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富民强之路
2011-12-29
中国周刊 2011年3期
一年一度的“两会”时间又到了。
半个月前,一曲前奏先吹响了。吹响前奏的不是中国人,而是日本人。2月14日,日本公布2010年GDP为54742亿美元,低于中国此前公布的58786亿美元。这意味着,日本正式交出了世界经济老二的位置。
这个数据来得正是时候,让“两会”期间国人的情绪多了一些激动,也多了一些思考。而且,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篇之年,“两会”的重头戏就是讨论通过这个规划,它将决定中国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社会走向。
中国人喜欢开门红,“十二五”这样开场,也算是开门红了。
不过,谈到人均GDP,就不怎么乐观了。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当主持人就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向李克强提问时,李克强回应道:“虽然中国的经济总量居于世界前列,但我们的人均GDP居于世界100位以后。”
落后的不独这个重要数据,还有社会发展中的诸多问题。《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在肯定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同时,也明确提出,“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主要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
这是一个十分清醒的认识。在国家整体财富增长的同时,民众的很多诉求还待求解。
在这方面,日本仍旧保持着它的自信和骄傲。日本经济财政相与谢野馨就GDP被中国赶超作出回应时称:“日本将不会与中国竞争GDP排名,我们搞经济不是为了争排名,而是为了使日本国民过上幸福的生活。”
幸福的生活,同样是中国民众的企盼,也是中国政府面临的挑战和改革方向。在去年人代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就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在今年2月27日与网友交流时,温家宝再次强调了社会公平和正义。
所以,理想的前景是,不仅要国富,更要民富;不仅要民富,还要民强。这需要科学发展,既满足民众的物质需求,还要确保各项合法权利的主张,只有这样,才能让民众享受幸福,并在公正的社会中拥有生活的尊严。
2月20日是世界社会公正日,今年的主题是实现人人均享社会保护。潘基文发表致辞强调,社会公正是保持国家和社会繁荣发展、地区和平稳定的基石,保证社会的公正平等不仅仅是一句道德口号,更是切切实实的政策、措施与行动。
付诸更加切实的行动,利用难得的战略机遇,应对各种难以预测的课题,在改革攻坚期调整越来越复杂的利益关系,既实现国富,又实现民富民强——这正是“十二五”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