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言来自历史

2011-12-29支维墉

中欧商业评论 2011年4期

  纽约大学教授努里埃尔·鲁比尼(Nouriel Roubini)因为2006年预言了美国次贷危机而声名鹊起,此后又在2008年准确预言了投资银行的倾覆,人送封号“末日博士”。《末日博士鲁比尼的金融预言》会让你发现,鲁比尼的神奇预言能力,终究还是来自于对历史的透彻理解,而非那些奇形怪状的数学模型。
  鲁比尼拥有过人的逻辑分析和推演能力,对于本次金融危机的碎片化、雾里看花般的观点和模糊概念,在这本书中得到了清晰、有机、富于逻辑的解释和阐述,令人豁然开朗。而他对于经济危机之历史的细致梳理,对历史上各派各家危机理论的详尽分析,更是让人找到一面以古鉴今的镜子。历史教训时刻警醒着人们,金融危机决不是“黑天鹅”,它并非偶然。eIl8ra8bZT9eCE0qbBNifg==
  历史上的覆辙总在被反复重蹈,经济规律也在一次又一次的巨幅波动之后重新回归。2009年7月,被公认为过去半个世纪以来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PaulA.Samuel son)在接受采访时称,“我现在的想法和年轻时完全不同,研究生们应该高度重视对经济史的研究,因为从历史中可以找到有助于推理和分析的原始素材。”萨缪尔森曾把自己的专业信仰概括为:通过复杂的数理模型表述各种经济现象,他对数学模型有着宗教狂热分子般的迷恋。但年逾九十,萨先生也对自己的这种迷恋作出了反思。的确,历史能够让那些坚称一般经济规律不再适用的学者们变得谦虚。
  末日博士以非常客观的笔触谈及中国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扮演的角色。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Ben Shalom Bernanke)曾把美国巨额经常账户赤字的责任归咎于中国等高储蓄国家,认为美国消费者不应该对房地产泡沫负责,怪就怪吝啬的中国人把他们的盈余资金拱手送给了美国人。鲁比尼尖锐地指出,这一论断“正如指责玻利维亚的毒枭培养了某些美国人的毒瘾一样”,“虽有一定的事实依据,但并未抓住问题的本质。”“烂摊子的最终责任人只能是美国,轻率的税收减免政策、漫不经心地放纵房地产泡沫,最终使美国自掘坟墓。”鲁比尼还预言人民币将是“救世主”,很可能是“美元的长期替代性选择”,中国正在展现“王者风范”。不过,他也对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过度投资、银行对国有企业的过度放贷行为提出了担忧——中国经济始终未能从出口依赖和投资拉动转型成为消费驱动,而且大量资金正在流入非生产领域,如对资源型商品、股票及房地产等投机或高杠杆买入,这可能导致价格泡沫。而这一预言如今又成现实,近朗不断攀升的能源和食品价格促使中国政府开始收缩货币供应和抑制银行信贷。
  依循着“末日博士”的思路,我们有理由对中国的未来抱持更大的信心。不过,对于处于跨越式发展时期、资产证券化大幕正在徐徐拉开的中国而言,历史堪为镜鉴,可以映照出未来;经济规律总要牢记,是悬于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是不可一时或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