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穷教育下的资源浪费

2011-12-26丁永勋

民生周刊 2011年11期
关键词:油漆工技校学徒

□ 丁永勋

穷教育下的资源浪费

□ 丁永勋

39岁北大女硕士苏黎杰,放弃大城市生活,回到了南阳老家。为给自己找一个谋生手段,她报名学起了油漆工。对此,周围很多人不理解,但她自己觉得靠劳动吃饭没什么丢人的,自食其力的感觉挺好。

按说,北大毕业生养猪、卖肉的都有了,当油漆工也算不上惊世骇俗;况且,人家自己并未因此而沮丧,反倒觉得回到家乡的感觉很踏实。

但不管怎样,北大女硕士当油漆工,无论对社会还是其家庭来说,都是资源的浪费。显然,我们的教育普及水平,还没有发达到如此奢侈的地步;如果她真喜欢油漆工相关的工作,并且能够藉此过上有安全感的生活,当初也大可不必读到硕士。

读书受教育,在很多人的概念里就是指学历教育,职业教育已经“短板”了很多年。如今,受过培训有经验的技工,收入水平并不比有些白领低。“月薪4000元难觅熟练工”、“泥水匠月入过万”等新闻,也频繁见诸报端。在就业导向下,出现不少大学生“回炉”上技校的现象。这固然是转变就业观念的表现,但也说明我们的教育结构和导向存在偏差。

对比制造业发达的德国,至今仍保留着所谓“学徒制度”。当然这不是传统小作坊的学徒模式,而是一种教育和产业提前对接的基础教育制度。在德国,学生从10岁以后就开始分流,大约五分之二的学生准备考大学,五分之三进技校,边学技术边学知识,所学专业从园艺到吹玻璃,应有尽有。这种教育制度,保证了德国有高素质的技工队伍,支撑起以质量著称的“德国制造”。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传统的学徒制度更体现了其优越性,被更多国家所效仿。

这种教育模式,尤其值得闹“用工荒”的中国学习。当然,这不仅需要增加投入,尽快补上职业教育的短板,还需要大力提高劳动报酬,缩小不同行业间的收入差距,让普通劳动者也能过上体面有尊严的生活。只有建立适当分流的教育体制,才能给苏黎杰们更多选择机会,避免“入错行”和“浪费人才”的遗憾。

(作者为知名评论员)

猜你喜欢

油漆工技校学徒
金光现代学徒班感恩教育的实践
罐子里的油漆工
魔术师的学徒
太阳是个油漆工
论《学徒的神仙》的叙事策略
澳大利亚学徒培训规模呈下降趋势
浅议技校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新形势下技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探讨
技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方案探究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