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谁是“厌消费”的主力军?

2011-12-29郑也夫

中国经济周刊 2011年31期

  如何走出困境?各国官员与主流经济学家们期待的不二法门就是消费。商业高度发达的日本,经济衰退后在拉动消费上是不遗余力的。然而本书作者松田告诉我们,日本社会在消费上持续低迷。如果说消费不振是兜头一瓢冷水,应该冷却和反省的当不仅是经济翻车的日本,还有震惊之余的世界,尤其是经济上后发的中国。
  消费冷暖商人先知,因此那不可能是学者的专利。但在区别族群,寻找原因上,研究者可以超过一线的商人。松田首先经比较后筛选出了厌消费的主力军,他们是25岁左右的,被称为泡沫经济的一代人。
  松田述说厌消费的证据是扎实的。以汽车为例,“20岁~29岁人群汽车购买数量,从1980年的96辆到2007年的47辆,减少了一半。”
  通常的认识是,消费与收入有直接关联,低收入往往导致低消费,系不能而非不愿也。松田的洞察力在于他为泡沫经济一代的定性不是低消费,而是厌消费!厌消费要以两项尺度——收入和支出为指标,所谓厌消费就是收入高而消费少。翔实的数据显示:泡沫经济一代的厌消费指标最高;按职业群体来分,管理职位以外的从业者厌消费指标最高,高于非正式雇用者和无职业者的厌消费指标。
  时尚与炫耀的心理都会促进消费。而年轻人从本性上与之割裂是不可思议的。他们在行为上为何会呈现出厌消费的特征?这是最微妙与令人费解之处。
  对此,松田强调泡沫经济一代不同的经历。日本是商业高度发达的社会,物质炫耀之风劲吹几十年,大家理性了,觉醒了,不听任忽悠了。那么,炫耀不成,总还可以跟进某个时尚聊补某种欲望之实现,偏偏时尚也因高度多样化失去了昨日诱惑的强度。两重落空,遂为泡沫经济一代的厌消费心理定格。
  
  《下一个十年,消费崩盘的年代》
  作者:[日] 松田久一
  出版:南方出版社
  定价:28.00元
  
  书架
  
  《高盛在中国》
  作者:李德林?
  出版社:凤凰出版社
  定价:36.00元
  联想收购IBM的PC部门另有内幕?TCL突现7.06亿巨额亏损有何隐情?吉利收购沃尔沃,谁才是真正的赢家?太子奶“被破产”是高盛搞的鬼吗?
  
  《最后的财富帝国》
  作者:[美]彼得·查普曼
  出版:中信出版社
  定价:42.00元
  卑微的开始,绚烂的过程,遗憾的结局。那些试图放松警惕、冲破道德底线而追求一时利益、投机取巧的企业,当以雷曼兄弟为鉴。
  
  《商业的常识》
  作者:申音
  出版社:山西经济出版社?
  定价:35.00元
  这是一个渴望和标榜成功的商业时代。成功,其实就是避免失败。成功的原因有千千万万,失败或许只因为你忽略了“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