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与工结合跨学科人才培养生态环境的研究
2011-12-25景德镇陶瓷学院胡林荣
□景德镇陶瓷学院 胡林荣
艺与工结合跨学科人才培养生态环境的研究
□景德镇陶瓷学院 胡林荣
跨学科人才培养是造就一大批科教兴国战略需要的跨世纪复合型高级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集中探讨了在艺与工结合跨学科人才培养生态环境中的学习环境、学术环境、学科环境与制度环境,进行了艺与工结合跨学科人才培养生态环境的实践探索。研究表明,艺与工结合跨学科人才培养生态环境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能够有效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变革。
艺与工结合;跨学科人才培养;生态环境;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探索
艺与工结合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生态环境,是教育生态学中的一个最基本的范畴,是指以艺与工结合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为中心,将其看作是一个生命有机体,对其产生、存在和发展起着制约和调控作用的生态环境系统。艺与工结合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高校环境中运行的,对该模式的理解不能脱离其所处的具体文化学习环境、学术环境、学科与专业建设环境和制度环境。本文试图采用生态学相关理论对艺与工结合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进行系统的理论与实践分析,以期寻找某种符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高校运行模式。
一、艺与工结合跨学科学习共同体:一种文化生态型的跨学科学习环境
艺与工结合跨学科学习共同体,本质上是一个实践共同体。实践共同体就是指一个群体中的成员经过长期的交往,为了实现共同的事业而相互确定的实践活动、信仰和理解等。艺与工结合跨学科学习共同体至少应包括艺工结合跨学科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学生、家长等共同的价值取向,持久的认同感、归属感,团结精神和关爱性的交往互动。艺工结合跨学科学习共同体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学习群体,不是要强迫学生适应已经设计好的教学序列,而是强调具有不同学科、专业背景的学习者,利用各自的专长,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共同完成其协商确定的学习目标,强调社会性和认知对于完整的人的发展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艺与工结合跨学科学习共同体以日常的真实学习环境为模板,使学生面对一个真实的或虚拟真实的跨学科任务情境,使之有机会获得其他学科或专业的教师、专家、学生的帮助和咨询,有机会计划和组织自己的研究并解决问题,有机会通过适应性的学习方式达成重要的学习目标,从而培养自己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逐步确立自己的主体地位,形成自己的主体身份。艺与工结合跨学科学习共同体作为一种生态环境,具有整体性、非强制性和合作型等特点,而影响这一学习文化的各个要素、各种关系相互作用、和谐共生,共同形成了跨学科学习的生态环境[1]。
二、复合多元的艺与工结合跨学科学术生态环境构建
在艺与工结合跨学科人才培养的体系中,艺与工结合跨学科的学术活动是其主要组成部分。从高校学术群体的工作看,艺与工结合跨学科学术活动,总是受学科文化、专业文化、行为模式、人际关系的渗透与影响。从高校实施艺与工结合跨学科学术活动的全过程看,其活动无法摆脱校园文化的参与和影响[2]。
艺与工结合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学术生态环境,是高校学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由多种生态因素组成的复杂整体,它对学术人在学术过程中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产生着潜在的影响,对学术活动进程和效果施加持续的系统干预。从生态学的累加效应原理、生克原理、拓适原理、胜汰原理来看艺与工结合跨学科人才培养学术生态环境时,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艺与工结合跨学科学术生态环境的优劣,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艺与工结合跨学科学术活动的成效。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术生态环境的积极作用,降低其消极作用,实现艺与工结合跨学科学术生态环境的最优化,除了在学术生态环境的建设之初,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之外,最为重要的是要在高校内部的各种活动中,不断地对其予以必要的呵护、引导和控制。因此,优化艺与工结合跨学科人才培养学术生态环境是一项复杂而富有挑战性的工作,要把它落到实处,必须掌握一定的方法和策略。比如,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多学科学术文化引导学生的多学科学术追求。
三、艺与工结合下的开放与交叉的学科建设生态环境构建
反映一个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志是高校学科建设水平。学科建设体现了高校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职能。艺与工结合跨学科交叉与开放是推动学科建设的原动力[3]。
艺与工结合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功能主要是通过跨学科的发展来实现的。所谓艺与工结合跨学科的发展是指以艺与工学科的融合、交叉渗透为核心的学科理论的发展、学科体系的重构与完善,新兴、边缘学科的生长和发展,以及以艺与工学科为支撑的办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等。一般而言,支撑和促进艺与工跨学科发展的动力有外驱动力和内驱动力之分。外驱动力包括科技文化、经济环境、社会需求、人口等因素的作用,内驱动力包括必要的经费支持和实验手段、良好的跨学科生态环境、高水平的跨学科队伍等。就内驱动力而言,建立弹性优化的教学、科研组织,提升创新的教学、科研行为层次,创建公平、公正的制度环境,施行流动、开放的师资队伍管理模式,大学校内外实施开放与联盟合作的人才培养,应当是艺与工结合跨学科发展的主导性力量要素[4]。
四、合作共享的艺与工结合跨学科制度生态环境构建
首先,应开展高校跨院系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艺与工结合跨学科人才培养迫切呼唤跨院系合作机制与配套政策的建立与完善,高校跨学科人才培养大合作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很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出现了高校跨院系跨学科的大合作,很多高校已经自发形成了人才培养跨院系的格局。因此,高校应当积极建立各学科、院系沟通、交流的艺与工结合跨学科人才培养制度平台,出台跨院系管理办法、跨院系团队管理办法,建立院系合作机制。
其次,建立多层次,宽领域,跨地域的多高校艺与工结合跨学科合作联盟。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来看,大学之间联盟,通过资源共享,可以给学生创造更好学习的可能性,同时也能促进校际之间交流,可以更好地利用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从这些优点来看,高校联盟有可能发展成为未来高校办学的一个趋势,也可能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
五、艺与工结合跨学科人才培养生态环境构建的实践探索
景德镇陶瓷学院2004年成为了面向行业的艺与工结合的高层次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点。该试点改革从实际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有力、有效地推动了具有工程技术背景和能力的陶瓷艺术设计高级复合性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在创建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上做了有益的探索。
1.艺与工结合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
我们把艺与工结合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确定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工程技术背景和能力的陶瓷艺术设计高级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具备根据产品的需要进行陶瓷艺术设计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学习陶瓷艺术设计及陶瓷材料工程相关的课程,掌握陶瓷的艺术设计以及充分利用陶瓷材料的特性进行艺术创作,发挥陶瓷在艺术上的展现能力,满足工程需要。毕业生可以在陶瓷生产部门独立地从事陶瓷的艺术设计以及新材料新技术的开发,也可到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从事科研与教学等工作。
2.艺与工结合跨学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框架
人才培养方案由普通教育、专业教育、综合教育三种教育类别和15个课程模块组成。普通教育包括高等普通教育7种模块化课程。专业教育包括4种模块化课程。综合教育包括4种模块化课程;三种类型15个课程模块如图1所示。课内(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总学时2624,集中实践环节共36周;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总计200学分,综合教育40学分。本专业人才应具有以下知识、能力和素质。
知识结构要求:外语、计算机等工具性知识;哲学、思想道德、政治学、法学、心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工程图学、机械基础等工程技术知识;经济管理知识;陶瓷设计的程序与方法、设计的表达、设计的制作工艺的基本技巧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及相关的基本实验技能,并具备一定的陶瓷设计领域较为系统的设计实践知识;相应的陶瓷工艺、矿物原料以及热工窑炉专业知识。
能力结构要求:获取知识的能力;应用知识能力;创新能力。
素质结构要求: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心素质。
图1 艺与工结合跨学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总体结构
3.艺与工结合跨学科人才培养价值观念的更新引导
为深刻了解景德镇陶瓷学院艺与工结合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是否能够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和行业发展的需求,我们在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社会调研,学习经济发达国家、发达地区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了解社会对陶瓷人才的要求。通过调研,我们认为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应实施流程再造,艺工结合。陶瓷艺术与工程专业是艺术设计和无机非金属材料相结合的专业,艺与工的结合应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使培养出的人才既具有严谨的科学思维方式,又具有艺术设计发散的、具有灵感的思维方式;二是艺术设计和工程设计相结合,使培养出的人才既具有工程设计的理念和思维,又具有艺术设计的理念和思维;三是陶瓷工程和陶瓷艺术设计相结合,使培养出的人才即懂得陶瓷生产工艺,又能利用陶瓷材料进行艺术设计,从而保证设计出的产品在工艺上是可行的。
4.艺与工结合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生态环境培育
艺与工结合跨学科人才培养生态环境的培育,实际上就是构建一个教学、学习和学术生态环境,其成员完成共同的实践活动、使用共同的话语、利用共同的工具资源,通过跨学科、多元化以及开放式的生态方式(包括学科交叉、多元模仿、自主探究等)达成重要的人才培养目标,从而促进跨学科人才的成长以及高校历史使命的达成。
(1)强化学科与跨学科专业建设环境
艺与工结合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功能主要是通过跨学科专业的发展来实现的。所谓跨学科专业的发展,是指以学科的融合、交叉渗透为核心的学科理论的发展、学科体系的重构与完善,新兴、边缘学科的生长和发展,以及以学科为支撑的专业办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等。具体来说,艺与工结合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以“材料科学与工程”和“设计艺术学”2个江西省高水平学科为依托,以“无机非金属原材料工程”和“陶瓷设计艺术”2个国家特色专业为支撑,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和学科的内在规律,更新教学内容,建立合理可行的知识体系。
(2)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以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培养为目的,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对课程设计(创作)课和实习课实施全面跟踪,这样,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例如,陶瓷设计和陶瓷雕塑专业的教学改革,是在保持传统教学的成功经验及教学方式的基础上,积极地采纳和运用其他材料的教学,从而拓宽了陶瓷工艺材料在陶瓷艺术教学中的运用,在礼品瓷的设计、卫浴瓷设计、木雕、石雕、礼品雕塑、金属甚至软雕塑等方面充分考虑了与工程技术的结合,拓宽了学生对材料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灵活驾驭材料的能力,进而渗透到陶瓷设计和创作中,加强了设计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并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三维动画设计,训练他们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陶瓷艺术品的设计,以适应日益快捷的资讯信息时代。
(3)推进产学研合作,构建开放的、综合的实践教学环境
依托景德镇基地办学优势,通过建立各类实习基地,使学生对行业的生产、设计、研发有更直观的认识、感受和体验;依托学校与广东省佛山市南庄共建的“华夏建筑陶瓷研究开发中心”,为学生搭建了接触行业最新设备与技术,了解行业最新发展动态的平台;依托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中心,为学生实现自主性学习,尽早开展科学研究搭建了学习和科研并进的平台;依托学校工程训练中心,为学生搭建了工程实践训练动手能力的平台。
(4)创建公平、公正的制度环境
学科专业的发展要以人为本,既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又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还需要以一定的激励机制作支撑。在跨学科专业建设中,教师确立怎样的行为目标,进行怎样的研究行为和教学行为,皆取决于学校制度环境。可以说,激励性的制度机制是促进学科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最核心的动力。对艺与工结合跨学科人才培养试点建设,景德镇陶瓷学院从政策、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予以了鼓励,支持,力求努力创新培养模式,把握设计艺术专业的发展趋势,集中优势资源,打造国内外有影响、有特色的品牌。
[1]郑葳.学习共同体——文化生态学习环境的理想架构[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刘贵华.大学学术生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2002.
[3]吴振球.以学科交叉推动高校的学科建设[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2):17-21.
[4]曾冬梅,唐纪良.协同与共生:大学“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研究与探索[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G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