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鲜为人知的宋庆龄

2011-12-29沈海平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11年6期


  很多年前,宋庆龄的好友邓广殷(宋庆龄早年在香港创办的中国福利会前身“保卫中国同盟”的领导人之一邓文钊的长子)对我说过,你要研究宋庆龄,一定要找隋家姐妹。她们俩陪伴在宋庆龄身边二十多年,知道的事很多。尤其在宋庆龄晚年,只有隋家姐妹与她同住,了解很多内情。
   隋家姐妹指的就是隋永清、隋永洁,她们是我的邻居。其父亲隋学芳曾是宋庆龄的警卫,我们常见他拄着拐杖在路上散步或坐在门口晒太阳。永清母亲姓李,山东人,个头高大,在公安局工作。隋家姐弟4个,老大水清、老二永洁、老三永卫都是女孩,只有老四永兵是个男孩。
   近年来,对宋庆龄的研究与有关史料征集和整理逐渐成为我的主要工作。于是我采访了隋水清。
  
  喜欢孩子的宋庆龄
  
  宋庆龄一生未曾生育,但她非常喜欢孩子。身边工作人员家里生了孩子,都会向她报告,还会抱给她看一眼。每个新降生的宝宝,都会收到宋庆龄的一份贺礼——绸子斗篷和小鞋子。男孩子是蓝颜色的,女孩子是红色或粉色的。孩子的妈妈则会收到一份鸡蛋、奶粉和糖。这是惯例。
   永清说,李燕娥阿姨(陪伴宋庆龄53年的保姆)告诉她,在她出生后,工作人员向宋庆龄报告了这个消息。宋庆龄就请隋学芳把永清抱给她看看。据说,别的孩子抱上去,总是哭闹不停。而永清到了宋庆龄面前不仅不哭,还喜欢咯咯地笑。这第一面,大约就给宋庆龄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后来,永清就经常被要求抱上去,与宋庆龄一起呆一会儿。宋庆龄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把一个铜鼓形红木凳反过来,把永清放在木凳里,就好像站在一个婴儿车里,非常安全。宋庆龄摇着她,逗她玩。有时候,让永清自己在地上爬来爬去。永清很乖,不爱哭闹,喜欢咯胳地笑。今天,上海故居的地毯上还有一滩深色的印记,据说是当年水清的尿渍。近年故居翻修时,要照原样仿制地毯,以为这是特有的颜色,专门仿制了深色。
  据永清讲,宋庆龄说,永清小的时候,与其他小朋友不—样,特别喜欢紫色。而一般小孩子大多喜欢明亮、艳丽的颜色。宋庆龄也喜欢紫色。所以,宋庆龄感觉与永清有缘分。于是永清成为宋庆龄房间里的常客。
  
  与孙先生的婚姻很幸福
  
  上世纪60年代初,永清跟着宋庆龄去北京。飞机起飞后,由于天气不好,在南京降落。当地安排大家去酒店休息。
   宋庆龄执意要去中山陵。永清当时不到4岁,第一次去南京。她不明白,为什么要去中山陵,也不知道那是个什么地方,于是就问宋庆龄。宋庆龄对她讲,孙(中山)公公住在这里。这是永清唯一一次陪同宋庆龄登上中山陵。中山陵共有392级台阶,宋庆龄拉着永清的手,一步一步,缓缓地、但是一口气走了上去。
  隋永清记得从记事起,每次进宋庆龄房间前,宋庆龄都要求她必须先向孙先生的画像请安。在毕恭毕敬地向孙公公鞠躬、问好之后,才可以向宋庆龄问候。
  有一次,她急急忙忙先跑去向宋庆龄问好,宋庆龄不理她。起初,永清还以为宋庆龄没听见自己的问候,就站到宋庆龄面前,一遍一遍地问好。可是宋庆龄就是不搭理她,直到永清退出去,向孙公公行礼问候后再进来向宋庆龄问好,宋庆龄才点头答应。这件事,深深刻在水清脑子里。后来,为了让宋庆龄在房间里听到自己向孙先生的问候声,永清习惯了大声问好后再大声问一句,听到了吗?久而久之,这成为隋永清每天起床后的第一道功课。
  每逢宋庆龄与孙中山的结婚纪念日和孙中山诞辰,宋庆龄都会在家中孙先生像前摆放鲜花。圣诞节时,她会在众多贺卡中挑出重要人物和亲友的贺卡来,指导永清将其摆放在孙中山像前。
  宋庆龄晚年,多次对隋永清谈起她与孙先生的感情。她说,孙中山是最优秀的男人、最完美的男人。
  当永清准备谈婚论嫁时,宋庆龄多次语重心长地对她说,找丈夫就要找孙中山这样的。水清问,孙先生优秀在哪?宋庆龄说,有理想、坚强、不服输,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她还说“看一个男人,要注重看他是否有理想、有抱负。对外,对挫折,要很坚强;对家人,对妻子,要很温柔。孙先生就是这样的男人,他很完美。他对我非常尊重。”
  宋庆龄多次说过,“孙先生与我,我们俩,在有些方面很相像。比如,对待挫托对待困难。对待压力,我们都是不服输的人。虽然我与孙先生的婚姻只有10年,但我觉得我们在—起的日子很甜蜜,我与孙先生的婚姻很幸福。”
   隋永清说,每当宋庆龄谈起孙中山时,她的眼睛是放光的,她的神情是幸福的,那自内心深处流露的甜蜜,令人感动。
  
  亲情是她心中永远的深情
  
  永清说,晚年的宋庆龄经常独自一人坐在桌前,一坐就是半天。只见她低着头,双手放在拉开的抽屉里,摆弄着什么,翻看着什么,或者发呆。永清习惯了只要她不发话,就不去打搅她。
  有一天,宋庆龄把永清叫过去,让她看一些东西。永清发现,宋庆龄拉开的抽屉里有—本相册。那是—本宋庆龄的家庭相册,里面主要是宋庆龄的家人。永清这才明白,原来,宋庆龄每次坐在桌前就是翻看这些老照片。
  宋庆龄翻着相册,一张一张地向永清介绍·“这是我们全家,我的爸爸、妈妈、姐姐、妹妹、我的3个弟弟。”她还指着相片上的宋美龄同永清,你看你像不像她?
  宋庆龄从小就很愿意听从母亲的教诲。因此,自己在婚姻问题上伤了母亲的心,她内心一直觉得很愧疚。在宋庆龄寓所的餐厅里,挂着母亲的画像,每天饭前,宋庆龄都会向母亲深情注视、默默请安。她本意是要做个孝顺女儿。因此,她决定死后与父母葬在—起,替自己的兄弟姐妹永远陪伴着父母。
  记得有一次,宋庆龄哭得很伤心,眼睛也红肿了,一问,原来是接到了宋霭龄去世的消息。宋庆龄多次对永清说:“我们家的兄弟姐妹,看法不同,但亲情永远不断。我们总是互相牵挂,互相惦念,我们始终是一家人,是兄弟姐妹,是至亲。”
   宋庆龄多次对永清强调,她鄙视为了某种情况去声明与家人断绝关系、与家族断绝来往以示自己与血亲没有任何关系的做法。她说,新中国建立后,她—直未能与兄弟姐妹们见上一面,时常牵挂和思念他们。心里十分渴望得到他们的消息,哪怕只言片语。但是,她不会主动托人去打听,因为怕给别人添麻烦。不过,她还是有渠道知道她兄弟姐妹的情况,因为不断有^从国外捎来亲人的消息与问候。
  有时,宋庆龄会盯着永清看很久,然后说,“你穿裙子的样子真像美龄。她与你都是瘦瘦长长的。美龄妹妹属鸡,你也属鸡,属鸡的人都不胖,不像我。你们的身材都很好看,美龄的身材—直都好,她穿旗袍的样子好看极了。宋庆龄还说,美龄妹妹小时候很依恋自己,在威斯里安(位于美国佐治亚洲的威斯里安女子学院)读书时,姐妹俩建立了很深的感情。宋庆龄讲话时的眼神里充满着亲情。她的思绪仿佛很远。很远。
  有几张照片,宋庆龄经常凝神细看。宋庆龄特别喜欢看的是一张她与小弟弟子安在父母墓前的合影。她一边看,一边喃喃地说:“这是我心爱的小弟弟,我最心疼这个弟弟。”宋庆龄反复看的另一张照片是三姐妹在重庆时的合影。永清问,“外面都喜欢评价你们三姐妹的长相,有人说美龄漂亮,有人说你漂亮。我每次都说你最漂亮。”宋庆龄说:“在我眼里,我家所有的人都是最漂亮的。”
   亲情,是宋庆龄心中永远的深情。
  
  (沈海平上海宋庆龄基金会副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