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与深度:鱼和熊掌如何兼得?——论新媒体背景下的电视深度报道
2011-12-25□张洁
□ 张 洁
(作者是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副主任)
速度与深度,在新闻采集和传播中有点类似鱼和熊掌的关系,一般认为,要速度势必影响深度,求深度势必减慢速度。新媒体时代到来之前,电视深度报道的挑战更多来源于内部,时效性和深刻性的角力往往在日播和周播节目、消息和专题之间展开,基本相安无事,时效归时效,深度归深度。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时效与深度的竞争呈现全方位态势,不仅在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间展开,网络媒体、移动媒体等新媒体领域也硝烟四起。此外,新媒体速度深度通吃的传播方式不仅颠覆传统深度报道理念,而且对传统媒体报道形态、信源获取、信息采集、组织构架、运作方式等都产生深刻影响。
新媒体的优势
新媒体的出现是基于传播技术的进步,互联网和无线传输的结合使新媒体不仅占据传统媒体的一切优势,同时又兼具传统媒体难以企及的长处。
1.快捷
“一点知天下”。受众在信息获取和信息交流上获得彻底的解放,实现了即时性阅读、交流、沟通。体现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发现信息、采集信息、传播信息三环节的时效性,没有比新媒体来得更快:第一时间发现新闻,第一时间记录新闻,第一时间传播新闻。
2.自由
互联网实现了信息的自由流动和自由选择。无论是消费信息,还是生产信息,新媒体都为每一个个体提供无限可能,生命个体的自主性得到空前尊重,在知情权得到满足的前提下,人的思想和精神得到巨大丰富和伸张。
3. 人人都是媒体
人人有权消费信息,人人有权生产信息,新媒体使普通百姓也拥有话语权,改变了信息被媒体和媒体人垄断的格局,也使传播学意义上传者和受者的界限得以跨越和突破:大众既是受者,也是传者。
4.聚合
汇聚天下之信息。在互联网这一信息高速公路上,新媒体的信息(文字、视频、音频、图片)整合能力、提供能力、服务能力超越所有传统媒体,已成为公众获取信息的第一首选。
5.互动
单向传输变双向或多向传输。在新媒体信息消费过程中,消费者不只是被动接受信息,也可以选择信息,发表意见,甚至发布信息。媒体、信息生产者和消费者发生高度互动,从而改善新闻传播的关系,提升新闻传播的质量和效果。
新媒体的五个特性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相互发力,使其具备无与伦比的亲和力、传播力和影响力。
新媒体对电视深度报道影响
1.速度与影响力
电视深度报道的类型一般分为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报道、谈话节目、评论节目、纪录片和专题节目。众所周知,电视深度报道,尤其是电视调查性报道是耗时又耗力的新闻产品,“长时间的调查、研究、论证”是该产品的生产特性。以“新闻调查”为例,一期45分钟的节目生产流程为:选题遴选、选题论证、选题申报、前期调研、前期拍摄、后期制作、送审播出。常规节目制作周期一般为两个月,特殊的有半年到一年甚至更长。以大量采访调查、分析研究打造权威、客观、理性、独家的影响力。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以速度和深度兼具的优势给电视深度报道不急不躁、有条不紊的节目生产方式带来巨大挑战。“当真理还在穿鞋的时候,谎言早已跑遍了全世界”成为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真实写照和深刻阐释。当新闻发生时,谁最先说,谁就影响世界,说好说真说准说深成为第二位。而源源不断的后续报道,不断补充校正较前报道的遗漏和谬误。
事实证明,当突发灾难和重大公共事件发生时,谁最先报道,谁就拥有较高的收视和影响。时效对影响力产生如此巨大的决定性作用,是新媒体时代传播的普遍特征。它逼着各种形态的电视深度报道尽量缩短制作周期和改变运作流程,以期在时效性上取得突破。
以评论和报道见长的“新闻1+1”是一档25分钟深度直播栏目,运作流程是当天热点事件和话题当天报题、策划、联系嘉宾、确定连线、收集视频、制作短片、当晚送审播出,速度之快已和短新闻同步。为追求更快更新,有时下午5点还更换选题,紧急制作,保证当晚9∶30播出。“新闻1+1”已成央视新闻频道中最具速度与深度的栏目,收视和影响稳居前三名。而老牌的“新闻调查”也在不停地提速。两个月的常态制作周期已缩短为两周,遇到重大时效选题,三组人马同时运作,创造过2天就制作播出一期45分钟节目的奇迹。而单一摄制组也尝试过5天采制完成一期节目,但这个奇迹是主创人员连续几天不休息创造的,以损害健康为代价,不可复制。
当然,对舆论监督的深度报道而言,速度还成为防范公关说情等种种制约安全播出隐患的重要手段。
2.深刻性
信息的深度和广度构成新闻的深刻性。新媒体对电视深度报道追求深刻性的冲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从阅读和收视习惯上,单一深度的需求被丰富的资讯所取代,受众花一小时看一个深度报道所获得的信息量,与在新媒体上花一小时获得的信息量不可同日而语。浅而广的信息获取带来的视觉知觉满足,超越了单而深的事实知晓愉悦,这个现象有些类似于前些年的“时代阅读”场景——读图时代取代典籍时代。
二是新媒体在第一时间集纳事实和背景、链接相关事实和背景、聚合评论反馈以及音视频、图文的能力,构建了一个强大的能满足受者在第一时间深度需求的平台,固定播出、线性传播的电视深度报道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无法与之抗衡。
电视深度报道都有固定的栏目和播出时间。节目制作过程中,深度的构成来源于更多的事实和背景,前期事实的挖掘和背景的梳理需要时间;后期素材需要编辑形成完整的、逻辑层次分明的产品一次播出更需要时间。而新媒体的事实传播是一条实时的传播链,在这条不断更新的传播链前,深度报道的深度(无论事实、背景和观点)早已被分而食之、广而告之。以2009年“躲猫猫”事件为例,当事人怎么死的?看守所为什么撒谎?驻所检察官为何不监管?网民调查团能否调查出结果?网民调查团行为是否合法?“躲猫猫”事件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如何保障嫌疑人生命安全?等等深度事实和背景调查,电视深度报道完全滞后于平面媒体,更不要说“一网统天下”的新媒体。节目最终的呈现也未超出网上的议程设置。只是凭借鲜活的现场、人物及完整的故事链形成自己的传播优势。
电视不会束手待毙。直播是电视媒体最大的魅力和竞争力,文艺晚会、世界杯、突发性灾难的直播伴随事件同步进展,使观众在第一时间身临其境,与当事人共处不可预知结果的期待状态,时效性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新媒体时代,电视直播特别是新闻直播遍地开花。直播节目中除不断更新现场新闻外,还紧紧围绕新闻事件,将背景、新闻人物、专家访谈、评论员评论熔于一炉,为直播中的极速勇士披上厚厚的深度盔甲。即时的、不加修饰的现场信息滚滚而来,在电视直播天然具备的悬念和拉动力中,营造着着电视独有的视听深度。资讯和专题、解释和调查、纪实和访谈、评论和分析、文字和图片、视觉和听觉等所有的新闻形态和技术手段在直播报道中都被运用且边界模糊。唯一剩下速度与深度在交织中推进。
问题是:没有重大灾难和突发性事件,没有奥运会、世界杯的日子里,电视怎么办?
3.独家性
“你看,或者不看,新闻就在网里,只增不减。”广播里的新闻听过就忘了,报纸上的新闻读过就扔了,电视上的新闻看过就过去了。传统的信息消费中,新闻的生命只有一天,但互联网的诞生拯救了新闻的生命,因为所有的新闻都被记忆和储存,随时可能重见天日。在能量巨大的搜索引擎面前,被各媒体奉为竞争法宝的独家性光环也在一点点褪去。只因为在互联网面前:只有首发,没有独家。
4.交互性
新媒体使高高在上的大众传播回到地面,回到大众的行列中。尽管为了贴近受众,报纸有“读者来信”、广播电视有主持人来拉近和受众的距离,但传播手段的单向性不可能造就传者与受众之间真正的平等。新媒体双向或多向传播的技术革命使获得选择权和自主权的受众摆脱仅仅是受众的身份,参与到新闻传播过程中来:“我想看什么就看什么,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与媒体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平等互动。新媒体带来的影响将越来越凸显,以“探寻事实真相”为己任的电视深度报道在吸纳民意、调动公众参与等方面面临全新的课题。
深度报道如何借力新媒体
新媒体的出现既对传统媒体提出挑战,也为传统媒体走向速度和深度创造了条件。
1.信息获取
在传统媒体供职的新闻从业人员,已把新媒体当做获取信息的第一渠道。新闻评论部所属十个深度报道栏目,从选题的发现、到报道方案的确立、相关背景的收集,包括解说词撰写,都离不开新媒体强大的资讯支持。形象地说,新媒体已成为电视记者必用的职业工具。是电视报道走向速度和深度的第一步。
2.影像获得
新媒体不仅能为深度报道提供海量的文字资讯,也为电视深度报道和电视直播提供大量的视频支持。从2008年汶川地震到2010年舟曲泥石流,第一时间发布的灾难场景已从摄像机记录过渡到手机视频记录。近几年央视新闻频道抢先播出的突发事件影像,多半是个人用手机视频功能记录完成。随着3G手机电视的普及,国内一些电视台开辟的接收、处理、播出3G手机视频的平台,将把个人记者的概念推向新的高度。
3.数字传输
随着摄像机影像记录由磁带改为硬盘,电视素材的传送已摆脱对转播车的依赖,可以在网络上进行,对提高电视节目的时效起到决定性作用。
4.公众参与
新媒体与受众的平等互动不仅在理念上深刻影响传统媒体,而且为深度报道在新闻采制和传播过程中调动公众参与提供了技术可能。四年前BBC做过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公众对探寻真相的报道有着强烈的兴趣,他们已不满足于节目播出后的评论,期望能加入到对真相的探究中来。电视深度报道如何借助新媒体,开发利用好这股新兴力量还有待于实践。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共荣
新媒体会吃掉传统媒体吗?新媒体巨大的传播力是否会影响传统深度报道的命运?吃掉不一定,影响是肯定的,总体说来利大于弊。目前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处在共生共荣阶段:新媒体在第一时间集纳传统媒体的信息,传统媒体也借助新媒体的平台和空间获取更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新媒体带来的挑战显而易见:微博的影响力呈几何式倍增;民间舆论领袖开始出现;在传统媒体止步的地方,网络则突飞猛进;新媒体孕育的全民记者尚在成长当中,如何迎接和面对这股未来的力量,还缺乏研究和准备;如何培训深度报道编辑记者在海量信息中学会甄别和处理新闻。
不管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本质上都是为公众服务。媒介手段的增加,对中国公众来说只是多了一个满足他们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的平台。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在目标上一致,在信息上是互补的。传统媒体的局限性或许正是新媒体未来发展的广阔空间。
技术进步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从印刷术到无线电,从广播到电视,从互联网到3G时代,每一次技术进步解放的都是人类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