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活动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2011-12-29潘承君
潘承君
(南京审计学院,江苏南京,210004)
论活动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潘承君
(南京审计学院,江苏南京,210004)
介绍了社会文化视角下活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发展阶段,并就该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所起到的指导意义,从对语言教学的认识、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教师角色、教学过程和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活动理论倡导的是合作式的交际教学方法,研究人员可以利用活动理论作为分析框架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为教学服务。
活动理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合作式教学法
大学英语改革,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过去的几年里在全国各地开展的如火如荼。改革推动了大学英语教学的向前发展,使人们在教学目标、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师生关系等方面的认识有了很大的转变。为了巩固和深化改革的成果,我们有必要在新的阶段里梳理和认清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各方面内涵,并借助有效的研究框架将改革往纵深方向推进。近些年在教育学和计算机领域颇为引人注目的活动理论,既是一个研究框架,又可以作为启发式的创新模型用于对不同环境和情景的分析。本文拟简要评述活动理论,并有意将其作为研究框架探讨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指导意义。
一、维果斯基文化历史活动理论
(一)基本观点
活动理论是“一个研究不同形式人类活动的哲学和跨学科的理论框架”[1],研究在特定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下人的行为活动的理论。核心观点是,人类高级认知功能是人类借助文化工具的调节在实践中形成发展起来的,社会文化因素在人类的认知功能发展中起到核心作用。维果斯基关于人类意识和高级心理机能发展的思想贯穿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观点,认为人类意识是先天生理和后天文化活动辩证结合发展起来的产物。活动理论通过文化制品的中介作用,使得个体和环境自然地联系起来,打破了笛卡尔个体与社会分离的二元论思想,为研究动态的活动系统中相互作用的影响因子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活动理论强调语言的使用和发展在认知功能发展中的关键作用,特别是语言的概念意义对思维的调节作用,这一理论为在社会环境中系统研究认知提供了框架。
(二)活动理论的发展阶段
恩格斯托姆认为活动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2]。
第一代活动理论的重心是维果斯基的中介概念,个体通过物质和心理工具与客观环境相互联系。在文化工具的调节下,人的高级认知功能也逐步发展起来(如图1所示)。
图1 第一代活动理论
第二代活动理论强调个体行为和集体行为的不同。列昂捷夫针对个体与共同体的复杂关系,提出活动的层次结构:活动、行为和操作,从而扩展了活动理论的框架(见表1)[3]。活动就是动机在一定的操作条件下,通过具体的行为达到既定的目标。驱动活动的动力是主体的动机,动机是和生理的或社会的需要有关,以客体为导向,是行事的原因。行为往往是以目标为导向的,是行事的内容。操作是在一定条件下完成的,是行事的方式。这三个层次自上而下,上一层对下一层起到决定性的指导作用。
芬兰学者恩格斯托姆在中介理论的基础上,增加了规则、共同体和分工三个重要的社会要素,从集体和共同体的宏观层面上对个体和社会的关系做了进一步的探讨(如图2所示),形成了现代活动理论。在图2的上半部分,主体借助工具作用于客体。主体指的是活动中的个体和小组,客体是原材料或问题空间,工具包括物质上的和精神上的东西,其中主体的主体性是分析的核心[4]。客体转换成结果这一过程促成了活动的展开。图2下半部分的三个要素:共同体、规则、分工,是对个体活动发生的社会文化环境的描述。共同体是共享客体的若干个体。分工指的是共同体内的横向的任务分配及纵向的权利划分,比如课堂中师生角色的定位。规则是制约活动系统的规则、标准和习俗。
表1 活动层次图
图2 第二代活动理论
第三代活动系统更加注重不同观点之间的对话,活动与活动之间的交互等。在社会历史文化的背景下,既考虑到“活动”层面的主体与客体的对话,又强调“沟通”层面主体与主体间的关系,图3显示了两个活动系统在交互中或有可能产生部分客体共享的情况,这是对活动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图3 第三代活动理论
二、活动理论指导下的大学外语教学改革
(一)对语言教学的认识
活动理论认为,语言知识来源于语言使用。语言能力的获得来自语言的使用,即语言学习的活动观。在语言学习的活动观下,语言是一种社会实践,是言语行为,是中介工具[5]。因此,语言意义是内在概念的一种表达,而不仅仅是为形式或功能服务的,这样意义的中心地位就凸显出来。当意义占据中心地位后,外语教育的目标就转变成帮助学习者培养在相应的语言环境中解释和生成个人意义的能力[5]。这一观点与认知语言学的看法相互映照。Langacker就曾讲过,对语言规则的完整掌握不能保证流利地使用语言,其原因就在于把语言只作为客观的静态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包括人的主观认知方式在内因素的作用[6]。如果我们以一种活动的视角去看待语言学习,势必就要将说话人置于交际活动的中心位置,根据语境和说话人的主观认知方式来选择具体的表达式,而不是囿于语言表达规则的掌握,这种教学理念有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同时要求教师在讲授时为学生理清语言形式与客观世界、经验结构、认知方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加深对语言的理解,提高学习的效率。活动理论倡导的是一种合作式的交际教学方法。
(二)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各学校应根据各自的办学定位、办学特色、教学资源等实际情况,制订科学、系统、个性化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导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7]。从活动理论的视角出发,活动会受到外部大环境的影响和内部构成因素的牵制,因此在制定校本教学大纲时既要考虑到本族文化历史背景和社会时代发展的影响,又要考虑到本校的实际情况,为此我们要对学生进行需求分析,通过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通用英语、特殊用途英语、通识类课程的穿插,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多面需求。
同时,《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要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语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并举的理念[7]。由于学习者走进外语课堂的动机不一,而动机不一致的原因又根源于各自不同的生活背景和经历,即历史社会文化影响。因此,虽然学习者在操作层面上都是在完成同一任务,但各自形成的活动系统却迥然不同。这反过来又会影响到学习动机,形成一个动态的、相互制衡的机制。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从学生的兴趣点着手,从实际需要和学生的水平考虑,帮助学生克服情感上的障碍,变压力为动力。通过学习材料的展示和学习活动的参与,使学生逐步意识到外语学习对于个人在当今社会全面发展的必要性,树立起人文化的语言学习观。语言不仅是社会交际的工具,更是思维和认知的工具。语言对于人的精神具有反作用。外语学习因而对人的精神发展、情操的陶冶、眼界的开阔有着功不可没的作用。如果学生能够从心底认识到这一观点,那么他们学习外语的动机和出发点会有质的转变。从活动的层次图上看,动机的转变将影响到整个活动,是不容忽视的。活动理论使我们认识到,教授不成功学习者“好的语言学习策略”的做法往往收效甚微,因为学习策略的使用只能改变操作的内容及方式,却无法从根本上转变活动的动机和目标。只有动机转变了,学习的结果才会有本质性的改变。这一结论对动机研究和学习策略研究有深刻的导向作用。
(三)教师角色
教师应重新思考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及教学言谈的性质。从第三代活动理论看,教师和学生分别为构成教学过程的不同活动系统的主体,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共同成长,这一过程既不是以教师为中心,也不是以学生为中心。Wertsch认为这一过程不应只是两个单一声音的叠加,交流对谈功能的突显是一个重要特征,即多种异质声音的并存及在碰撞中新意义的产生[8]。这一观点给我们的启示是,教师的单向的权威式的言谈应该让位于多方的、或有异质声音存在的言谈,即从教师的独白到师生的群言,从群言到不同的声音之间的对话[9]。在民主、平等、自由的交往环境中,在知识“对话”与情感沟通中形成交往能力,与他人保持和谐共生,向真正的“人”回归。以学生为中心的合作式教学并没有弱化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相反,对教师自身的素质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主张以对话的形式,建立理想的语言情境,创设有益的条件,在此过程中达到视界的融合,形成交往能力,铸造培养“人”的教育。
在互动中,教师可以提供协助,引导学生向最近发展区过渡,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在学习者目前状态与目标之间不断权衡,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修订教学计划和进度等。在社会活动中,学生通过师生、生生及与文本的互动,原有图式被激活,与新图式交融,可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以自我适应的方式建构自己的意义世界,认知能力不断得到发展。教师应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学习过程的促进者。在教学中应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注重与学生的双向交流,在学习目标、内容、进度等方面适时地与学生进行动态的协商。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增强有意识的自我调节和监控等元认知能力,这有利于个体综合素质的培养。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个体与他人不断地协商学习内容和目标,学习与他人共处,形成互识和共识,促进人格的发展,达到视域的融合,即主体间性。
(四)教学过程
活动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不可能是一劳永逸的,发展是常态,矛盾是发展的动因,我们可以尝试以活动理论为框架分析活动系统的各组成要素、各层次矛盾,通过提供新的中介工具,改变参与的规则,引入新的个体或群体加入共同体等方式改善现有状态,改变活动系统的结果,从而为更高层次的发展提供机会,并推动英语教学改革的可持续发展。活动理论为在微观层面上探讨课堂外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支持和有力的分析研究框架。
活动理论可以分析教学任务的执行过程,发现问题,并为推动革新提供框架,从而改进教学。Hall在谈到学习过程的情景性时,认为课堂教学真正意义上的改变并非来自任何外部强加的统一的解决方法,着力于挖掘并培育与本地环境相宜的有效做法才是正道[10]。教师需要与学习者有持续有效的沟通交流,并不断反思课堂的情感和政治维度对个体学生参与活动的影响度[10]。对本地环境的敏感和关注有助于理解并建立学习者需要的教学共同体。教师在考察教学活动时,要考虑到共同体内各要素对学习者的影响,学习者是否有机会参与到共同体内的活动,什么样的课堂互动、话语模式有助于促进学习者的参与[11,12],教师提供什么样的帮助可以协助学习者向最近发展区过渡,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联系等。
Thorne利用现代活动理论的模型,分析了一项同伴修改作文的实验,根据学习者的反馈及依据活动理论对实验过程各要素和矛盾的分析,提出通过修改规则、劳动分配、中介工具等来改进教学,以面对面的交流方式来加强双方的沟通,协商、互助的形式来增强不同水平的两组学生的互动,从而为不同水平学习者的发展提供帮助[13]。这是活动理论在外语教学领域初步的,也是有益的应用。
(五)评价方式
采用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学习者的动机是不稳定的,在不断的变化中。活动理论秉承语言学习的动态发展观,认为语言知识来源于语言使用,单一的终结性评估一方面不能测出学生动态的语言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往往会对学生的情感造成负面的影响,打击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但终结性评估能对学生现有水平进行检测,这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现有状况、实际水平、存在的问题,从而给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提供有效的参考,引导和帮助学生向最近发展区迈进。综合评价体系需要“充分考虑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加强对学生个体内差异的评估,并提供个性化的反馈信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14]。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然其改革的意义重大。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摒弃旧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开发出一种个性化的、激发人的创造力和潜力的、合作式的教育观念和学习模式。活动理论,强调主体借助工具与环境的交互,为我们在宏观和微观的层面上探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理论分析工具,人们可以利用活动理论作为分析框架研究事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寻求解决方法,设计贴合需求的发展模型。总地来说,活动理论作为研究框架用于外语教学的潜力是很大的,也是亟待开发的。我们可以在深入研究活动理论思想的基础上,利用活动理论作为分析框架为教学服务,不断探索出适合主体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路径。
[1] Kutti,K.Activity theory as a potential framework for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research[M]//In B.A.Nardi(eds). Context and consciousness:Activity theory and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Cambridge,Mass:MIT Press,1996.
[2] Engeström Y.Expansive learning at work:toward an activity theoretical reconceptualization[J].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work,2001(14).
[3] Lantolf,J&Thorne,S.Sociocultural theory and the genesis of second language development[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4] Engeström,Y.Developmental studies of work as a testbench of activity theory:the case of primary care medical practice[M]// In Chaiklim,S&Lave,J.Understanding practice:perspectives on activity and context.Cambridge,MA: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5] Lantolf,J&Johnson,K.Extending Firth and Wagner’s ontologi⁃cal perspective to L2 classroom praxis and teacher education[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2007(91).
[6] Langacker,R.W.The English present tense[J].English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2001(5).
[7]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8] Wertsch,,J.V.Mind as ac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9] 斯特弗 盖尔.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0] Zuengler,J.&Miller,E.R.Cognitive and sociocultural perspec⁃tives:Two parallel SLA world[J].TESOL Quarterly,2006,40(1).
[11] Nassaji,H.&Wells,G.What’s the use of‘triadic dialogue’?An investigation of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J].Applied Lin⁃guistics,2000(21).
[12] Tharp,R.&Gallimore,R.The instructional conversation: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social activity[M].Washington,DC:Office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Improvement,1991.
[13] Thorne,S.Artifacts and cultures-of-use i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iton[J].Language Learning and Technology,2003(7).
[14] 金艳.大学英语教学综合评估体系[C]//高校大学外语教育发展报告.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H08
A
潘承君(1982-),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