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达芬奇”事件的伪问题与真问题

2011-12-25汤嘉琛

民生周刊 2011年30期
关键词:洋品牌达芬奇信赖

□ 汤嘉琛

“达芬奇”事件的伪问题与真问题

□ 汤嘉琛

最近,高端家具品牌达芬奇两次遭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质疑性报道几乎每天都会出现在报刊重要版面,各大网站更是板砖与口水齐飞。然而,厘清达芬奇家具事件的前提,是理性分辨这一事件中的伪问题与真问题。

最具代表性的“伪问题”,是有些人不追究“假洋品牌”乱象背后的道德和法律责任,却借此批评消费者崇洋媚外。作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高端家具品牌,达芬奇家具售价动辄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这意味着它的主要消费人群非富即贵。受当前仇富妒富的社会情绪裹挟,那些蒙受损失的受害者反倒成了被调侃和取笑的对象,挥舞着大棒的批评者们恨不得在受害人的脸上写下“活该”二字。

过度信赖洋品牌确实不够理性,但对这种消费信赖的批判,绝不应该成为解读达芬奇家具事件的主流。一方面,在本土品牌屡屡曝出质量问题的大背景下,消费者将洋品牌视为质量保证的惯性思维,与公众平时积累的生活经验高度契合,本身无可指摘;另一方面,少数富人将奢侈品作为凸显生活品位和消费能力的手段,情理上具备完全的正当性,法理上也应得到平等的权益庇护。

围观达芬奇家具事件,公众应该避免情绪化和浅薄化的倾向,理性地跳出“伪问题”,追问事关每个消费者利益的“真问题”。须知道,如果不能合力建设重诺守信的商业环境,无论是富人还是普通消费者,最终都将是受害者。

第一个要追问的“真问题”,是相关职能部门对洋品牌的监管是否存在制度性漏洞。据媒体报道,涉事的达芬奇品牌家具在上海保税区“一日游”之后,就能堂而皇之地贴上“意大利原装进口”标签。这充分暴露出洋品牌在入境、生产、销售等多个环节的监管缺失,但达芬奇家具进入中国13年间,竟一直没有“遭遇”执法部门的质量抽检。

和消费者过度信赖洋品牌的行为相比,监管部门这种“洋品牌崇拜症”显然危害更大。作为把关人的相关职能部门,本该是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的重要防线,但他们动辄为洋品牌开辟绿色通道,让它们享受“免检”的超国民待遇,有负消费者的信赖和期待。

第二个要追问的“真问题”,是为何假洋品牌的曝光总要依赖媒体。在达芬奇家具事件之前,我们已经陆续知道,施恩、澳优等“洋奶粉”仅在国内有售,“英国品牌”杰士邦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武汉公司,“源自美国”的阿诗丹顿热水器和“意大利时装品牌”卡尔丹顿都是土生土长的国产货……这些散布于乳品、服装、家装建材等多个领域的假洋品牌,无一例外都是率先由媒体曝光的。

达芬奇家具事件已被媒体曝光多日,但直到前几天,上海、杭州、成都、北京等地的工商部门才要求停售相关产品,并展开调查。这种“慢一拍”的懒政思维,在放大媒体监督功能的同时,也暴露了相关职能部门的缺位,恰恰是当前监管机制失灵的有力例证。

除此之外,达芬奇家具事件还暴露出第三个“真问题”,即本土品牌如何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众多国际知名品牌目前都在中国代工生产,表明中国本身具备生产一流品牌的实力。但本土品牌的竞争力远不如洋品牌,甚至不得不铤而走险冒充洋品牌,说明当前的市场激励机制出了问题。达芬奇家具涉嫌造假和虚假宣传当然应该严惩,但如果不改革当前的激励机制,培植消费者对本土品牌的信任,“挂洋头,卖国货”的现象仍然难以禁绝。

每曝光一起类似达芬奇家具丑闻的事件,都是相关职能部门提升服务的良好契机,也是我们重建消费市场秩序和商业伦理的机会。在达芬奇家具事件中,我们不能被那些“伪问题”混淆视听,而应该认真反思那些“真问题”,积极促进商业环境改善,进而为消费者谋求更多的福利。

□ 编辑尹丽丽□ 美编王 迪

猜你喜欢

洋品牌达芬奇信赖
轻松做完大手术——聊聊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浅谈行政法的信赖利益保护原则
信赖利益保护原则的中国化
达芬奇想飞
手术室的“阿尔法狗”:达芬奇机器人
一种改进的自适应信赖域算法
净水产业国产货 披“洋”皮卖高价
洋品牌“牛”,不过是击中了中国的软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