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个性化专栏的几个要素

2011-12-25陆冰梅

中国记者 2011年3期
关键词:博客报纸主持人

□ 陆冰梅

(作者是《南国早报》经济特刊中心副主任)

强化人文色彩

传统风格的专栏主要写作手段是解释性新闻、特稿、专论、综述等,而以记者编辑个人特色打造的新式专栏,在追求办报创新上,体现了报纸专栏在当下媒体变革中的一些新特征。

1.主持人个性和专栏特色互动。

实践证明,为主持人度身订制的个性专栏,提高了报纸的活力和关注度。

《武汉晚报》推出的“寻找”专栏,意在帮读者寻找离散的亲人,寻找失落的情感,寻找人生的寄托,寻找维系人物命运的信物。专栏除定位独特外,两位主持人的个人魅力得到张扬。他们锲而不舍为读者解忧的精神打动了读者,读者为栏目提供寻找线索接连不断,寻找中感人的情感故事也为专栏赢得了更多读者。

个性专栏的设置让一些原本平淡无奇的服务性新闻找到了光鲜外衣。在不少记者眼里,气象新闻无非是风雨、雷电、阴晴之类的信息通报。《武汉晚报》开设的“自力说天”专栏从与气象相关的医疗、保险、电力、服装、饮食、旅游等行业入手,对气象新闻进行拓展,形成了报纸的一大特色。

个性化专栏也增进主持人与读者之间的互动。比如一些命名专栏由于主持人名字的明确指向性,读者容易与主持人建立起联系。盘点近几年都市报发表的一批有影响的独家报道,其中不少就是读者向特色专栏报的料。

2.注重品位,服务为先。

一些优秀报纸专栏投入了主持人的独到见解、文化理念和思想气质,因而有更强的渗透力和诱惑力,能够从内心深处牵引受众。

如《当代生活报》娱乐专版每期的莫璇手记“娱说秀事”,主持人往往能站在人生的高度分析一些娱乐事件,让读者不仅旁观娱乐圈中的悲欢离合,而且能从中领悟一些人生道理。

国外很多报纸在设置专栏时比较注重服务性。

《芝加哥论坛报》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创办了“食品指南”专栏,专门向读者推荐各种美食。还特别设置了一个专门的食品烹饪试验厨房。在报纸上推荐的食谱,大都事先经过专家在该试验厨房烹饪检验,合格后方才见报。而《洛杉矶时报》也同样有这样的试验室,检验食品配方。

美食实验室不仅本身是一种新闻,更大程度上这种人文关怀会赢得更多读者信任。“寻找”“田巧萍导医”“黄峰淘房”等国内一些专栏的设置,也是基于这种服务意识和人文关怀,因而受到了读者喜爱。

彰显专栏个性

1.市场目标定位要准。

今天媒体发展已由“同质化竞争”转型到“品牌化竞争”。而个性化专栏正是品牌化竞争的一个撒手锏。

2.长于策划,优化信息。

当前激烈的竞争态势下,单个专栏很容易被克隆。因此要使专栏独树一帜,更依赖于编辑部自身对专栏的把握能力和策划能力。其他报纸可以邀请相同的专栏作者,也可以开设类似的专栏,但是编辑部对专栏的策划能力无法模仿。

3.以开放的编辑心态不断创新。

一是不断有新专栏出现。多个专栏可以减少模仿带来的损失,一个专栏被模仿,还有其他专栏支撑。

二是大胆采用新手法编辑专栏。博客写作开始流行时,《南方都市报》就将这种网络写作新形式用在专栏的编辑上,开设了“见字如晤——木木博客”“超级奶爸——张恩超博客”两个专栏,还有一个“私房博客”,专门搜集一些优秀博客,并附上链接地址。这种紧跟时代潮流的做法,不仅树立了报纸开放、不拘一格的形象,不断创新的编辑手法,也容易给读者带来新鲜的感官刺激,使之成为报纸长久客户。

一些新锐媒体将微博形式嫁接到纸质媒体专栏上,对一些微博关注事件进行整合深化,即时跟进事件进展,加强读者互动,新颖的表现形式也能给读者带来新鲜感。

猜你喜欢

博客报纸主持人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报纸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卖报纸
博客天下
博客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