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关注
2011-12-25本刊编辑部
文化关注
民营书店入“冬”?
10月31日,全国最大的民营连锁书店“光合作用”书房因资金链断裂,位于北京和厦门的直营店全部歇业,仅余3家还在营业,但已与总店完全脱离关系。苦心经营16年后,“光合作用”像风入松、第三极等老牌民营书店一样,黯然退出图书销售市场。
有人指出,这已是媒体报道的第四起民营书店关张的新闻了:去年1月,第三极书局戴着“3年亏损7800万”的帽子谢幕;当年7月,广州三联书店宣布关张;今年7月,风入松关门停业。据统计,在过去10年里,有近五成的民营书店关闭,且这股“倒闭潮”还在蔓延。
民营实体书店多米诺骨牌般地一个个倒下,加剧了一些公众对阅读的忧虑。在这个寒意乍起的季节里,实体书店的冬天也到来了吗?他们又该如何过冬?
>>>书店之殇几时休
其实,不是所有书店都一定要做大做强,做成连锁机构。小书店在专、精、特、活上下功夫,在网络书店和大书城之间找到生存缝隙,一样活得精彩。在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附近有一家迷你书店,面积小得只能容纳两三个人,但书店非常有特色,以经营旅游和古旧图书为主,据说已经在此经营了几代人。看来,书店找准定位,在自身下功夫,非常重要。
说到成功的书店,就不能不提台湾的诚品书店。这家图书连锁机构现在已经成了台湾的文化地标和旅游热点,去台湾的人尤其是大陆游客鲜有不去诚品书店的,哪怕不买书,进去参观一圈,也令人心旷神怡。与大陆的书店相比,诚品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营造出了一种“诚品文化”,令人感到逛诚品是一种享受,是有品味、有范儿的标志。当人们把逛书店当成一种生活方式的时候,书店的生存就有了保障。反观内地的书店,无论国有还是民营,注重的还是规模和效益,似乎都没有注意到营造文化氛围对书店生存的价值和意义。
书店不是一般的商店,以经济利益的得失来评判书店的价值,只是短视的庸见。书店和一般商店不同之处还在于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在于它们为城市文化提供着丰富营养,让人得以“诗意栖居”。因为,“多一家书店,就少一所监狱”。
(摘自《人民日报》11月3日第8版·文化)
>>>书店关张后,何处觅书香
光合作用的关张,实际上凸显的是时下实体书店的转型之难。尽管许多书店成立了读者俱乐部,也开展了图书打折、作家签名、文学讲座等活动,甚至将书店部分楼层出租,但面对网上书店无可比拟的价格优势和读者“书店看书网上买书”的事实,面对国民读书人均一年不足一本的事实,书店也只能发出一声叹息。
有人说,实体书店倒闭,消失的不仅是一些传统人文小书店,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方式。亦有评论者感慨,这是一个没有利益就被淘汰的时代,若干年后,实体书店只能成为一种回忆。更有读书人发出“明天,我们还能逛书店吗”式的诘问,但这都掩饰不了一个残酷的事实:书店要生存,必须要营利,而实体书店日渐高涨的人工成本、房租、水电费等问题,成了难以承受之重。再加上网络销售低价售书的巨大冲击以及读者阅读习惯的转移,民营书店的经营可谓左支右绌,步履维艰,一旦资金链出现断裂,倒下是早晚的事情。无论是国有还是民营书店,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书店,都最终面临这样的际遇。
当然,民营书店并非没有出路,著名出版人黎波给出的药方是,“及时对读者发布图书信息,送货上门,把服务做细做精。”民营书店要想走出当前困境,就必须要找到与图书或文化关联性较强的产品进行混搭销售,多元化才能增强顾客的黏性。其次,利用实体书店人性化的特点,提高对读者的信息、情感和产品服务,让顾客在店内获得与网上购书不一样的体验。三是可将书店开在功能日趋多样化的社区,如设立社区连锁书店,以降低房租成本。
(摘自红网 2011年11月9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