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减税法案未能“削富济贫”
2011-12-29高伐林
中国周刊 2011年3期
美国总统奥巴马终于赶在2010年年底国会休会前,推动通过了减税法案。别看他满面笑容地自夸这为中产阶级和美国经济带来“双赢”,“将真正改变人民的生活”,我料想,他心里窝囊着呢。
窝囊是三重的,第一重,他作为民主党总统,却要推动延长共和党前总统布什的减税法案,这不啻承认对手的政治功劳;第二重是,从来都是共和党嚷嚷减税,一向抨击共和党的自己,这次却也要减税;第三重,这次减税法案,他与共和党达成协议,倒被本党同志视同“背叛”,得费尽口舌对之“晓以大义”。
布什“德政”荫庇奥巴马
通过的减税法案内容广泛,升斗小民最关注的是其中关系到切身利益的条款。这项法案有些新招:将失业救济金延长13个月,将工资税削减两个百分点,等等;但主要内容,是把于2010年底到期的小布什全民减税政策延期两年。
小布什的法案当年在国会就经历过一番恶斗才过关,原定2010年12月31日到期。在讨论是否延长两年时,争论重新爆发,焦点在于对富人和穷人是否要区别对待。
民主党要求“削富济贫”,数年来他们一直抨击布什不论贫富按同样百分比减税的政策,既然这个法案到期,正好趁此机会加以修改,向中低收入阶层倾斜:对富人的减税要少,对穷人减税要多。
共和党则坚持“一视同仁”,要减就按同样税率减,不得对富人“另眼看待”。他们的理由是,根据统计数据,富人赚了钱并非用来花天酒地,而主要是再投资,这才是促进经济、减少失业的治本之道。
争议最激烈的问题之一是遗产税。美国现行法律规定,遗产税起征额是100万美元,税率55%。这样,中产阶级大部分都“难逃法网”——一栋自有住宅就价值四五十万到七八十万,加上汽车、股票、浮财,很容易就能算出是个百万富翁,去世了就得将一半左右交给山姆大叔。民主党议员希望大改,将遗产税起征额改为350万美元,最高税率定为45%,但共和党人坚决不干。
奥巴马被逼到死角
面对严阵以待的共和党,奥巴马审时度势,态度来了个180度转变,同意今后两年,遗产税的起征额为500万美元,最高税率为35%。起征点虽然提高了,但是税率降低,富豪们能保住更多家产。2010年12月7日,奥巴马更独自和共和党大佬达成协议,提出“一揽子减税方案”:认可“富裕阶层也同样减税”;作为交换条件,共和党人同意延长失业救济金发放时限。
参议院12月15日投票,这一减税法案以81票对19票的压倒优势轻易过关,交由众议院票决。
奥巴马此举让民主党议员大为光火,抨击他违背竞选承诺,背叛了基本理念。愤怒的众议院民主党人口头投票决定,如果不做修改,他们将阻止审议这个法案;共和党人则放话,这个法案是他们的最后底线,所有条款都不能再改动!
奥巴马实在是被逼到了死角:他必须推动通过减税法案;又必须通过被共和党认可的减税法案。
他必须通过减税法案。因为,他急需给美国经济打这样一个强心针——经济学家预测,“一揽子减税计划”能推动2011年的美国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奥巴马执政两年,任期过半,民望下滑,2010年11月国会改选中,民主党大败,选民发出的强烈信号就是对经济迟迟没复苏、生活久久未改善很不满意。夺回选民、遏止政治力量对比的不利变化,这是重中之重,不然连任总统梦将会泡汤。
奥巴马无可选择。他说服本党议员顾全大局,还搬出了在民众中声望不坠的前总统克林顿来当说客。12月16日,众议院投票,深夜,这项法案终于以277票对148票通过。绝大部分共和党人投了赞成票,而民主党人中,139人赞成,112人反对。
2010年12月17日,如释重负的奥巴马立即签署了这一号称是“美国近十年来最全面的税收法案”。
减税、减赤两头为难
美国的政客何以围绕减税大动干戈?
征收所得税,是政府对国民财富“二次分配”,制约贫富鸿沟扩大的最重要手段之一。
美国两党在维护中产阶级这一点上,并无异议。不过,历来更着眼于社会公平的民主党,主张政府应该通过税收“削富济贫”,多向富人征税,援助弱势群体,让穷人得到更多实惠,也有利于社会稳定。而共和党更强调个人自由,认为能最有效率地配置资源的是市场而不是政府。所以他们主张政府应该少管事、少收税,让挣得多的人去投资,能扩大企业规模,增加就业,这才是对中产阶级乃至穷人最好的帮助,胜过交税给政府去救济穷人—— 这有点像我们常说的“造血胜过输血”。
在经济不景气的现实压力之下,长久之策让位于权宜之计,两党的分野就乱了套。奥巴马并不是第一个被逼得祭起“减税”法宝的,小布什也曾处在同样尴尬当中:2008年金融海啸扑面而来,他不得不违背不干预自由市场的理念,下令政府出手推出七千亿美元的救援计划。
历来是共和党以减税为号召,这次民主党为刺激经济,不得不推动减税,但还是希望在少减富人、多减穷人的问题上守住理念。民主党同时也担心,政府已经是寅吃卯粮,一下减掉这么多的税,预计未来10年美国将再添8580亿美元的财政赤字,这就得要富人多出点“血”。然而,仍然没能如愿。
减税使所有国民都得到了一点实惠,但穷人本来因减税得到的实惠就比富人少,已经高得不得了的政府财政赤字更进一步飙升,势必削减更多民生项目,对穷人的利益又会很有影响。对弱势群体来说,利弊确实还很难权衡呢!
民意调查显示,五分之三的民众支持这个减税法案,但副作用也显而易见:它不仅没能缓解贫富差距,更加剧了美国陷入债务危机的担忧。奥巴马政府承诺“在2012年年底前将联邦赤字减半”,有了这个减税法案,赤字直线飙升,几乎没有人相信能兑现。正如民主党参议员罗伯特•梅嫩德斯所说:“对于那些收入在100万美元以上者,他们想给一张带着蝴蝶结的支票,平均数额为10.4万美元;对于我们的孩子们,他们想给你们4万亿美元账单,还不算利息,要世世代代来偿还。”
奥巴马不想背负“变节”的恶名,强调美国这次减税法案不过是为期两年的“暂时举措”,他一定会提出全面改革税收和消减财政赤字的根本解決方案,做到在降低税率的同时提高税收收入。但是,人们怀疑,开一服药,能同时治好两种彼此相克的病吗?
中美个税改革都面临难题
美国的减税热辩终于在国会收场,中国的减税争论即将在“两会”开锣。
美国的减税,与中国的减税不同。美国政府虽然也是个庞大的官僚机构,但相比于中国的政府体系来说,还是要小得多,收的税,除了维持政府运转和国防等开销外,主要还是用在公共保障、民生项目上;在中国一说“减税”,大概人们想到的多是减轻民众负担;而在美国,可能更多的就得要砍掉、削减社会福利、公众服务项目。
而且,中国民众除了交税,还得交费,更有医疗、教育和住房三大压力,比起相对来说不用太操心这些开销的美国人,负担要重得多;更何况,中国的贫富差距扩大得更急剧,埋下更多社会冲突的隐患呢!
从这几层意义上看,中国比美国,对于个税改革应该更有共识、更感紧迫、更少阻力。但是我们看到,在中国竟也连年争论,进展迟缓。
何以如此?自然有各种技术难题和基础制度原因,例如,因为中国没有建立健全个人申报和财务监管系统,就无法将个人所得税从分类征收改成像美国那样的综合征收,这样只能从源头代扣代缴,无法调节收入分配差距:赚了多少钱都是糊涂账,判断该交多少税,不是瞎子摸象吗?
但是,迟迟不能改革的更主要原因,或许也要借鉴美国来思考:美国以往任何改革税法的尝试都是在各种利益集团的反对中败下阵来的,中国是不是也应深入追究一下,反对个税改革的,究竟是些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