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富二代说福报

2011-12-25济群

中国商人 2011年8期
关键词:福报心存缘分

文/济群

文/济群

当下社会对“富二代”这个群体始终褒贬不一,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衔着金钥匙出生的“富二代”的确拥有着太多他们同龄人无可比拟的优越条件,这是“一代商人”给予子女的先天福报。

相似的起点但归宿却有着天壤之别。为什么有些家族的“富二代”能把这个福报延续下去,有些却渐渐没落?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从中国的传统伦理来看,父母对子女而言是绝对的权威。其实这种权威是建立在强烈的贪著和占有之上的。换言之,很多父母是把子女纳入自我的一部分,而不是将之作为独立个体看待。从而造成一种扭曲、失衡的关系,痛苦也就在所难免。

而从佛教的角度来看,父母和儿女只是因为缘分走到一起,并没有必然的从属关系。任何一方,都没有权力来主宰另一方。父母不能要求子女绝对服从,子女也不能要求父母满足自己的一切要求。双方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虽然有亲情,有血缘,但也应该彼此尊重,而不是以这种亲情和血缘作为占有对方的砝码。

在尊重的同时,佛教也提倡惜缘。佛教认为,在父母和儿女之间,必然有着特别深厚的缘分。有道是:“儿女是债,有讨债,有还债,无债不来。”不论来的是什么,终归是有它的缘由,有它千丝万缕的宿世纠葛,所以要安然接受。如果是顺缘,固然要心存感恩。如果是逆缘,同样要心存感恩,因为当下就是化解往昔恶业的机会。把握这个机会,才能转逆缘为顺缘,而不是让这种不良关系带入未来生命,生生世世地互相缠绕。

所以说,佛教在看待父母和子女的关系时,是以彼此尊重为前提,以珍惜缘分为原则,以心存感恩为重点。

佛教认为,众生虽然是平等的,但生命起点各不相同。生为“富二代”,表面来看,只是命运的格外垂青。事实上,这种福报是来自过去生的积累,是往昔善因招感的乐果。从这点来看,他们享有比别人更多的机遇也无可厚非,因为这一切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是他们的福报所招感。

但我们还要看到,这种福报只是今生的起点,并不是永久保障。若不能善加利用,福报也会转化为违缘。就像身处半山,如果继续向上,固然比他人领先一步;如果不幸坠落,也会比旁人摔得更重,更惨。作为“富二代”,在拥有这些福报时,必须看清其中潜在的危机。这样,才会有驾驭财富而不为之伤害的能力。否则的话,或是因出身富贵而不求上进,浑浑噩噩;或是为富不仁,作恶多端,最终毁了自己的一生。这样的例子,可谓比比皆是。

怎样才能使福报延续下去?这就需要播种,需要耕耘,佛教称之为培植福田。福田有三,分别是恩田、悲田和敬田。所谓恩田,就是对有恩于我们的一切人,都要怀着感恩之心去报答,包括父母恩、师长恩、国土恩和众生恩,这也是佛家弟子在每天修行回想时所说的“上报四重恩”;所谓悲田,则是从慈悲心出发,尽自己所能帮助千千万万需要帮助的人;所谓敬田,就是恭敬一切应当恭敬的人,主要指佛、法、僧三宝,及一切值得恭敬的有德之人,这才是人生的真正依怙。

事业上的成功,主要取决于机遇和能力。其中,机遇主要和福报有关,包括往昔的积累,也包括今世的培植。有一分耕耘,才会有一分收获。在这点上,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如果不再播种,再丰厚的田地也会渐渐荒芜。商

猜你喜欢

福报心存缘分
“Mi palabra favorita en chino es yuanfen”
知福与知祸
心存美好
“有损福报”能否吓退违法行为?
You’ve got questions? she’s got answers (but you probably won’t like them)
天赐的缘分
心存高远 脚踏实地
7条让生命更美好的真理
陈正元 心存感恩
为缘分干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