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011-12-29
21世纪商业评论 2011年10期
李海鹏毫无疑问已经被作为当下写作者中的一个标杆或标志了。他的身上显然承载了过多的意义。曾经所供职的媒体,所写就的文本,近乎疏离的生活状态构成了一张难以逃脱的符号的网。他是这个媚雅时代里被赞颂的刀锋不断切割的样本。在他的文字所结集出版的书籍封面上,永远同时存在着最凝重和最轻浮的推荐语。所以,当有消息传来李海鹏要写一本以“孤独”为主题的小说时,我深深地觉得对此主题,他当拥有常人难以企及的优势。这本书的书名我更愿意将其称为“万籁寂静”,因其从形式到内核、从环境到灵魂都充满了作者对于寂静的坚硬的欲望。在这本被普遍解读为李海鹏半自传性质的文本中,作者毫不掩饰对于静默的信仰:“这世界上最可恨的就是谈笑风生。最让我感到陌生的东西就是参与世界和改变世界的锐气。”冯唐曾如此表达过自己在写作上寄予的希望:用文字打败时间。李海鹏在本书中实现了这句话。他在孤独的时间的河流里自由穿行,如同一位掌握神器的时间旅行者。当“品味孤独”、“享受孤独”已成滥觞,或许阅读此书将重新告诉你孤独的滋味和境界。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可谓中国最好的时代。社会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民众的生活水平显著提升。然而,经济迅速发展在一定时间内掩盖了问题,社会关系的资本化也催生了深层次矛盾。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这本评论集,就是基于当代中国的现实,对房价、用工荒、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热点问题的深入思考。书中收录的文章是郑永年自2002年以来,陆续发表在国内外媒体上的作品。尽管时间跨度较大,极少数几篇文章有主题重复之嫌,但就总体而言,这本评论集思想连贯,行文深入浅出,论调发人深省。通过一篇篇文章,郑永年详细阐述了当下中国从政者权力、资产者力量和社会大众三者间的矛盾,表明了壮大中产阶级和维护广泛社会大众对长治久安的重要意义,指出了要进行社会改革和政治改革的方向。他高声倡导“保卫社会”,呼吁政府保护人民的基本社会权利,保护公民的尊严,促进公民社会的健康发育,避免转型期的社会问题演化成为社会危机,为中国的长期繁荣稳定奠定坚实的基础。
该书在好莱坞被称为“令人醍醐灌顶的编剧手册”,《死亡诗社》、《艾德·伍德》、《偷天陷阱》等风格跨度巨大的经典影片之编剧无一例外将该书奉为圭臬。但即便如此,也不妨碍我们这些非编剧专业人士从该书中汲取所需的价值。对于任何一位对讲故事、写故事、听故事感兴趣的人而言,本书所能提供的价值不逊于布隆代尔的《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埃克斯在书中所描述的故事构思、人物、场景、结构、对白以及节奏等种种元素组合的Don’ts,不仅仅可以拿来预测电影票房和畅销书销量,更可拿来为所有希望读者、听众和用户更具黏性的写作者、演讲者以及创意营销者所用。本书的别出心裁之处就如同著名的All That Jazz里那句经典台词一样——“我没法让你成为一个伟大的舞者,但是我知道我能让你成为一个更好的舞者”——我不告诉你宝藏在何处,只告诉你哪里有陷阱。唯有如此,那些专注力脆弱得就像“踩在睡莲叶子上随时可能掉进黑色池塘”的听众,才有可能满含兴趣地听完你的故事并以之为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