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周新闻

2011-12-29

中国经济周刊 2011年26期


  1、06.27
  地方政府负债已超10万亿
  
  审计署6月27日发布公告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107174.91亿元。2010年底,有78个市级和99个县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的债务率高于100%。由于偿债能力不足,部分地方政府只能通过举借新债偿还旧债。专家认为,债务总量处于安全区,但局部负债过量不容小觑,今后应尽快推动地方阳光融资制度的形成。同时,应重视债务形成的体制性原因,推进财税体制深化改革势在必行。
  
  2、06.28
  暴雨来袭内陆多地可看“海”
  
  6月3日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4次较大范围的降雨过程,热带风暴“海马”、“米雷”双双登陆,各地频发雷电预警、暴雨预警、气象灾害预警。继武汉、北京后,6月28日中午,暴雨突袭湖南长沙,在成功抵挡住6月以来多轮“暴雨阵”后,长沙排水系统终究“败下阵来”,城区多处地段积水较深,交通陷入混乱状态,城市街道一片汪洋。目前,我国长江中下游旱情已基本解除,北方旱情仍在持续。
  
  3、06.30
  个税法修改起征点调至3500元
  
  全国人大常委会6月27日二次审议的个税法修正案草案,维持初审稿中将起征点从2000元提高至3000元不变,但将超额累进税率中的第一级税率由5%降到3%。3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35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3%~45%,修改后的个税法将于9月1日起施行。
  
  4、06.24
  汽柴油等进口关税7月起下调
  
  财政部6月24日下发通知称,自2011年7月1日起,我国将大幅下调汽油、柴油、航空煤油,以及燃料油等33个税目商品的进口关税,以能源、原材料为主。其中柴油、航空煤油将以零关税进口。专家指出,能源很可能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需要调整能源结构,利用国外能源补充国内的能源需求,降低进口关税有利于能源结构的改善。
  
  5、06.24
  中国与匈英德三国签多项经贸协议
  
  中国总理温家宝于6月24日—28日对匈牙利、英国、德国进行正式访问。中国决定向匈牙利提供10亿欧元专项贷款,与英国签署总价值42亿美元经贸协议,与德国达成的商业合同金额超过150亿美元。温家宝表示,中国会一如既往地支持欧洲以及欧元并扩大与欧盟国家贸易。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德国争取早日承认并努力促使欧盟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
  
  6、06.28
  加息迫近央票利率升9.63个基点
  
  6月28日,央行发行了20亿元1年期央票,并将其发行利率上调9.63个基点至3.4982%。目前我国1年期存款利率为3.25%,因此,连续两周上调后的1年期央票利率则明显高于存款利率25个基点,这意味着,今年内第三次加息已经迫在眉睫。央票一、二级市场利率倒挂的困局短期内很难改变。目前,控通胀和保增长如何取得平衡是央行考虑是否加息的关键所在。
  
  7、06.29
  国防部回应美菲军演合作不应针对第三方
  
  菲律宾、美国2011年海上联合军演6月28日在菲律宾巴拉望省举行,演习将持续到7月8日。29日,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杨宇军说:“双方防务合作,不应针对第三方,更不应损害第三方利益,应多做有利于和平稳定的事。”“当事方应通过谈判和友好协商解决双方的争议。”“南海航行没有问题,南海和平稳定符合包括中美在内的各方利益,各方应多做有利于南海和平稳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