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逾越设计的边界
2011-12-29顾贝妮
中欧商业评论 2011年8期
创意人与生意人,谁更保守?
《中欧商业评论》(以下简称CBR):您曾经鼓励设计创意人士去了解商业经营,将更多的好设计好创意变成好生意。那么,生意人如何借力创意人,成就更大的商业价值呢?尤其当这个生意人还是艺术设计领域的门外汉,他该如何思考与行动?
包益民:如果我自己对篮球是外行,即使将迈克尔·乔丹收于麾下,我也不可能赢得冠军。只有当其他队员也达到一定水准,芝加哥公牛队才能成为真正的冠军队。创新和设计能对品牌或公司产生强大的影响,但这不是雇佣几个明星设计师就能实现的。生意人需要具备关于设计的基本知识才能与设计师合作。设计师并非神奇的预言家,他们更像是心理医生。而设计其实是个沟通过程,双方语言不通是难以完成什么大业的。生意人应该更多阅读Wallpaper(国际著名设计杂志)而非Wallstreet Paper(华尔街日报),才能从设计师那获得更大的利益。LVMH集团老板伯纳德·阿诺特(Bernard Arnault)受过良好的设计教育,因而他总能获得最有效的设计合作。北京奥运会场馆是另一个出色的例子,选择投票给鸟巢的评审团与设计出鸟巢的赫尔佐格与德穆隆(Herzog&de Mueron)同等重要。
CBR:优秀的创意人通常会选择怎样的生意人来合作?
包益民:创意人认为生意人只在乎金钱,但事实并非完全如此。生意人要面对更复杂的挑战,例如要去处理财务、管理、制造、后勤以及竞争,等等。要成为成功人士,必须见多识广,了解艺术、哲学、科技、经济、社会、文化。历史、人类行为、政治以及世界趋势。其实,这对生意人还是创意人而言都是如此,不幸的是很少有设计师会关注这些领域。设计师们往往对阅读和思考都了无兴趣。
因而,在现实世界运用设计获得商业成功有两个途径。其一是雇佣能符合以上标准的超级设计师,但首先你得知道哪些人才是,而往往他们也是稀有的。第二条则是让你自己拥有各类才智,雇佣一般水平的设计师,让他们按照你的想法去执行。正如乔布斯,他具备设计知识,自己有一个愿景,然后再邀请乔纳森·艾夫斯(Jonathan Ives)来为苹果公司设计iPad和iPhone。但即便乔纳森,艾夫斯作为设计师是如此出色,他也难以自己形成这个愿景和明确标准来创造这些产品。
CBR:创意人往往更勇于突破,而生意人往往因为限于商业逻辑而选择保守,突破需要担当风险,而保守遏制创新,怎样才能平衡呢?
包益民:其实,我认为生意人更是一个冒险家,相比之下创意人在生活中显得相当保守。他们所乐意承担的风险仅限于很小范围,产生的影响也很小。相比投入数百万去创建一个公司或品牌将面对的巨大风险,给logo换个字体或颜色显得太无关痛痒。我可以确信,若有一百万美元可以花,设计师们可不会将它投于商业,而是直接花掉享乐。
世界分两类:苹果与苹果的模仿者
CBR:在中国,据您所知,将产品设计作为主要卖点的商业模式有哪些?是否有一些有代表性,别具特色的模式?
包益民:作为消费品,整个世界分为两个群体——苹果和苹果的模仿者,人人都受到苹果美学的影响。在汽车领域也分为两类——宝马奔驰和宝马奔驰的模仿者。对中国企业而言,要学习的并非只是设计形式和美感本身,而是让设计的魔法施展的方法、条件和环境。仿效方法将获得更好的原创设计并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消费者已经厌倦了购买仿造的LV,他们只想要真货。现如今,维持No.2变得更加艰难。耐克在奥林匹克公园的户外广告牌上说得好:如果没有赢得金牌,那你不过是个游客。
CBR:设计有时候叫好不叫座,有时候叫座不叫好。既叫好又叫座的设计您认为通常要具备哪些特质?
包益民:对设计而言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它必须能支撑商业的成功。既便一件设计得难看,但它能大卖就是好设计,因为它最终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同。设计是一种商业行为,在此我们为卖出某个产品或是某个梦想提供支持。苹果并没想让它的产品陈列在博物馆,它要的是被数百万粉丝喜爱。
一个成功的产品需要兼具许多要素,并非只有设计。价格、质量、销售渠道、创新技术、服务态度,等等,都需要担负好各自的责任。当迪奥的创意总监加利亚诺(Galliano)公开他对犹太人的严重歧视时,他立刻被解雇了。因为这场公关危机,迪奥几乎遭受毁灭性的打击。无论迪奥的服装设计得有多漂亮,那些犹太裔百万富翁们也可能再也不会购买。
设计只是扮演有限的角色。对于我和我的公司来说,只是单纯地扮演好自身角色,不要想得更多。我们会给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但如果客户不这样选择,并不能说是他们错了。有许多方法可以达到目的,我们尽可能忠实于客户,并时常提醒自己不要逾越设计的边界。
CBR:乔布斯声称苹果不做市场调研,因为真正引领潮流的产品不是由消费者告诉你的。而是你告诉消费者的。您怎样看待这个问27
包益民:耐克、维珍、苹果是我推崇的三家公司,但它们都不做市场调研或焦点组访谈。如果你在1896年问大家想要什么样的交通工具,人们会告诉你是“快马”,如果亨利·福特(Hen ry Ford)听信了这个调研结果,那么汽车就不会被制造出来。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盲目地做市场决策,而是说我们必须观察自己所在的世界,做最终决策并且自负其责。消费者仅仅能告诉我们他们不喜欢什么,但无法给你一个如何改变世界的蓝图。有一些选择保守或跟随的生意模式,也有一些选择大胆的、担当领导者的模式。每个生意人都应该了解自己真实的内心。如果你不能像乔布斯一样对设计着魔,你就无法假装成他。
微波炉5分钟做不出北京烤鸭
CBR:一些中国品牌也不乏有产品获国际设计大奖,但却很难长期持续地将产品设计的水准保持到较高层次。瓶颈是什么?
包益民:设计奖更像是设计界的孤芳自赏。消费者并不关心哪些产品设计曾获奖。如果它是好产品,无论获奖与否消费者都会购买。宜家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家居生活产品类公司,它获得了中国消费者极大的喜爱,宜家却从未获得过红点设计奖。
这告诉我们什么?想要占据并保持在顶端,必须不断地挑战昨天,要能推动那些超越常规智慧的创新。这很难做到,但想要保持在顶端的唯一的办法就是永不满足。
CBR:对于未来中国商业从设计获取竞争力的能力与前景,您如何判断?
包益民:中国未来会更具原创性、创新性与高品质。中国现在仍旧是个婴儿,但却是个聪明的孩子。我们应当给时间让它长大,允许它犯错和学习。但我确信中国未来一定能在某些领域成为设计的领导者。我们不能期望在微波炉里转5分钟就能做好北京烤鸭。
CBR:同为亚洲文化下的商业,日本企业在设计方面走在了前列,他们有哪些可供借鉴的思路?
包益民:日本的设计并不长于原创,而在于对现有的改进。多年前索尼出品随身听(walkman)后,整个日本丢失了创造及创新的先锋精神。雷克萨斯是在奔驰之上改进的,在互联网产业的爆发中也极少能看见日本的先锋企业。日本设计不再领先于世界。他们做得更好的是质量和稳定性,而非原创性。中国可以向日本学习两个方面:其一是对传统的保留,他们善用了每一个习俗和节日;此外是非常投入地将一件事做到极致,他们可能会花费一生来做一碗完美的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