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脚踏实地的征程

2011-12-29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11年7期

  1921年7月23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正式开幕。出席会议的有上海的李汉俊、李达,北京的张国焘、刘仁静,长沙的毛泽东、何叔衡,武汉的董必武、陈潭秋,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广州的陈公博,留日学生周佛海以及陈独秀委派的包惠僧,代表着全国各地50多名党员。
  尽管大会最后一天(7月31日)由于受到法租界巡捕的干扰而不得不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进行,党的一大还是如期讨论并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这份15条约700字的简短纲领,确定了党的名称、奋斗目标、基本政策,提出了发展党员、建立地方和中央机构等组织制度,是党的第一个正式文献。
  如今,90年过去了。曾经只有几十名党员的党组织,已经拥有8000多万名党员。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探索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路线,使得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逐渐发展成为当今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傲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在国际风云急剧变化、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形势下,许多国家的共产党失去了执政地位,东欧等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不复存在,而中国共产党尽管经历了许多艰难曲折,却越来越壮大,坚强有力地领导着一个超过13亿人口的大国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这是为什么?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路线,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每一个党史研究专家给出的都是相似的结论。尽管党在90年历程中也走过一些弯路,但中国共产党对自身在探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不回避,而是脚踏实地地总结经验并吸取教训。著名党史研究专家石仲泉在谈到今年1月刚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时曾指出,《党史》第二卷“正是以长篇巨制努力展现这个‘S形’(弯路),以翔实的史料和深入的分析来说明中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异常艰辛性”。
  井冈山、延安等革命圣地,迎来了比以往都要多的各地游客。在党的90岁生日到来之前,很多人选择来曾经的革命圣地体验红色之旅、弘扬革命精神。而革命老区日新月异的变化,也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政策和路线的正确性。
  在举国为党的90岁生日庆贺之时,还有一个消息让全国人民沸腾——李娜在201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上拿到了女单冠军,成为中国乃至亚洲第一个拿到大满贯女单冠军的网球球员,世界排名也随之升至第4位。经历了曾经的浮躁和心态不稳,退役后复出的李娜多了一份淡然和脚踏实地,而回报她的,是自己网球事业的蒸蒸日上以及全国乃至世界人民的关注。
  无论是治国还是干事业,脚踏实地都应该是成功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