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中国共产党应对突发事件的经验思考
2011-12-25冯仿娅
● 冯仿娅
网络环境下中国共产党应对突发事件的经验思考
● 冯仿娅
本文基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大党曾多次及时稳妥地处理了一系列突发事件的事实,总结中国共产党应对突发事件的特点与经验,分析网络环境下突发事件在发生、演变及传播方面表现出的新特点和规律以及处理突发事件的复杂性。从硬件系统建设的角度提出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处理体系的思路。
网络;中国共产党;突发事件;经验
中国共产党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有其自身的特点与经验,尤其是近二十年来,互联网以其革命性的姿态颠覆了传统媒体构筑的传播生态,突发事件的表现形式、信息传播也呈现出新的特点,相应的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措施及方法手段也有新的要求。回顾并总结中国共产党应对突发事件的经验历程,对我们在新的信息环境下,从容应对各种危机和挑战,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曾多次及时稳妥地处理了一系列突发事件,战胜了各种困难和风险
突发事件又称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突发事件一般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自然灾害,二是重大事故,三是重大社会事件[1]。新中国成立60多年尤其是近三十年来,中国共产党从容应对并及时稳妥地处理了相继发生的对国家影响较大的多起突发事件,保证了国内政局的稳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应对各种自然、疾病灾害事故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1998年特大洪涝灾害,2007年、2010年全国多轮暴雨洪涝灾害,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及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2010年8月7日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等等都是震惊全球的特大灾害。在疾病灾害方面,影响较大的有:建国初期南方地区血吸虫病的流行,1988年上海甲肝流行,2003年春夏“非典”肆虐,2005年禽流感、2009年冬天H1N1甲型流感爆发等。此外还有重大安全生产事件、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以及突发性群体事件等等。面对一场场突如其来的各种重大灾害,中国共产党全力组织、果断决策,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开展紧急救灾,最终取得了胜利,赢得国人和世界普遍赞誉。
(二)应对国内政治突发事件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际反华势力影响,国内矛盾错综复杂,再加上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宗教复杂,各种突发事件风云跌宕。如:1955年“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1962年伊犁暴乱,1971年“九一三”事件,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1989年3月西藏骚乱事件,2008年拉萨“3·14”、2009年乌鲁木齐“7·5”事件,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系列台独事件等。针对上述这些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突发事件,中国共产党在舆论、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展开了坚决的斗争,成功处理和化解了各种矛盾和危机。
(三)应对国际重大突发事件
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来自国际上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各种挑战和考验接连不断。在政治方面,先后有20世纪50年代的波匈事件及60年代的中苏论战、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1999年5月8日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事件及2001年4月1日中美撞机事件等。在军事方面,先后爆发了20世纪50年代的朝鲜战争和美国入侵台湾海峡、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及中印大规模边境冲突、20世纪60年代越南战争、1969年中苏珍宝岛冲突、20世纪70年代中越边境冲突以及发生在科索沃、阿富汗和伊拉克等地的局部战争。在经济方面,先后有东南亚金融危机、人民币升值论以及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在核危机方面,先后有南亚核危机、朝鲜及伊朗核危机、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以及日本地震引发的福岛核电站泄漏事件。此外,还有美国“911”恐怖袭击以及世界各地此起彼伏的恐怖活动等等。面对各种变幻莫测的重大突发事件,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冷静观察,机智灵活,多谋善断,成功地化解了执政过程中由国际突发事件带来的外部风险。[2]
二、中国共产党处理重大突发事件中有其自身的特点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大党,在处理突发事件过程中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较之一般规律,这些经验带有更多的外部环境因素和时代特征。
(一)举全国之力,调动各方力量积极应对
广大民众是党的根本依靠和力量源泉,在面对自然灾害时,我们党善于充分发动和组织军队、广大人民以及社会力量通力协作,积极应对灾害,取得最终胜利。这是我们党处理重大突发事件的显著特点和优势。1998年夏,我国江南、华南大部分地区及北方局部发生了有史以来的特大洪水,受灾人数之众,地域之广,历时之长,世所罕见。在党中央领导下,数百万军民众志成城,奋起抗洪,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3]的抗洪精神。2008年初,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和西北地区东部出现了建国以来罕见的持续大范围低温、雨雪和冰冻的极端天气,全国上下紧急动员,全力抗灾,共渡难关。汶川地震发生后,国家军队应急机制全面启动,到前线抗震救灾,涉及区域之广、动用力量之多和投入速度之快都创下了我国抗灾救灾的历史纪录。汶川地震再次印证了中华民族在特大灾害面前的伟大精神力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4]成为此次抗击灾害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值得一提的是,近十年抗击灾害过程中,除了坚强有力的组织、决策的快速果断之外,网络媒体在联络协调、舆论引导、政策宣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诸如号召动员各地民众捐款救灾,并对救灾物资的分配使用进行舆论监督等,很多活动是通过网络这个平台来实现的。
(二)尊重科学,运用现代科技知识和手段应灾救灾
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一些重大突发事件的解决最终都离不开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而有些突发事件本身也是因现代工业技术而引起的,如危险物品爆炸、核辐射事故、新型建筑材料燃烧等,即使是自然灾害,也需要运用现代科学原理和技术加以解决。在处置突发事件中强调救灾的“技术含量”这一经验特点,在近三十年应对灾害性突发事件中尤其明显。如近年来关于森林火险的扑救,更加强调科学、理性和专业,更加重视生命安全。避免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盲目强调人定胜天精神所作出的无谓牺牲。再如山西王家岭矿“3·28”透水事故,115位矿工成功被救援,创造了中国救援史上的奇迹。毫无疑问,有序的组织加上科学救援,卫星系统的介入,排水、通风、铺设管道、煤炭、机电、钻孔等最新技术的应用,是这次奇迹发生的重要原因。
(三)善于充分利用多种信息渠道,快速反应,果断决策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应急处理更加快捷迅速。汶川大地震的发生是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新华网在当日的14时46分就向公众发布了消息,在汶川地震灾害发生后的第一时间,中央领导的重要指示、救灾行动迅速展开的消息,通过电视、网络迅速传入公众的视野。同时正面及时澄清一些不实传言并将回应举措及时发布,使人们获得对突发事件妥善处置的信心保障。在突如其来的特别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这种坚强有力的快速反应,标志着我们党和国家在建立健全现代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方面正在走向成熟。
(四)重视权威媒体在突发事件中的引导力量
突发事件发生后,短时间内容易形成舆论真空,信息成为一种非常稀缺的资源。来自权威部门的信息发布,有利于稳定秩序、调节情绪并澄清谣言。如甲型H1N1流感爆发后,我们党和政府吸取应对“非典”疫情的经验教训,充分利用现代传媒的信息优势,及时充分地报道流感疫情、政府的措施、国外的疫情和经验、预防的基本知识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避免了社会恐慌。2011年3月,日本9级大地震引发核泄露,我国内地出现罕见的抢盐事件,我们党和政府多管齐下,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主流及政府门户网站及时辟谣,并调动各方力量加大食盐供应,严惩哄抬盐价的商家,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不实言论往往止于权威主流媒体的迅速反应,主流媒体通过权威途径对部分地区出现的谣言进行澄清,收到了良好的信息传播效应,极大地稳定了人心。
三、网络环境下突发事件有其新的特点,应对和处理突发事件是对党的执政能力的新考验
网络传播方式已成为中国公众表达民意、讨论公共事务、参与经济社会及政治生活以及进行舆论监督的重要公共平台。在此特殊的信息环境下,沉着应对和正确处理突发事件,能全面综合地检验一个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尽管我们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由于网络信息环境的特殊性,使突发事件的发生、演变及传播都有其新的特点和规律,党和政府处理突发事件也更具特殊性和复杂性。
(一)传播速度快,突发性强,影响后果难以预测
网络传播速度快捷的特点,导致突发事件处理的时间性很强,事件影响的深度和广度难以预测。一旦贻误解决的最佳时机,或者决策出现失误,往往会造成难以弥补的重大损失。有的事件刚发生时只是普通的小范围的社会事件,事态的变化及发展趋势,在网络不发达的背景下,只会形成局部影响。而经由现代网络传播后就有可能形成社会热点,迅速演化成大的突发事件。在此过程中,如果应对不及时、方法不科学、态度不主动,就会造成处置被动、公信力降低,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近年来曝光的某些官员用公款娱乐消费、用公车私人旅游等,经过网上的披露和讨论,成为社会关注热点,虽然不会导致实体突发事件,如果听之任之或敷衍搪塞,也会演变成影响较大的事件。如“胡斌案”中不负责任的“70码”之说和“我爸是李刚”引起的质疑和民愤,让两起简单的交通事故演变成为震动全国的事件。这些都要求执政党能够及时果断地制定应对措施,遏制突发事件不利因素的扩散或蔓延。
(二)参与者众,互动性强,演变过程不可控制
网络传播具有开放和隐蔽性特征,参与者顾虑较少,通过网络可以大胆、真实地发表评论和看法,更能激发公众积极参与公共事件讨论的热情。在互联网上,一条信息的发布随即会引来知情人发布的相关信息,也会引来网民对于这条信息的反馈与评说。甚至一个普通人就能做到“一呼百应”,百万级点击率瞬间实现。每个参与事件的网民都成了“草根记者”,形成对事件详细过程的跟踪报道。南京天价烟房产局长、贫困县县委书记戴52万元名表、云南“躲猫猫”、红十字会高价宴会、中石化天价买酒等事件被逐一曝光,就显示了“草根记者”的力量。需要引起重视的是,这种力量有时也带有群体非理性特征,其影响覆盖面扩大,带来不少影响稳定的隐患,有可能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或社会危害,已具有公共事件的性质。而且随着事件的影响面不断扩大,突发事件局面更复杂,处置难度也更大。执政党要充分利用网络环境,从全局性、战略性的高度把握事态的发展,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形成一种强大的正向合力,及时有效地沟通和协调。
(三)虚拟无序,自发性强,监管难度更加复杂
网络是一把利弊兼具的双刃剑。由于网络的自由性,它在给人们及时传递信息的同时,也可能伴随着不准确的消息,一定程度上对突发事件的发展起到了逆向的推波助澜的作用。而近期网络暴力频现,更加增大了网络负面效应。网民在网络上的表达不再是简单的情绪宣泄,有的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发布虚假信息;有的雇用网络水军恶意炒作,扰乱市场秩序;有些不法分子抓住突发事件非常时期,利用网络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因此,加强网络监管刻不容缓。目前我国互联网发展中存在着两个问题:有关互联网的法律不够完善、公民法律意识不强。这就要求制定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对于恶意歪曲报道和误导性言论,要运用法律手段和有效工具进行监管,对普通网民要积极做好解释疏导,防止事态升级。
四、执政党必须与时俱进,让现代信息技术和完善的信息系统在应对突发事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鉴于网络环境下信息传播的诸多特点和互联网正在成为世界性的信息交流和舆论扩散制高点的客观现实,应对突发事件也必须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的作用,构建功能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处理体系。
(一)建立跨域应急网络管理体系
以三鹿奶粉事件为典型的一系列案件,提出了跨地区、跨国界突发事件应对的新课题。因此,在坚持属地化管理为主的同时,必须探索国际国内的信息分享、监测与合作系统,探索建立地区性、国际性的网络应急管理系统,实现不同部门、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国家之间的应急合作。美国通过实施“e-FEMA”战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应急管理信息平台,应急通信信息系统在美国应急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的应急管理信息技术应用,其硬件设施不足,其软件建设亦缺乏统一的系统平台,应当加快此项系统工程建设。
(二)建立应急预警信息系统
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进行早期预报,对于增强党和政府应急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现代信息技术支撑的应急预警信息系统,可以通过预测和仿真等技术对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发展的态势进行有效的监测,收集有关突发事件的征兆,运用系统技术进行分析处理,然后发出确切的警报,使政府和民众提前了解突发事件发生发展的状态,以便及时采取应对策略,防止或消除不利后果。我们党和政府可以充分利用预警信息系统,密切关注网络舆情,及时发现并处置突发事件。公共预警信息的发布方式,需要改进目前点对点、单一的信息工具(如手机短信)发送,建立一种立体式信息预警联动系统,以避免因“信息梗塞”而造成重大损失。
(三)建立信息公开和信息沟通机制
网络的发展让信息表达的渠道更加立体和多样,日趋完善的网络平台打破了传统社会架构下的沟通壁垒,官民平等对话、互动交流成为现实。我们党和政府十分注重利用网络了解政情民意,总书记、总理经常与民众进行网上对话和讨论,不少地方党政高级领导定期与网民交流,官员开博问政蔚然成风,这些都表明我们党十分注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宽信息沟通渠道、重视网络民智和民情。要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化的成果,建立和完善信息公开机制和沟通机制。比如建立以政府的上访接待机构和人民来信来访机构为基础的网络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利用信息平台理顺社情民意传递机制与渠道。此外,在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基础设施的建设中,信息公开的制度化建设也是十分重要的。
(四)建立网络舆情掌控与治理体系
网络在突发事件当中应该承担起它的社会责任,这里涉及到了突发事件的网络媒体的责任问题。由于人们很容易从媒体网络和其他通讯工具中了解信息、传播信息,封锁信息往往是徒劳的。在网络媒体上形成主流和统一的声音,形成正确舆论导向就显得极为重要。为了正确引导网上舆论,使网上舆情成为一种网络健康民主的动力,就需要健全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加强网络安全领域核心技术的研发以及网络与信息安全立法和标准制定。完善网络立法,将网络管理纳入依法行政的范畴。
以上四大体系应当建立在统一的应用系统平台上,统一发挥综合效应,而非各自为战、独自为阵。同时,要重视电子党务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应用,在电子党务逐步建立的环境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电子党务信息平台下的网络安全监控、网络信息发布与沟通、应急预警系统等项技术研发。
除了以上系统建设之外,加强党政领导干部信息素质能力培训和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突发事件处置成为各级党委执政能力和政府行政能力的重要考验。近年来很多地方政府官员因为突发事件处置不力受到问责。200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明确将“对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处置失当,导致事态恶化,造成恶劣影响的”[5]纳入问责范围,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给予了高度重视。近年来发生的与网络相关的一系列事件处理中,也暴露了一些地方官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困境。这种困境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对网络环境下公共权力运行受到的冲击估计不足,对此类事态发展的不可控性缺少足够的预测和研判;二是不适应现代社会的信息传播方式,不注重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获取信息、及时跟踪和分析网络舆情动态。因此新的信息环境下,除了要提高领导干部正确判断复杂形势、果断制定对策措施的能力以及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等的能力外,还需要高度重视加强信息素质能力的培养。
[1]莫利拉,等.公共危机管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
[2]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上下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赵士红.近年我们党应对突发事件的观察与思考[J].学习论坛,2010(5):56-57;唐明勇,郭文亮.中国共产党与重大突发事件[J].江汉论坛,2006(4):27-30.
[3]江泽民.在全国抗洪抢险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8-09-29.
[4]胡锦涛.在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Z].新华网,2008-06-30.
[5]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第二章第五条第五款)[Z].新华网,2009-07-12.
D251
A
1009-928X(2011)10-0030-04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9BDJ017)阶段性成果,作者系中共广州市委党校文献信息中心主任
■ 责任编辑:晏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