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问题引关注
2011-12-29孙超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11年6期
“留守儿童现象是中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并将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反映了中国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苏风杰说。她指出,留守儿童现象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流动人口绝对数量增加紧密联系,而农村劳动力转移、流动人口增加,又是国家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必然趋势。
两代人的苦恼
据全国妇联提供的资料显示,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名,流动儿童2000多万名。留守儿童多集中在中南部省份,四川、安徽、河南、广东、湖南和江西6个省的农村留守儿童在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总量中所占比例超过半数。
在全部农村留守儿童中,父母一方外出留守儿童占47.14%,父母双方外出留守儿童占52.86%。在单亲外出,留守儿童中,父亲外出流动的比例大大高于母亲外出的比例,双亲外出留守儿童中和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占48.35%。
虽然大部分留守儿童成长发展状况良好,但部分留守儿童因长期与父母分离,在成长发展中面临着亲情缺失、生活抚育、教育监护、安全保护等问题。在北京的一位山西籍农民工陈力讲述了留守女儿的遭遇:“我们夫妻在京打工8年,留下3岁的女儿在老家由奶奶抚养。因为觉得亏欠孩子,凡事都宠着她,结果孩子经常打架,老师批评她,她不仅骂老师,还向老师吐口水。”据陈力讲,心疼孩子的奶奶凡事迁就孩子,即便老师去家访,奶奶也劝老师多迁就孩子,最终造成了女儿的性格问题。谈及此事,陈力非常后悔:“打工本来是为给孩子提供好的教育条件,没想到反而误了孩子!”
不仅留守的孩子容易出现问题,远在外地的父母也会遇到难题。来自河南的张在芳在谈到跟孩子的关系时非常伤心。据她介绍,在外打工一年,春节终于能回家看孩子了,可是刚想去抱抱6岁的孩子,孩子却拼命推开她,也拒绝叫“妈妈”。这让她难过极了。“这不能全怪孩子,是自己忙着工作,没有和孩子保持好关系。”她说,由于每日从早忙到晚,等有空时已经很晚了,想给孩子打电话又怕孩子睡觉了,吵醒老人和孩子。久而久之,和孩子的关系就疏远了。
相关调查显示,88.2%的留守儿童只能通过打电话与父母联系,其中53.5%的人通话时间在3分钟以内,并且64.8%的留守儿童是一周以上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与外出的父母联系一次,有8.7%的儿童甚至与父母就没有联系。
是教育更是社会问题
上海的公务员周放回四川老家时,在当老师的妹妹家中碰到了几个孩子。放学很久了,但他们迟迟不肯回家。他们都是“留守儿童”,跟爷爷、奶奶或是亲戚在一起生活。“老人年龄大了,学习辅导不了,讲道理他们也不听,时间长了,他们大都处于‘无人管’的状态。”周放说,由于担心他们的学业,妹妹经常把他们召集在家中写完作业再回去。
“他们比一般孩子成熟、独立、懂事,但对父母感情淡薄。”跟孩子聊天后,周放感触颇多,“他们需要父母的爱但得不到,对老师的依恋超过了父母,这对今后父母和孩子相处很不利,因为父母亲的角色是别人所无法取代的。”
黑龙江大学附属中学教师宁婷对此深有体会。她说,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父母之爱,如果子女在缺乏父母的关心和爱护的环境下成长,对其良好品德的培养和健康人格的形成是极为不利的。作为教师,她也经常为一些有不良表现的留守儿童感到痛心。“除了教师给他们爱和帮助之外,希望社会、家长和政府给他们更多的爱和帮助。”她呼吁说。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郑新蓉认为,留守儿童不仅是教育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因父母与孩子长期分离而造成的留守儿童行为失范及心理失衡等问题已经成为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此外,有关调查称,“心疼我的儿,不再出远门”也成为近期出现的“用工荒”的原因之一。留守儿童是农民工最大的后顾之忧,这个问题不解决,不仅使原有的农民工不愿外出,而且对之后的农民工群体也会带来影响。
社会在行动
2011年4月11日上午,湖北省黄冈市占岗小学格外热闹。承担武汉至黄冈城际铁路黄冈长江大桥施工的中铁大桥局黄冈长江大桥项目部给学校的留守儿童送去了电脑、书包、词典、校服以及其他文具。今后,他们还将为学校修建一座篮球场。
据黄冈大桥项目部高级政工师孙奇忠介绍,建于1956年的占岗小学是占岗村等六个村庄合办的联创、学,现有小学生150名、学前班学员70名,绝大多数学生都是留守儿童。由黄冈市团市委牵线,中铁大桥局黄冈长江大桥项目部团工委与占岗小学结成了“手拉手、—对一”帮扶对子,把他们的关爱送给了革命老区的留守儿童。
不仅是企业和个人,政府和社会组织也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在成长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开展了大量的关爱服务工作。
苏凤杰介绍说,从2005年开始,国务院妇儿工委就开展探索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儿童保护体系,其宗旨就是充分挖掘和合理利用社区资源,发挥社区管理和服务的重要作用,动员社区学校、幼儿园、医院等服务机构、社会团体以及志愿者参与儿童工作,建立并运行社区儿童保护的跨部门协调机制和“儿童友好家园”,为留守儿童提供游戏、娱乐、教育和心理支持等服务。今后,他们还将对现有的“留守儿童之家”进行规范化管理与指导,强化其社区保护的功能,为社区所辖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全国各地也纷纷出台了一些措施,关爱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河南省作为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也是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最多的省份之一。目前,河南省14岁以下的留守儿童数量近三百万人。近年来,河南省实施“留守儿童关爱工程”,建立“代管家长”制度,开办寄宿制学校,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湖北省发改委与省妇联共同实施了“留守家属综合服务体系建设项目试点”,利用农村空闲场所建立托管中心,为留守儿童、妇女提供综合服务。
安徽省政府实施民生工程,从2010年开始在三年内依托乡镇文化站设立留守儿童活动室。通过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服务阵地,丰富农村儿童课外生活,对留守儿童给予关爱服务。陕西省石泉县探索建立了“党委政府统筹、部门相互联动、学校为主、家庭尽责、社会参与、儿童为本…‘六位一体”的留守儿童教育管护机制。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指导服务机构2.4万所。
但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郑新蓉认为:“留守儿童的问题表现在农村,但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关键应该在城市。”改善农民工在城市里的就业生活环境,特别是改善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学校就学的政策环境,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治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