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交通枢纽布局规划研究与分析

2011-12-28吉程程

企业技术开发·中旬刊 2011年11期
关键词:客货场站布局

吉程程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交通运输业进入了综合发展时期,作为多种运输方式交通网络结合部系统的综合交通枢纽对综合运输体系功能的完善乃至所在城市的发展都起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文章以综合运输体系中的综合交通枢纽布局为研究对象,运用系统分析的思想和方法对综合交通枢纽加以研究。在此基础上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枢纽场站布局规划的方法,建立综合交通枢纽场站布局模型,建立枢纽布局方案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层次分析法对各方案进行评价,为综合交通枢纽最佳布局方案的选取提供依据。

关键词: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场站;布局;客货;效率;影响

中图分类号:U491.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1)22-0034-02

交通枢纽是指在两条或者两条以上交通运输线路的交汇、衔接处形成的,具有枢纽组织与管理、中转换乘及换装、装卸存储、信息流通和辅助服务等功能的综合性设施。作为交通运输的生产组织基地和交通运输网络中客货集散、转运及过境的场所,交通枢纽是提高客货运输效率的关键环节。其中,服务于两种或两种以上交通运输方式的枢纽称为综合交通枢纽。综合交通书枢纽不仅对所在区域的综合交通网络的高效运转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其所依托的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很大的带动作用,是城市对外交通的桥梁和纽带,并与城市交通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

综合交通枢纽战场的布局,主要是指枢纽内部各种场站设施的合理配置,内部布局合理与否,对枢纽乃至整个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运转效率有着重要影响。

1综合交通枢纽的发展趋势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及网络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呈现以下趋势:

①综合交通枢纽功能的复合性(多元性)。综合交通枢纽已经成为为客货运输提供全过程服务的中心和物流的后勤基地,综合交通枢纽是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集散地。

②综合交通枢纽内涵的演进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内涵随着全球经济、物流的规模和结构以及世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变化而呈动态的、与时俱进的变化态势。

③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的立体化和综合化。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综合运输系统的要求,使综合交通枢纽在较长时期内能够适应多方向、多方式、大规模客货交流的需要。

2交通运输枢纽规划的协调发展原理

①综合交通枢纽与交通运输网络规划的协调发展。交通运输网络的结构与水平直接影响着综合运输系统的功能。综合交通枢纽是分布在交通运输网络中的交通运输网络。

②综合交通枢纽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协调发展。综合交通枢纽一般总是以某一个城市为依托的。在研究综合交通枢纽布局规划时,必须从当地的地形、地质、水文、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出具体的规划,通过合理的综合交通枢纽场站布局,来吸引交通需求者和运营者的微观行为,使之符合综合运输系统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宏观目标。

3综合交通枢纽场站布局的基本要求

①综合交通枢纽内各种运输设施的布局,应服从交通运输网的规划,应从交通运输网布局的全局出发,研究合理利用各种运输能力,并考虑枢纽在交通运输网中承担的任务及与相邻枢纽合理分工,不使设备重复或因设备不足而影响运输通畅。

②充分保证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相互协调。使主要客流、货流在枢纽内径路顺直、便捷,保证整个交通枢纽的畅通。

③方便城市生产和居民生活,尽量避免和减少对城市的不良影响。

④综合交通枢纽场站的布局,在能力上要留有余地,以适应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要求,同时,也不能造成运输能力浪费。

4综合交通枢纽场站布局规划方法

综合交通运输枢纽是组织交通运输并保证交通运输网络畅通的基本条件。综合交通枢纽场站的合理布局,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交通需求的预测结果,利用交通规划和网络优化理论和方法,综合考虑交通发生吸引源的分布情况、交通运输条件及自然环境等因素,对枢纽场站的数量、地理位置、规模和其他枢纽的相关关系进行优化和调整,可实现整个综合交通枢纽运输效率的最大化。

目前,我国综合运输交通枢纽场站规划与布局研究采用的方法有:单纯的数学物理模型,如解析重心法、微分法及交通运输效益成本分析法等;最优化法,如线性规划、混合整数规划等。这些方法虽然能较好的反映枢纽的运营机理,但缺乏从路网整体角度研究枢纽,只从静态的、抽象的角度研究枢纽场站的规划与布局等,因而计算结果可靠性差,通常只能为定性分析提供参考。

客运交通枢纽与货运交通枢纽的场站布局是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布局规划中两个不同的部分。由于客运交通流的组成要素是单一的人,其运输环节主要以人的空间位移为主;而货运交通流则不仅有货物种类的区别,其流通过程中还有装卸、储存、包装、配送等环节,因而货运交通枢纽的场站布局选址要比客运交通枢纽复杂。

5综合交通枢纽场站布局规划的优化模型分析

在综合交通枢纽规划中,一方面受自然条件限制,使得铁路车站、港口、机场的选址和布局可以调整的空间比较狭窄,另一方面由于对综合交通枢纽在中转换乘、运输组织等方面的要求,必须一体化考虑综合交通枢纽中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场站的布局。所谓的“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就是从综合运输系统的角度,最大限度地协调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场站的布局,是它们在整体最优的目标下有机衔接,其最终目的就是通过合理的枢纽场站布局,来引导交通需求者和运营者的微观行为,是指符合运输系统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宏观目标。

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是从寻找一个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联系最为密切、可调整余地较大的基本交通运输方式入手,通过优化这一基本交通运输方式的枢纽布局,来带动整个综合交通枢纽的优化。五种交通运输方式中,公路运输系统灵活性和可调性较大,因此可以公路运输枢纽的优化布局为目标,把铁路、水运和航空这几种交通方式的枢纽作为公路战场布局的约束条件,用“交通发生地——交通场站”和“交通场站——目的地”这样两个阶段来模拟人们对综合交通枢纽的使用。在优化过程中,使公路战场的布局最大限度地保证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有机衔接,从而提高综合交通枢纽的运营效率。

第一阶段是在公路交通枢纽服务范围内分别从其客、货发生源出发,根据用户平衡原理,选择各自认为最优的路径,到达客、货战场。这个过程是利用城市交通系统完成的,采用交通规划的四个阶段理论来分析各场站在枢纽内部的分布情况和对路段行走的时间、运输成本的影响,从而初步确定枢纽场站的数量和位置。

第二阶段是旅客或货物到达枢纽的有关场站后,由运输企业根据本企业的运营管理情况,按一定的时间、线路和配载方法,把他们运送的目的地。两个阶段的连接点就是综合交通枢纽的场站。一个合理布局的公路交通枢纽规划方案,不仅要使不同性质的交通场站衔接方便,还要在枢纽运营过程的两个阶段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和约束的过程,因此,应该根据理论计算的结果,在国家宏观政策和上级规划的指导下,结合综合交通枢纽所在区域的实际土地利用情况和交通干道分布情况,对计算得到的场站规划布局方案进行分析调增,最后确定场站的实际布局方案。

参考文献:

[1] 胡思继.综合运输工程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 韩增林.集装箱港口发展与布局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客货场站布局
天迈科技助力深圳东部公交场站标准化建设 打造场站新标杆
重大事故后果模拟法在天然气场站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场站架空管道点蚀组合检测技术及应用
VR布局
客货共线铁路车站电码化载频布置方案设计
2015 我们这样布局在探索中寻找突破
津蓟、塘承高速客货分流方案研究
Face++:布局刷脸生态
高速公路客货混用复式收费系统设计
对天然气场站工艺管道安装技术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