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新闻
2011-12-29
中国经济周刊 2011年40期
1、10.01
十一黄金周 中国人成全球最大奢侈品买家
10月1日,全国铁路运输安全总体保持稳定,发送旅客892.8万人,同比增加63.5万人,创铁路单日发送旅客最高纪录。国庆长假期间,中国人(包括港澳台地区)出境消费奢侈品累计约26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40亿元),相等于国内市场三个月的奢侈品消费总额,取代了日本人和欧洲人的消费地位,成为全球奢侈品消费市场的最大买家。世界奢侈品协会的报告显示,中国人境外购买奢侈品,平均消费在2000欧元至8000欧元之间。
2、10.09
辛亥革命100年“中共是孙中山事业最忠实的继承者”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10月9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不断实现和发展了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抱负。以和平方式实现统一,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的根本利益。
3、10.10
“占领华尔街” 正向全球蔓延
美国东部时间9月17日开始,美国上千示威民众聚集金融中心华尔街附近,每天展开声势浩荡的“占领华尔街”的和平示威,将矛头指向1%的美国精英阶级,表达他们对华尔街贪婪和贫富分化加剧的不满。抗议活动10月10日起进入第四周,已从纽约扩散到数百个美国城镇,从最初的几十人发展到上万人,并向全球蔓延。对此,民主党方面更倾向于接受这场运动释放的信息,而共和党方面则持消极反对态度。(详见P17)
4、10.07
建设中原经济区
成国家战略
10月7日,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原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意见对中原经济区的定位是: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全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详见P50)
5、10.09
成品油价首降
部分地区批零倒挂
国家发改委决定自10月9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均降低300元,油价16个月以来首次下调,原因是国际原油价格震荡走低。发改委将进一步完善成品油价格机制,目前成品油改革新机制的出台正处于最后的审理程序中。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三巨头虽然下调了成品油批零价格,但仍然控量销售,绝大多数地区成品油市场批零同价,部分地区甚至出现批零倒挂现象。
6、10.11
美参议院通过
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
10月11日,美国国会参议院通过《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该法案要求美国政府对所谓“汇率被低估”的主要贸易伙伴征收惩罚性关税。此举主要针对中国,旨在逼迫人民币加速升值。外交部回应称,议案不仅解决不了美自身经济和就业问题,只会严重干扰中美经贸关系,干扰两国和国际社会共同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复苏和增长的努力,损人而不利己。(详见P18)
7、10.11
管道原油贸易价格
中俄达成一致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0月11日与俄罗斯总理普京共同主持中俄总理第16次定期会晤。双方就管道原油贸易价格完全达成一致,并决定积极推进在石油天然气领域的合作。两国将深化在航空航天、煤炭、电力、跨境基础设施、水利、农业和环保等领域的合作。“两国经贸合作成功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实现强劲复苏,全年有望突破700亿美元的历史新高。”(详见P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