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出来的书
2011-12-25沈威风
文·沈威风
这是一个新晋“作家”的故事,故事要从两年前说起,但是绝对励志。
2009年的2月,我在阿里巴巴跟马云聊天,聊过了饭点,还喝了一肚子茶,饿得我快晕了,也没好意思说,怕打断了马老师的谈兴。之后他有事,就出门喊了个人进来,让他带我去吃饭。这人叫陈伟,马云的助理。大高个儿,很能聊。因为不熟,吃过饭就散了,只是知道了这位老兄在给马云当助理之前,是给张纪中当助理的,我也就顺便问了问大伙儿都关心的问题:黄晓明有没有一米八啊?他也忍不住自己爆料说,《碧血剑》里的袁崇焕就是他客串的。
后来我才知道,那天是陈伟太太的生日,为了陪我吃饭,他就没能回家陪太太。这让我很惭愧。同时也觉得,当助理真是一份挺不容易的工作。
大约是2010年的9月,网商大会,我去杭州,斯瓦辛格演讲的那天,陈伟带着儿子去听,我们都没有座位,三个人坐在过道上听的。我送了他一本我的小说《炒作》,他拿了,却跟我说,他从来没看完一本书,却打算写一本书,已经写了几千字了。我听完有点崩溃,问他写的啥,他说就是写马云。我也不晓得他会写成啥样,不过我想,助理肯定会了解到比我们多得多的东西,所以我就鼓励他,好好写,一定要写。过了几天,他就把那几千字发给我看了,一段一段的小段子,但是都很有趣,几千字就让我笑了好几回。
我给了他一些建议,从此陈老师开始了长达半年的痛不欲生的生活,据说他为了写这本书,抽了好多烟,每天写得腰酸背痛。一直到2011年的春节过后,才终于定稿,陈伟对这件事感觉很得意,在书里还忍不住显摆,因为一直到写完了书,他仍然保持着没有能看完一本完整的书的记录。
于是他说,“看书需要有文化,写书却不需要有文化。”
这本不需要文化写的书,在阿里巴巴内部引起了轰动。马云对这本书很认同,这个我可以理解。在我的印象里,马云其实是一个特别率性率真的人,他从来不把自己伪装成一个全能的人。让我记忆深刻的一件事,有一次听完马云的演讲,我给他发条短信,夸他讲得好。一会儿他就很兴奋地回电话来,问:真的讲得好吗?我自己觉得还有哪儿哪儿不够好。——这个电话当时把我给惊着了,同学们,我一向认为马云是不世出的演讲天才啊,想想你还见过比他更有煽动力的人吗?所以,这样的人,并不喜欢被神化。
这本书是真正还原了马云,在这件事情上,陈伟做得最好。他认识马云20年!20年前,他从浙江大学毕业,却跑去一个夜校,听一位从杭州师范大学毕业的老师教英语,这件事本身就有那么一点没牌理。他们当了20年趣味相投的朋友,用彭蕾的话说,陈伟曾经是“老给马总讲笑话”的人,所以同样的事情,在陈伟的记录里就很与众不同。一场演讲,我们记住了许多人生格言、企业运营之道,陈伟却会记住一些诸如“猪如果长到1万斤它就不是猪了。”之类的“疯话”。
我一直以为陈伟是在用一种娱乐化的方式解构马云,解构阿里巴巴,而其他人,包括我在内,都在试图给我们的解读挂上“经管”、“励志”这样的招牌,因为太过认真,所以语气就显得那么拒人千里之外。
可是最近看到一位阿里巴巴员工的点评,他说“陈伟懂得把开放、透明和负责、忠诚很好地结合起来。”我突然有所领悟,这让我又想起马云说的那句话:玩才能成功,做有可能失败。他一直在阿里巴巴内部提倡一种玩的文化,他会很赞赏企业高管在最忙的时候,抛下一切去休假的行为。他还会表扬身兼多个重要职位的手下,当年就干一件事儿的时候就把自己忙得要死,现在干八件事还跟没事儿似的,就是因为他学会了“玩儿”!
所以,阿里巴巴的人势必会觉得那些正襟危坐的分析都是不靠谱的,没有真正触摸到阿里巴巴的经营之道。而陈伟,这个玩出来的“作家”,又一次印证了这一点:成功真的不是做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