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域个体工商业党建如何加强
2011-12-29郭际水
人民论坛 2011年2期
诸城市工商部门按照围绕行业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路,由当地工商所与昌城镇党委政府衔接,通过建立个体工商业党委,使党建与工商工作紧密结合,相互促进,既发挥了个体工商业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又推动了工商工作的创新发展,得到了诸城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
加强镇域个体工商业党建工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进一步加快城乡统筹发展,贯彻落实好市委、市政府“一三六四一”的战略部署,加强镇域个体党建工作,推动个体工商业者这一镇域最具活力的市场主体群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加强个体工商业党建,是镇域发展的客观需要。乡镇驻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大量涌现,个体工商业蓬勃发展,党的建设需要及时跟进,才能更好地保证镇域经济的健康发展。昌城镇个体工商业党委成立前,镇驻地个体工商业户发展到473户,从业人员1436人。其中,有党员经营户65人。这部分党员思想先进,头脑灵活,是农村党员队伍中的佼佼者,也是带动一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充分激发个体党员队伍的创业积极性和社会责任感,必须进一步加强镇域党的建设,强化对个体党员的教育管理。
加强个体工商业党建,是非公党员的迫切愿望。长期以来,镇域个体工商业党员的组织关系归属问题,一直是镇域非公党员关注和盼望解决的问题。当前镇驻地个体工商业党员“村里管不了、单位管不到、组织找不到”的“三不管”问题,在许多乡镇还比较普遍。个体工商业党员只能把组织关系揣在兜里,成为与组织疏远的“口袋”党员。党组织对这部分党员的思想和心态,难以摸全、摸准、摸透,致使这部分党员缺乏学习教育,对新理论、新形势、新知识,知之甚少。据调查,镇域内绝大部分党员个体经营者迫切要求成立专门的党组织,找到自己的归属地,而非党员个体经营者和从业者,也迫切要求有可依靠的组织机构方便加入党组织。
加强个体工商业党建,是工商部门的职能优势。在行政执法部门中,工商与个体工商业者既有管理与被管理的行政关系,也有指导与被指导的服务关系,具有密切联系个体私营业者的职能优势。依托工商部门设置的个体私营业者协会,还具有团结凝聚会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职能特点和长期积累的工作经验。以县级工商局的派出机构(工商所)牵头建立镇域个体工商业党组织,可充分发挥部门的监管职能优势和为业户服务的感情优势,既是党委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载体,也利于工商部门借助这一载体,进一步做好工商工作。
精心筹建个体工商业党委
昌城镇开展镇域个体工商业党建工作虽然时间不长,但成效非常明显。这得益于诸城市委组织部门及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当地工商部门在此基础上,重点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加强联系沟通,搞好工作衔接。在镇党委的具体指导下,当地工商所对镇驻地个体工商业和小型私营企业党员的分布、组织关系等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就组织名称的确定先后多次商讨,最终确定为“个体工商业党委”。镇党委派专业党务工作人员到工商所现场办公,指导个体工商业党委的筹建,并拨付经费,用于个体工商业党委办公设备的购置和完善。
健全组织网络,科学搭建框架。在镇党委的具体指导下,2009年12月,由工商所牵头成立了直接隶属镇党委的昌城镇个体工商业党委,办公场所设在昌城工商所,由昌城工商所所长担任党委书记,一名副所长担任党委副书记。将原昌城工商所党支部纳入其管辖,设1个工商所党支部(7名党员)、1个集贸市场党支部和同路步行街、得利斯大道、镇中路3个商业街党支部。所属72名党员(含工商所)按工作性质、经营位置,分划到5个支部中。个体工商业党委正式成为“镇直机关党委”、“非公企业党委”、“农村社区党组织”等四大板块之一。
完善制度规范,明确职责目标。制定完善了个体工商业党委工作制度、党委班子成员联系点制度、党委工作职责、党建工作联系会议制度、流动党员管理制度、党员民主评议制度、党员公开承诺制度、党员志愿者服务制度、党员联系困难户制度、学习培训制度、党费收缴及使用制度、流动党员跟踪管理制度等12项制度。按照规定,个体工商业党委的主要职责是,宣传党的政策法律规定;指导商业街、专业批发市场等及时建立党支部;做好党员发展工作;负责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业户守法、诚信经营;协调工商所党支部与个体工商业户党支部联建共建。党委每月召开一次委员会议,邀请部分党员业户代表列席参加。为个体工商业党委日常工作建章立制,明确了工作职责和目标。
抓好党员发展,激发党建活力。确立了“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党员发展工作方针,具体坚持了四个标准:能够认真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为党的路线、纲领和方针而努力奋斗,思想先进,积极进取,符合党章规定入党的先决条件;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规范经营、服从管理、照章纳税,积极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关心时事、大局,服务意识强,自觉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积极帮助和带动周围群众共同致富;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关心群众疾苦,热心公益,能够积极回馈社会。建立了计划发展、思想汇报、联系谈话、经营区域公示、先行审查和职能部门共同把关等制度。认真开展调研,多渠道听取意见,慎重确定发展对象,积极抓好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和党员发展工作。
主题活动激发个体党员活力
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培训。工商所以提高党员业户的自律水平和守法经营意识为重点,加强对党员业户的法律法规学习培训。制定了诚信经营教育培训活动实施方案,建立了食品、农资等经营业户培训记录,按照“业余、小型、灵活、务实”的原则,以4个业户党支部为单位,采取由个体工商业党委主要负责同志授课、集中辅导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分批组织个体工商业党员开展了《食品安全法》、《产品质量法》等常用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培训,对食品经营“一票通”制度的规范使用、索证索票的具体要求,食品监管四项制度的具体内容、食品经营者自律“三条线”标准、农资经营“两帐两票、一卡一书” 等制度,进行了重点培训。
开展食品经营诚信业户评选。2010年6月份,工商所提议由镇政府组织有关部门,联合开展以“食品经营诚信业户”评选为主要内容的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党员业户积极参与诚信立业、信誉兴业。制定了“食品经营诚信业户”创建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了由镇党委副书记为组长,工商、国税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食品经营诚信业户”创建活动领导小组,从经营资格、经营场所、从业人员、经营制度落实、保护消费者权益、经营行为、监管部门综合评价等方面,明确了具体评价项目及相应分值,择优评选出6户“食品经营诚信业户”。(作者为潍坊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