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施光耀:三类上市公司会特别幸福
2011-12-29张璐晶
中国经济周刊 2011年2期
对于2011年的中国证券市场,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施光耀的判断是,“稳字当头、稳中有升的总体格局”。
“具体来说,所谓稳,就是急剧膨胀的概率不大,但巨跌的可能也很小,除非发生不可逆料的重大事件。”施光耀表示,经历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后,A股市场经过2009、2010年两年的修复,总市值规模已经恢复到27万亿元的水平,“2011年有望再次挑战30万亿元大关”。
据施光耀分析,从2010年A股市场的市值数据来看,2011年有望延续2010年的势头,以大于市场平均水平的增幅进一步壮大:2010年深市在A股市值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从21%提高到了29%,非主板市场——2010年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市值总和在A股市值中所占比重从6.48%提高到了14.31%,“这些数据都是证据。”施光耀说。
施光耀表示,2011年,应该有很多上市公司会感到幸福,而其中有三类上市公司会“感到特别幸福。”
第一类是2010年新发行上市的公司、特别是创业板公司,它们赶上了一个举世无双的高发行市盈率浪潮,不久前首发上市的新研股份(300159)发行市盈率竟高达150.82倍。畸低的融资成本和畸高的融资效率让它们“幸福得合不上嘴”。施光耀说。
第二类是民营控股上市公司。比起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民营控股上市公司“少一个婆婆,多一分自由”,可以根据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的基本宗旨和客观要求,采取各种管理措施,其中包括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完善考核激励机制。施光耀介绍,2010年,有86家上市公司先后推出了股权激励计划,密切了股东与管理团队之间的利益关系,分享了股权激励计划的溢价效应,它们当中绝大多数是民营控股上市公司。
第三类是用市值支付完成收购兼并的公司。例如,创业板的立思辰(300010),它上市不到一年,就在市盈率70多倍的高估值水平下,用近3个亿的市值收购了友网科技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