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用 服务 好看的专刊发展之道—狭义概念下的“社区报模式”初探
2011-12-25郑希均
□ 郑希均
更精更专更深,才能“有用”
专刊的设置应包括三方面:第一,在吃、穿、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上,倡导高质量生活方式;第二,在安全、健康、知识、教育、就业、理财等方面提高受众的生存能力;第三,满足受众对精神文化的追求。如何强化“有用”,要做到更精、更专、更深:
1.精细化。在专刊设置和栏目协调上,要更有针对性,更细分;在内容上,针对不同的小众,有的放矢。这样专刊拉动广告的目的性也更强。在目前快餐式阅读的状况下,报纸真正寻找的是对各行业有主动需求的读者。专刊须注意并重视受众分众性、定向性,精细办刊。
2.专业化。一是资讯实用,二是资讯权威。要担当起受众的“资讯向导”,从资讯海洋中过滤、筛选出对受众有用、可用的解读、分析服务,让受众可以“按图索骥”。
3.深度化。专题性报道兼具信息性、解释性和调查分析性,大篇幅、大容量,近年广受读者欢迎。专刊可结合特定读者群的阅读热点、或专门领域中的热门选题,做一些相对集中的大容量报道。特别是在有关问题形成热点、专题呼之欲出时做有深度和广度的报道,给受众交流、解惑。
提档扩面多法并举,才是“服务”
现在的读者自主性、主动性显著增强,参与性融入性大大提高。因此,专刊提升服务性,除深化实用性,加强精细化,要做到三点:
版面内的互动。互动是衡量专刊服务性强弱的重要因素,专刊在满足受众需求而单向向受众传输实用性信息和文章的同时,要大量开设互动栏目,增发互动稿件。如“读者点题”“大家参与”等,解答受众当前疑惑,满足受众真实需求,与媒体共同参与行动。
版面内的策划。专刊的策划性要强调的是生活、服务、实用、互动。因此,专刊服务性策划,就是要从最大多数人的共同兴趣点入手,策划题材,特别要注意发掘更多人关心的热门话题,如房价、动迁、污染、消费者权益、医疗事故等。当这些热点被新闻板块在第一时间报道后,专刊应立即启动策划,发挥版面容量大、资讯丰富的优势,做深做透,为读者解答更多疑问,做好服务。
版面外的活动。所谓版面外活动,仍依托版面,是专刊版面的延伸。首先由版面推出活动,由版面交待活动背景、缘起、目的、规则、内容等,并一直追踪活动整个过程,为活动和参与活动的受众提供支持。活动需要找到最大量受众关注的有兴趣的热点,而且还是专刊可以服务的热点。如教师节教师购车、国家一次次出台房价调控措施后的购房直通车、心理和法律咨询等等。《钱江晚报》“求职求学”专刊开展“为十万学子找岗位,为万家单位觅人才”服务活动,通过报网互动、即时刊发、读者参与等形式,搭建大学毕业生、高校及用人单位互动交流平台,取得良好社会效益;《都市快报》在当前国家严控房价、居民彷徨十字路口之际,举行房市相亲大会,一时应者如云,不绝于道。
全新时代必须出新,才叫好看
专刊增强新闻性,是要与社会、生活同步或先进一步,从观念到选题,从取材到立意,都必须及时反映时代气息;要注重新闻性与服务性、实用性的结合。比如,现在强调环保和低碳,专刊就要注重这种前沿观念下的题目。
专刊要强化新闻性,一是大量增加最新、及时、有用、服务类资讯;二是抓热点问题,特别是民生问题;三是要发挥自己容量大的优势,对群众关心、带有社会普遍意义的重大事情进行全方位介入和深度报道,包括背景、链接、言论等;四是及时反映百姓生活中的问题和难题,想方设法为他们解疑释难。
近年来,最新流行语言、最新热点事件,最新热点人物往往先从网络爆出。这就给报纸专刊提出一个问题:如何适应网络带来的变化?专刊的新闻性很大程度要着落在网络上。网络的热点、语言、新闻,专刊必须紧紧盯住,与之紧密结合,利用纸媒独具、网络不具的优势,围绕受众关注的,化网文为纸文,呈给受众一个全新的专刊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