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的考验
2011-12-29杨宜勇
中国周刊 2011年3期
从今年开始,中国进入了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期。
十七届五中全会对“十二五”的历史发展时期有一个定位,那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从这个意义上讲,未来的“十二五”时期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
按照最新统计数据,中国GDP总量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很多中国人为之自豪。应当说,这是中国这些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绩。但我们也要注意到,前一段时间,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枝野幸男在说起中国GDP超过日本时,没忘了提到,中国人均GDP仅为日本的1/10。
所以说,现在取得的成绩,并不等于我们的改革开放已经宣告大功告成,可以高枕无忧了。改革越是深入,矛盾越是复杂,利益越难均衡。
谨防“中等收入陷阱”
2010年中国不光是GDP总量超日本,人均GDP也超过了4000美元,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在这个数据面前,要注意有一个可怕的“中等收入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是说一个国家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由于分配不公等原因而导致经济和社会发展陷于停滞,无法继续发展至高收入国家。
未来五年,我们说希望进一步提高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就面临着这样一个重要的关卡。
从国际上看,很多几十年前就进入中等收入的国家,并没有如期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而是陷入经济发展的滞涨期。所以说,全世界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是一个规律,而跳出“中等收入陷阱”却是一个反规律。
在过去一百年中,跳出这个“陷阱”的几率只有3%,在全世界只有日本、韩国、新加坡完成了这个跳跃。
对于中国来说,“中等收入陷阱”并不遥远,也就是未来二三十年要遇到的事情。那落入这个“陷阱”的风险有多大呢?我说可能性占百分之五十。
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是一个大国,而且国情复杂,难以全盘学习他们。虽然可以借鉴韩国、日本的经验,但也要知道,他们都是在二战后获得了经济飞速增长,这和美国的庇护不无关系。
还是要靠自己,别人是靠不住的。
在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之后,要想继续发展下去,成功跳出“中等收入陷阱”,增加人均收入,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政府要负起责任,但收入的增长也不能完全依赖政府,因为苛刻地讲,政府不产生一分钱的效益,它只是把钱从一个口袋放到另一个口袋。
关键途径是创新。中国虽说成了世界经济体的老二,但有什么品牌呢?去北美和欧洲城市,大楼上看到的都是韩国、日本的品牌;在纽约商业中心曼哈顿第五大道,也没有中国品牌的身影。阿尔巴尼亚人说你们中国货很便宜,但是质量不好。我在英国商场里买袜子,9.9英镑可以买一双英国制造的,但是中国制造的,就可以买四双。价格差别这么大,质量是不是有区别?当然有。
我们必须扭转这个情况。不是我的货越便宜就越占便宜,必须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才能大发展,中国到了这个阶段了。
过去,我们总乐于在“微笑曲线”下面赚钱。“微笑曲线”就是微笑嘴型的一条曲线,两端朝上,在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体现在两端:设计和销售,处于中间环节的制造附加值最低。
通俗的说,我们就是挣苦力钱。研发和销售体系没有建立起来,就不可能有自己的品牌。中国在未来不能再满足做“世界的工厂”,而要创新,生产别人没有的东西。印度要变成“世界的办公室”,我们应该比印度更加有智慧。
“变”与“不变”
当然,未来要扭转的并不只是一个产业创新的问题,要从根本上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的威胁,更重要的是整个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十二五”规划讲的是“变”和“不变”的关系。“十一五”是发展为主题,“十二五”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十一五”是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题,“十二五”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题。虽然只有两个字的区别,但却使“发展”有了更深的含义。
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十一五”规划之前,我们都在明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但现在不这么说了,重在四个建设、四个改革一起推进。中央现在提出的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从这些提法上看,我们的经济发展更多的不是关心发展的工具和手段,更多的是更加注重经济发展本身的目的,最终还是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是一个十分积极的变化。
事实上,在第六个五年规划之前,只是叫做 “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规划”,后来才加上了“社会发展”,叫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
现在开始,社会发展是个很重要的考量目标。如果一方面经济增长速度很快,另一方面民众基本的权利得不到保障,群体性事件居高不下,那社会和谐就会被破坏,经济发展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十二五”有两项基本的战略任务。第一项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第二项就是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而且第二项要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有了社会发展的诉求,“十二五”的经济发展就要进行理性的控制,很多事情要有边界的约束条件,不能乱搞。十七大的政治报告就是近期最强的约束。以前我们说,到2020年要实现GDP总量翻两番,十七大调整之后的说法是,到2020 年实现人均 GDP 翻两番。人均GDP的提法,更能反映一国国民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分享的成果。
我个人认为,如果我们强调人均GDP,而不是GDP总量,淡化发展速度的话,在“十二五”期间,我们每年增长7%就可以了,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七上八下”就可以,就是说控制在7%到8%之间都是合适的。
“国”与“民”
也会有很多人说,GDP也好,人均GDP也罢,从这些年的发展情况来看,这个指标都是可以实现,但民众却还穷得叮当响呢,国家财富的增长幅度与民众收入增长不成正比。这就涉及国富和民富的关系问题,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厘清的一个重要关系。
有些人将二者视为矛盾的双方,把他们完全对立起来。其实,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不应该解读为此消彼长的关系。亚当•斯密在《国富论》里有对国富的描述,所谓国民财富也就是国家人民的财富,其中就包括了老百姓的财富。中国的改革,提高了国家财富的增长水平,但并未排斥民富的增加,“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这就是重视民富的表现。
在“十二五”期间,国家仍旧会关注民众财富。例如,“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着力提高城乡中低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等等。
当然,这些提法已经不算是新鲜,有些已经有多年轨迹。有些甚至提了多年,问题还没得到根本解决。但改革的确需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理应先找到改革的共识。
比如,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到了“尊严”这个字眼。“尊严”是个具有多层含义的名词,这个词的提出,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迎合了老百姓的诉求,是时代的进步。同时,这也丰富了民众生活的内涵,不再是指单一的居民家庭收入的简单的物质概念。
温家宝总理解释说,“我提出‘要让老百姓活得更有尊严’主要指三个方面:第一,就是每个公民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自由和权利,无论是什么人在法律面前都享有平等;第二,国家的发展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第三,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必须以每个人的发展为前提,因此,我们要给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让他们的聪明才智竞相迸发。”
这样,“国”与“民”的关系就得到进一步统一,不再仅限于财富这个层面,而是社会的均衡发展。从单一的物质概念,到保障有尊严的生活,民众在国家中的地位,有望不再弱势。
按照改革既定的方向,“十二五”期间,这些社会问题会得到相应的改善,但也要有一个合理的预期,毕竟改革的深入和利益的调整,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要寄希望一个五年规划就搞出多么大的动作,那样不科学也不现实。我认为,小步快走,基本上是合理的。
政府与民众责任
无论小步走,还是大步走,只要有了共识,明确了目标,那政府的主导作用就不可忽视。这既是政府的权力,也是义务和责任。
政府的作用就是维护好一个公平的制度和环境,这也是政府存在的理由。在改革中,政府要调整社会各方面的关系,调整是什么?就是沟通,互动。像两口子吵架,政府就要有一个《婚姻法》,创造一个平等的对话机制。
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还有很多文章要做。公共服务必须由政府组织好,搭好框架,具体提供方式可以探讨是否采用市场的手段。如果完全推向市场,那公共服务很可能变成镜中月、水中花。
但不是所有事情都依赖政府。我不赞同那种完全希望政府让渡利益让民众富有的想法。公民自身也要承担起责任,规划要实现,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很多居民对物业公司不满意,我们是否都按法律规定去争取权益了呢?这是公民自理的时代,你得为你的权利负责,要监督,要谈判,要协商。每个人都要较真,都要努力。
政府绩效的改进,仍有诉求空间。怎么诉求?就要运用好“两会”等机制,人大代表要更加硬气一点。自己该做的事情自己做,不要“授权”给政府做。
我去英国旁听人家的国会,也听过国内地方的“两会”。人家那里是质询,我们这里是鼓掌。
人大代表代表人民,按照人大选举法,人大代表有权利和义务提出质询。现在看来,好的习惯还没有养成。这需要一点点的培养和进步。
现在有一种现象,年轻人都愿意考公务员。什么时候大众觉得领导不好当了,这就对了。
当官员要有一种意识,不是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而是别人想让你怎么做你才能怎么做。
这需要慢慢往前进。
(中国周刊记者余芳倩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