姐的良好行为举止以最直观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同时播放歌曲《北京欢迎你》,多角度创设情境,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体验到奥运会期间的工作人员如何以良好形象展现中华民族的礼仪风采。这些艺术情境对学生起到了暗示的作用,促使学生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大大地提高了他们的认知,并逐渐从理解的层次上升到感情的层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运用小品、表演等方式创设情境
  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根据内容的需要,可以让学生在小品、课本剧中扮演角色,让他们通过亲身的感受,与角色达成共鸣。如在学习《学会调控情绪》一课时,请一位平时不善调控情绪的同学扮演一位有积极健康情绪、能主动调控情绪的人,这不仅可以使表演者体验不同情境下的不同感受,促使他向好的方向转变,也能够使其他同学通过他戏里戏外的不同表现,感受到调控情绪对于自己和他人的重要意义,达到感染所有学习者的作用,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总之,教师要多为学生创造体验、感悟的机会,并对其适时启发、点拨,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也必然有助于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
  
  三、开展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体悟
  
  蒙台梭利认为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她形象地解释说:“一件事,我听到了,随后就忘;看到了,也就记得了;做了,很自然地理解了。”对于初中生来说,听到的容易忘记,看到的记忆不深,只有亲身实践和体验到的才刻骨铭心。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仅立足于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树立大教育观,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这也是体验性学习在思品课教学中的重要应用方式。
  思想品德实践活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体的活动,如书报的阅读、资料的收集整理、观察记录、制作广告词、撰写调查报告等;二是群体的活动,如参观访问、建立兴趣小组、合办壁报、召开主题班会等。如清明节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扫墓,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庄严肃穆的氛围,产生怀念革命烈士的情怀;组织学生慰问敬老院的老人,进行“四个一”慰问活动:送去一份爱心、献上一张自制贺年卡、与每位老人进行一次心灵的交流、举行一场文艺慰问演出等。这样的实践活动,给学生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教育课,公德心、公益心、博爱心将深深地烙在每个同学的心中。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亲身体验到具体而丰富的客观世界,激发了求知欲,陶冶了情操,从而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作者单位:山东省莒县教育局)
  (责任编辑:梁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