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
2011-12-29
中欧商业评论 2011年1期
就这样,我们迈入了2011年。
朝鲜半岛炮声隆隆,全球经济复苏脆弱,中国经济面临“滞胀”风险,悲观的情绪萦绕在中国企业界的心头。独立财经观察人士吴晓波如此评价最近四年:2008非常意外,2009非常疯狂,2010非常纠结,2011恐怕将非常痛苦。
也有乐观者。潘石屹就对2011年抱了信心,他相信中国政府一定能调控好经济,当年银行那么多坏账都解决了,中央政府有这个能力。然而,这个由我及他的寻觅光亮,本身就已经说明了问题,企业的命运越来越不在自己的手上了?
每一个企业,就如每一个生命体一样,都是孤独的行者,世界即自己,困难是自己,欢乐也是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讲,对环境的悲观与依赖,其实最终还是对自我的悲观与依赖。航母可以不畏风暴,它的思维方式已经改变,它的出航不看天气,但它需要护卫舰。
个体再弱小,都有他的机会,个体再强大,也都有他的命门,该忧心的其实从来都不是环境,而是自己。经济环境再好,抓不住也是枉然;经济危机再猖獗,但经济不会死去,机会永远都存在。需要思考的,是我们自己该怎么做,我们该怎样作出最合理的决策。
6年前,王均瑶去世,郭广昌在就任浙江商会会长时说了这席话:“决策者都是孤独的。今天我们大家之所以走在一起,就是要相互交流,相互关心,共同体会创业的酸甜苦辣。”孤,古文言中的王者也;独,独一无二也。每一个决策者,在他的企业里或分管领域,都是一个王者,不光是权力至上者,还在于他是神经中枢,因此“孤独”不可避免。然而,“孤独的决策”却是危险的,王者理应是洞见未来的人,但大多数王者并不是。
做一个平凡的人是幸福的,可以天马行空地自由,但是做一个决策者,就必须为他的每一个决定承担责任,这没人可以替代。他必须小心翼翼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再忐忑不安地反复论证,最后是胆战心惊地让这个想法去接受市场的检验。因此,郭广昌们所倡行的浙商群体抱团取暖,其意义不光是会员可以调动多少千亿元的资产,更在于作为孤独者所获得的决策自信。这种自信除了来自资源,还来自相互的交流、学习、提醒、借鉴,乃至于照应。
我们无法体味张瑞敏、任正非、柳传志们“独钓寒江雪”式的孤独,但是我们能看见这些企业家们为决策不孤独所作的努力:沉静而持续地学习,谨慎的集体议事机制,力挺加灵活的试错方法。如果说决策者孤独的情绪是难以避免的,那么决策的方法,却一定可以是“不孤独”的。
如果许多企业决策者还在为利益涉身其中的下属的建议犹豫不决时,那么让我们好好来看看“幕僚机制”:他经验丰富而又鹰眼独具,他正直坦诚而又超然事外,他建言献策而惟企业利益至上;他就在你的身边,成为你每一个重要决策的引子或镜子(请详见本期杂志封面专题“老板身边的人”)。
以此让我们开首2011,穿越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