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脑商业时代
2011-12-29顾贝妮
中欧商业评论 2011年8期
就像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他们是永远无法相互理解的两种动物。我们通常也会认为,人们用左脑谋划生意,用右脑来创意设计。生意和创意各司其职,泾渭分明。然而如今,“苹果教”的狂热让我们自问:当左脑与右脑共生甚至共谋时,到底会发生什么?
让人惊奇的是,“右脑思维者”正在改变我们对传统商业的看法。他们已然从问题的解决者变成了需求的制造者。这种能力并非依靠预言家式的灵光乍现,而是来自他们对时代精神的把握、对人们那未被显性化的心理世界的洞察。如果能在你的商业组织里注入这种能力,理性的商业也将制造出感性的产品或服务,商业不再是模式化或冷冰冰的概念,它带着色彩、温度、梦想和激情,从而激活和温热你的心。
那么,如何让左脑与右脑各司其职、互为补充、协调运作,实现创意人与生意人的共谋和双赢?为此,我们在“创意与生意”的主题词下进行了一次调研与考察,试图为以下问题找到答案:
首先我们想了解,商业世界的“右脑思考者”是何种生存状态,为商业带来了哪些改变。我们针对商界的设计师群体进行了一次问卷调研,考察他们与组织决策者的关系、设计部门在组织中的战略地位、创意环节在商业中的价值等问题。我们发现,在创意理念刚刚发轫的中国商业世界中,要真正迎接“右脑商业时代”的到来,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其次我们想探寻,创意思维如何改变组织的思维方式和领导力,为商业植入全新的创新DNA?人们常以为创新和创意是依靠天才而非方法。实则不然,企业的创意思维是可以培养的。TDE0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布朗为我们详解了创造设计思维的关键节点。此外,怎样发现和注意到某个尚未出名的天才艺术大师?怎样预见到竞争对手视而不见的商业潜力?怎样使之转变成了不起的成果?答案都是——拥有一位具有感召力的领导者,乔布斯那样的。
最后,我们对三家本土企业样本进行了观察。曾经信奉“实用主义和中庸路线”的中兴手机,在UI(用户界面)和终端用户体验影响力下转变了思维,设计力量正在觉醒;在千人一面的房地产行业,“证大艺术地产”的全新尝试与初步成功,为其他企业提供了一间“样板房”;而洛可可这类提供设计外包服务的企业,也不再甘心定位于单纯的工业设计公司,而是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设计能力为无数中国的品牌造梦。
发觉别人看不见的机会和意义,这就是以设计为驱动力的公司的竞争优势,它们的利润甚至十倍于一般企业。人人都在谈论“蓝海”而不得其法之时,不妨想想,即将到来的右脑商业时代能改变你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