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育钧:民企的担忧与契机

2011-12-29张友红

中国周刊 2011年3期

  民营经济的发展一直是这些年社会关注的热点,在“十二五”期间,民营经济将走向何方?呈现怎样的发展态势?《中国周刊》记者就此专访了国务院参事室特邀研究员、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顾问保育钧。
  
  非杀开一条血路不可
  《中国周刊》:回顾“十一五”期间,关于民营经济的发展,有很多评价,你怎么认识?
  保育钧:“十一五”期间,全国民营企业的数量、投资人数、从业人数、注册资金四大指标都有明显增长。但是仔细分析,增速却呈马鞍型下滑趋势。这说明,2005年出台的鼓励民间资本的“36条”落实得不尽理想。
  
  《中国周刊》:民营经济除了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之外,还经受了国际金融风暴的严重冲击,这些冲击,是不是也引起了民营经济内部的一系列变化?
  保育钧:金融危机对我国民营经济的冲击,在2008年表现最为严重,2009年有所缓和,有70%左右的民营企业遇到了经营上的困难,20%左右的企业减少了投资。但是,还有三分之一的民营企业在困境中逆势而上,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金融危机对民营经济的冲击主要表现在:民企分化加剧,地区之间的不平衡发生新变化,产业结构调整速度明显加快。
  民企员工工资呈现连续下降趋势。2008年,全国私营雇工,年平均工资17017元,比2007年下降了1395元;2009年,仅有16645元,又下降了372元。其中,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人数占到36%,月收入在1200元左右的占到50%。这表明,我国私营企业员工为国际金融危机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私企员工工资连续下降,不仅与国企员工工资的差距越拉越大,而且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拉开了差距。
  
  《中国周刊》: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关键之年,你对民营经济有一个怎样的预期?
  保育钧:2011年是非“杀开一条血路”不可的一年。面临的最大压力主要来自金融。
  一方面,流动性过剩,另一方面又缺资金,人民币面临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尴尬境地,政府4万亿的项目资金缺口很大,地方政府显性与隐性债务包袱沉重,财政政策的空间也不是很大,唯一可取之策,就是切切实实贯彻“新36条”,真心实意鼓励并引导民间投资。从这个角度看,2011年应是民营经济发展的新契机。
  
  发展的契机
  《中国周刊》:如果这真的是一个契机,那民企怎样才能抓住这个机遇?
  保育钧:我认为,首先要充分利用“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这一战略决策,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大力发展服务业。这些服务行业,国有企业干不了,也不屑干,而地方政府则缺不了,也乐意让民营企业去干。
  第二,充分利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到中西部寻求新的投资机会。前两年已有不少东部地区的民营企业捷足先登,2011年以后,这种趋势还会进一步发展,有所不同的是,可能会有更多的民间资本转向特色农牧林业。
  第三,在“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发挥民营经济的优势。民营企业的创新有动力,缺实力。这一点正好与国企相反。民营企业避开弱点的最好办法是,提升自己的专业化分工水平,增强自己的配套能力,让大型国企感到你不可或缺,离不开你。
  另外,“十二五”要求“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民企要在文化产业中寻求新的投资机会。同时还要想办法“走出去”,另觅新天地。
  
  《中国周刊》:文化产业是个新领域,让民营经济在这领域有所作为,也会遇到新的考验?
  保育钧:过去,文化一直被视为意识形态范畴的东西。2000年,才承认文化可以是一个产业。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允许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过了不到一年,就要求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这就意味着文化产业的增加值要占到GDP的5%以上。这说明文化产业发展空间特别巨大,民间投资的机会很多。
  
  《中国周刊》:如果“走出去”,就意味着民企与国企一样,要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分工?民企的优势何在?
  保育钧:我一向主张,我们走出去投资的主体应当是民营企业,而不应当是国有企业,当然,如果能组成混合所有的股份制企业走出去则更好。这是因为,民企走出去投资,可以避免许多政治纠葛,可以提高投资效率,可以减少或避免资产的流失。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境外非金融性投资已经超过1万亿美元,主要是国有资本。这种状况让人亦喜亦忧,但忧大于喜。喜的是,我国毕竟有企业走出去了,不管国企民企,毕竟是中国企业。忧的是,这么多国有资本,走出去能发挥多少效益?如果放开手脚让民间资本走出去,发挥民间资本追求效率与安全的优势,巧用国际资源与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将会更加繁荣。
  
  关键要落实“新36条”
  《中国周刊》:去年“新36条”出台后,社会对此的期望值很高。你认为,今后要落实“36条”,需要怎样的必要条件?
  保育钧:2011年民营经济能否在“关键之年”发挥关键作用,关键要看“新36条”能否真正落实。为避免“新36条”重蹈“老36条”的覆辙,应当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民营企业最关心的是,如何完善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和服务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切实给民营企业减轻税负;同时,细化并落实财政上的扶持政策和税收的优惠政策。另外,还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为民营经济腾出发展空间;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为民营企业提供金融支撑,发展各类金融市场,形成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
  此外,要统筹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让农民真正成为集体土地的主人。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必须造福于农民,而绝不能损害农民利益。当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也是要重视的。
  
  《中国周刊》:提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这对于民企的发展有怎样的影响?国企的定位目前也有争议,你怎么看?
  保育钧:我认为,国有企业的改革没到位,甚至没破题。国有企业应当主要从事基础产业和公共服务,为各行各业提供基础性支撑,不能在“做大做强”、“保值增值”的口号下无边界扩张,不能与民争利,更不允许刁难政府。国有企业要真正回归国有,除了向政府交税以外,还得交土地租金和企业红利。
  国有资本应从一般竞争性行业退出,如不能很快退出,也应大力吸纳民间资本入股,形成新的公私合营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反垄断应有真突破,除法律明文禁止民企进入的之外,都应当向民企敞开大门,并且明确公示民间资本进入的门槛。
  举个例子,公路的问题。公路就是国家实施公共服务的,是不应该收钱的。发展初期,国家没钱,贷款修路,收费来还贷是可以的,可是资金成本收拢了以后还继续收钱就没有道理了。这样就成了企业利益的工具了。北京的机场高速,政府把它包给企业了,成本早就收回来了,现在还是向老百姓收钱。
  
  《中国周刊》: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是我们一直提倡的,但现在好像民营资本进入很难。民企与金融行业之间似乎有一道玻璃门,看得到,但是要继续往前走就容易碰壁。
  保育钧:这是十七大提出的要求,至今落实得并不好。不能因为美国发生金融危机,我们就可以在维护金融安全的旗号下堵塞民间金融发展之路。我国金融结构太单一,很不适应多种所有制的经济结构的需求。外国人能来办银行,中国老百姓自己不能办草根银行,哪有这个道理?
  十二五期间,我们唯一的出路就是要积极地贯彻“新36条”,把40万亿左右的民间资本盘活。十二五期间,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靠民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缺少资金,财政空间有限,吸收民间投资是大势所趋。
  《中国周刊》: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是很有必要性,但这也是个老话题了,你认为这对民营经济发展造成了什么影响?
  保育钧:这要落实不容易。因为政府掌握着配置资源的权力。民营企业一怕政府审批过程中的潜规则,二怕政府权力部门权力人物的侵权行为。治本之策是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权力受到监督,使权力不再成为谋利的手段。
  当务之急是重新公布审批项目,使必不可少的审批成为特例,其他的审批统统取消,改为核准、登记制。同时推行问责制,让行政诉讼法变成公民维权的法宝。多年的实践表明,如今侵犯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主要是地方政府实权部门的实权人物。民营企业遇到这种“权大于法”的行径,往往是敢怒而不敢言。长此下去,十分危险。
  
  《中国周刊》:一提到民营经济的发展,有些评论往往把责任推到政府、国企等发展环境方面,但民企自身也有一些问题要解决。你认为要注意哪些问题?
  保育钧:首先是自身体制的创新。民企最大优势是产权明晰,动力强劲。这个优势的背面是产权封闭,力量单薄。今后民企要想快速发展,靠自身积累是很难实现的,向银行借贷也不现实,现实的办法是兼并重组,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进而实行股份制改造,目标是成为上市公司。私营企业改制上市,由单个资本变为社会资本,这是一个质的飞跃,也是一个痛苦的转变。
  管理也要创新。民营企业中家族企业至少占67%,尽管它们中有一半左右的企业设立了董事会、股东大会,但90%以上的企业仍然是投资者集决策与经营、管理于一身,董事长兼总经理的比例在80%以上,管理职业化的程度很低,聘用总经理的企业还不到10%。管理创新的核心是以先进的企业文化凝聚人心,调动各个层级员工的积极性,增强企业员工的认同感、归属感。
  另外,在技术、创新经营手段、风险防范等方面也要有所创新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