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映时分
2011-12-29张述冠
21世纪商业评论 2011年7期
原本只是象征性仪式的电影首映,通过电影频道这个平台,反过来成为了助推国产电影的的外脑和推手。
为了隆重推出众人瞩目的国产影片《建党伟业》,CCTV6《首映》团队进行了长达一个月的全封闭式策划创意。这个定位于“国产电影推手”的晚会类大型庆典栏目,最初因社会责任和频道责任而生,经过两年的培育,不仅成长为电影频道王牌栏目,还成为央视电影频道最具商业价值的栏目品牌。更重要的是,它不但实现了对观众的内容价值,而且也已成为国产电影制片方不可或缺的营销外脑和市场推手。
想要在电影频道增加一个栏目,并抢占频道资源的黄金时段,这个过程殊为不易。“电影的发行是有周期性的,可能这个月就是没有一部电影达到了栏目标准,也有些片方对你缺乏了解,也不会来。”首映栏目总导演田华表示,创始之初的大半年时间,田华必须带着团队以奔跑的状态,证明《首映》栏目存在与立足的价值。
栏目成立之初,首映的团队成员花费大量时间分析每一部电影的市场定位。每个项目小组,都要与电影导演、编剧以及演员做电话沟通,挖掘台前幕后所有的故事。他们仔细研究一部影片所适合的观众群,有哪些观影亮点,用怎样的宣传方式、口号,乃至定语。
经过两年摸索,田华认为“项目负责制”是较为合适的管理方法。在《首映》,统筹、宣传和制片等工种,负责整个栏目的资源调配。把每一部国产电影,当作一个个项目去攻克。她的要求是,“在与片方的协调、沟通、磨合中,要为片方提供清晰把想法,再把片方的信息量传递回来。”相应的,晚会导演则会用其所长,根据影片类型有所选择,细分为动画片、悬疑片、历史片等各种方向;策划则广泛采用外部智囊团的建议。
从两年前一个月只有一两部电影,到如今一个月三四部电影。想上《首映》栏目的国产电影制片方络绎不绝,等待中的队伍已经把时间表排满到了今年十月。“我们合作的第一个片方,直到现在依旧在与我们合作。他们会对内容给出一些见解,但最后他们是100%相信我们的。”田华说。在制作上,它强调还原首映礼的仪式感和第一手新闻价值。用田华的话说,就是——抓住电影的魂。比如说,《南京,南京》作了一个陆川和他父亲的情感环节;翻拍版《东邪西毒》上映时,制作了一个梁朝伟回忆刘嘉玲环节:寻找榆树的刘嘉玲。节目用两人的情感回忆作为线索,打开大家关于一部电影共同的记忆。
除了“国产电影推手”的明确定位以外,田华把成长的原因归结为帮助制片方在宣传上“做加法”。她发现,并不是每一部国产电影的制片方,都能很准确地回答以上那些关乎市场的具体问题。往往片方只管推出一个产品,但对于营销推广,或缺乏资金、人力,或缺乏可供参考的经验。因此,她给首映定下的目标就是:和片方一起,从市场中找到一个电影、电视和营销结合得很好的渠道,通过栏目作为渠道平台,创造远远超出电视栏目以外的市场价值。
从倒推电影制片方的需求,《首映》找准了努力方向。对国产电影制片方来讲,能否进入院线放映接触观众,直接决定了一部影片的命运。但院线在票房分成的利益分配机制之下,更倾向于大导演、大明星、大制作的商业片,几乎不会考虑那些没有起用大腕明星、制作投入不够巨大、新人导演的电影作品。2009年的国产影片《80后》就是一个这样的例子。但这部电影的制作水准,赢得了《首映》栏目的认同。他们和制片方一起,将电影宣传重点确定为“青春力量”。节目组和片方一起,带着电影拷贝和《首映》节目带,邀请六大院线的总经理,他们一定要看一遍样片。
“来的都是像新影联总经理高军、广东省电影公司总经理赵军这样的院线经理,他们看完之后现场表态,愿意拿出多长时间来放映这部电影,”田华补充说,“其实每个电影人都对国产影片有一种情结。但它一定要是好东西,才值得我们这样去做。”面向院线的推广,此后上升到了制度层面。《首映》成立了一个名叫“首映观礼团”的俱乐部,它是一个由以广大热爱电影的影迷为主体,包括电影、电视、影评人、媒体和院线经理等多方组成的观礼团体。每次节目的策划会都会邀请不同的人参与其中,并邀请他们参加首映庆典。这种方式为这些熟悉一线市场的、掌握电影生杀大权的人,提供了一个客观评估国产影片的机会。俱乐部成员对每一部电影,从不同角度分析和剖解,也为一台首映式源源不断地提供了素材。
联合六大院线的营销创新,只是冰山一角,水下是《首映》将“整合营销”的概念在内部和外部的应用。通过资源置换的方式,将院线资源与《首映》栏目资源互换。对片方而言,它意味着上《首映》栏目不仅仅是60分钟或80分钟节目播出的推广效应,还能出现在各大院线的大银幕、路标和内刊上,这些“阵地宣传”历来是片方在市场预热时的兵家必争之地。
在频道内部,《首映》还打通了电影频道内资源。能上《首映》的影片,还能够得到《中国电影报道》持续一周的报道,充分获取该栏目的最大化的宣传价值;电视栏目之外,还可以出现在频道硬广告里;影片中的明星可以出现在《爱电影》访谈节目中,说说台前幕后,还能在《光影星播客》中做影片推荐。除了平面、电视之外,还有六家有营销合作的网站,《首映》大概集结了15—20家新媒体。用这些对内对外的营销方式,《首映》满足了片方连接观众、院线、广告和媒体的多维度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