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长安.创意自然
2011-12-29寇青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11年7期
就如同每个城市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性格,很多时候,很多城市还具有物化了的形象。从这个角度来看,西安想必是一尊神情坚毅的武士俑,至少在不甚了解这座城市的人们眼中,历经风沙仍保存完好的众多历史遗迹,连同陕西人的豪爽,无不刻画出这座千年古都的雄性气息。
今天的西安,借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以下简称“世园会”)的契机,开始向世人展示其性格中的另外一面,用一张更为时尚的绿色名片,将一座承载着厚重历史和文化底蕴的西部城市向国际化都市转变的过程娓娓道来。
2011年4月28日至10月22日,以“天人长安·创意自然”为主题的世界园艺博览会在西安浐灞生态区举行。华夏古都正以山水之城的容貌迎接八方来客。世园会作为开放的平台,为人们提供一个全新视角来审视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的过去和现在。
正如西安浐灞生态区党工委书记王军所说:“世园会是一张崭新的绿色名片,证明‘西安已经具备了建立国际都市的自然禀赋’。”世园会的举办是一个起点,很多人对西安、甚至是陕西省的理解都可能就此改变。重现烟柳长堤风情
此次世园会会址所在地广运潭,位于史称“灞上”的沪灞之滨,是中国古代主要港口之一。“灞上烟柳长堤,关中风情广运”描写的就是千年前的浐灞盛景。盛唐天宝年间,唐玄宗曾在此举办了大规模水运博览和商品交易会,展示了唐代商贸的发达和水运的畅通,创世界博览会之发端。
然而,千年辉煌过后,曾经繁盛一时的水陆码头,由于长期的无序发展,河流污染、挖沙过度、垃圾围城,生态破坏极其严重,地质灾害隐患重重。
2004年9月,西安市委、市政府在广泛综合国内外城市发展经验的基础上设立了生态型城市新区——西安浐灞生态区,将生态治理与城市建设有机结合,—方面通过对河流的综合治理和流域的生态重建,改善生态环境,完善城市形态,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另一方面,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符合区域实际的特色产业,与其他区域形成错位发展,丰富城市内涵,提升城市品质,增值城市价值。
2005年1月,随着广运潭项目的正式开工,通过恢复城市生态、在建设中高度注重生态影响,因地制宜,将非法采沙形成的沙坑进行整形,取坑为湖、取陆做洲,引灞河之水济之,形成了湖中有岛、岛洲相连、洲内有潭、积潭成渊的良好生态景观。
现在的世园会园区内地势起伏,大部分山丘通过垃圾填埋后形成,填埋技术科学合理,地下垃圾不会对地面上植被生长产生影响。根据沪灞生态区公布的统计数字,从项目动工到园区建成,共清理出垃圾120万方,铺设截污管道23公里。如今,漫步在园区中,很难想象园林美景之下曾经是怎样一副画面。
与广运潭项目同时启动的还有“碧水工程”、“雁鸣湖湿地工程”、“桃花潭生态治理工程”等重大生态治理工程;新建水坝和亲水码头,新增的水域面积有8900余亩,占到了西安市新增水面比例的80%以上。
随着上述工程的实施,困扰广运潭区域多年来的三大环境问题—一河道污染、垃圾围城、非法挖沙都相继得到了解决。广运潭昔日“大水大绿”的景象已初步展现,在长约6公里、宽约2.3公里的区域内,由南至北分为灞河烟柳景观带、动态游览景观区、生态湿地旅游区、旅游度假景观区,形成了“一带托三区”的布局,成为一个有机的景观整体。“灞上烟柳长堤”的胜景画境已经重现。
昔日的生态重灾区浐灞,已经变身为城市的生态补偿区,整个生态区的改造具有典型的案例价值。
绿色时尚的世园理念
“简单而不奢侈,低碳告别高耗,回归自然,不事雕饰,绿色生活成为追求的时尚”,这是西安世园会始终坚持着的绿色理念。
最鲜明的绿色由绿雕园艺所展示。园区中有规模不等的绿雕作品30余件,造型美观、形态各异,文化元素丰富,技艺精湛。
更多的环保倡议都被设置进那些更具有活力的建筑设计、交通工具与人们之间的互动之中了。园区内的标志性建筑长安塔、创意馆、自然馆和广运门都采用了新型建筑材料和最新建筑工艺。结构复杂的自然馆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其外观切面极多,整个建筑形态随地势起伏而变化。来自西安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的志愿者向记者介绍,这座场馆由于每块板材都形状各异,其建造难度已经超越了北京的鸟巢。
游客要想畅游偌大的世园会园区,徒步行进需要4个小时。因此,主力、方特别提供自行车和电动车,为人们提供便捷,又能做到低碳环保。
另外,世园会还特意开放了参观低碳践行成果的区域。在特色展园之一蒙牛绿色生态园里,微缩景观实景还原了蒙牛绿色生态产业链,人们可亲自体验乳业绿色生产,直观接触生态品质牛奶的生产流程。同时,园区的路灯和草坪景观灯也全部采用太阳能环保照明,休息区的木质结构座椅是用1380个利乐包装盒回收处理后的彩色版制成的……更多类似的环保小设计隐藏在园区的各个角落中,为游客的世园会体验之旅增添便利与温馨。
一日看尽长安花
本届世园会占地总面积达到418公顷,水域面积达188公顷,是历届世园会规模最大的一次。截至6月初,参观人数已经超过8.2万人。
世园会是顶级园林艺术的集大成者,中西方园艺的融合交汇是本届亮点。众多国外著名园林设计师纷纷加盟。如西班牙新锐设计师Benedetta Tagliabue的作品“山之迷径花园”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使用明艳的油画色彩及现代解构主义建造出中国山水画式的园林;同样借力中国元素的园林还有英国设计师Eelco Hooftman的“植物学家花园”和澳大利亚设计师师Vladimir Sitta的“通道园”。
除了徜徉在各个园林之间,游人们还可以在自然馆内欣赏到充满异域风情的奇花异草。主办方搜集到来自全球各地的珍稀植物,展示在这座玻璃植物温室里。如素有“见血封喉树”的世界上毒性最大的树箭毒木、非洲的仙人掌、南美洲的雨林植被等等。另外,世园会期间将举办6场国际级园艺竞赛和6次室内植物花卉展示活动,足以满足园艺爱好者的期待。
值得一提的是,西安世园会首次引入珍惜动物的展示,有“秦岭四宝”之称的大熊猫、朱鹦、金丝猴和羚牛在世园会开幕前夕就已纷纷入驻,在世园会期间,与这些国宝级的珍惜动物亲密接触成为一大亮点,尤其是4只野生熊猫居住的“熊猫谷”,已经成为人流量最密集的参观地点。
规划“后世园时代”
就像很多人对上海的“后世博时代”的园区建设与利用存在疑问一样,世园会结束后的“后世园时代”将带给西安什么?浐灞生态区将如何继续发挥其潜力是关键。
实际上,西安沪灞生态区党工委书记王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多次表示,浐灞生态区所爆发出的吸引力是巨大的,“后世园时代”的规划是清晰、明确的,即要把世园会所在地浐灞发展成为生态之城、商务之城、宜居之城。
早在五六年前,王军就提出了“第三代新城”的概念。他认为,在行政主导下的企业新城是第一代,其最主要特征是以发展大型国企、构建国家工业体系为目的的封闭式发展;第二代新城是在产业主导下的园区新城,秉承单一产业功能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具体表现为在全国各省市都出现了的高新区、开发区、产业园区;而第三代新城则是具有强大生命力,融合来自多领域资本的有机、生态新城。
预计到2020年,泸灞生态区就将基本建设成为一个拥有人口55万,集生态、会展、商务、休闲、文化、居住等功能为一体的新城区,成为产业发展与城市化同步推进、注重人文精神与自然和谐的第三代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