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党的历史中汲取力量
2011-12-27汪金友
汪金友
为迎接建党90周年,某企业在青年职工中开展了一次党建知识竞赛活动。结果,全厂几百份答卷,竟有半数以上不及格。比如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本来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和批评与自我批评”,但很多人却回答为“实事求是”、“艰苦奋斗”、“谦虚谨慎”、“廉洁奉公”等。再如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有的人回答“土地改革”,有的人回答“发动群众”,还有的人回答“游击战争”,而正确答案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
党的历史越长,距离现在的青年人就越远。很多的艰难,他们难于想象;很多的选择,他们难于理解。一些人甚至疑问,为什么要上井冈山?为什么要进行两万五千里长征?为什么那时候的青年人不考大学而去当红军、八路军?为什么那么年轻就愿意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还有一些青年认为,时代不同了,社会发展了,再也不用打仗和吃苦了,我们的任务就是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寻个好伴侣、过上好生活,知道不知道党史,思考不思考过去,都没有什么用。
正是基于这种原因,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学联提出在全国开展 “与信仰对话——万场党史报告进校园”活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等18所高校的学生,还组织了寻访革命遗迹的“追寻”活动。他们分赴全国各地,追寻红色足迹,探求光辉历程,感情历史责任,坚定崇高信仰,每个人都感觉收益颇丰。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谁都知道,1921年中国共产党刚成立的时候,只有13个代表,50多名党员。而在28年之后,这些“星星之火”却成燎原之势。狂妄的日本侵略者挡不住,蒋介石的几百万军队也挡不住。一个新中国,就在“东方红”的歌声中诞生。如今的中国,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社会事业日新月异,人民生活大幅提高,国际地位显著提升。而在这90年的历程中,有过多少次艰难、曲折、考验和选择?每一个正确的答案,都不是轻易的获得;每一次历史的跨越,都不是简单的传说。
学习党史,可以坚定我们的崇高信仰。现在正处在一个多元化的时代,有人信奉权力,有人信奉金钱,还有一些人为了达到个人目的,不择手段。但“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你就会发现,真正的光荣,永远属于那些为了人民的事业而忘我奋斗和无私奉献的人。
学习党史,可以磨练我们的坚强意志。井冈山的红军,曾流传这样一首歌谣:“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软又黄,金丝被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活活入梦乡”。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时代不同,困难犹在。弱化了思想意志,必然一事无成。
学习党史,可以强化我们的时代责任感。祖国的未来,人民的希望,都在青年人身上。一个人的成功,不仅需要丰富的知识,而且需要正确的价值观;一个国家的兴盛,不仅需要历史的机遇,而且需要一代接一代的努力。尤其是青年一代,更任重道远。与经验握手,才能与教训告别;与信仰对话,才能与时代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