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诚信证据

2011-12-24钱过敏

大众健康 2011年8期

  我有一个一起在北京工作的同学。说是同学,其实是小我几届的学弟,来北京后因同学聚会才认识并熟悉起来。
  4年前,他买房差钱交首付,开口向我借钱。我爽快地去银行取出5万元钱,借给了他。他要给我出具借条,我觉得既然是同学,又只有区区5万元,就不要他留借条了。但他很坚持,并当场拿出写好的一张白条,塞给了我。他离开后,我就随手把借条不知扔到哪儿去了。
  去年,他如约把钱还到了我的银行账上。因为不是当面还的现金,他让我回头找时间把他留给我的借条还给他。
  放下电话,我便在办公室(后来又在家里)翻箱倒柜地找,但怎么也找不到那个借条了。我只好如实电告他,并笑说,保证以后不会再找他还钱啥的。他倒是很通情达理,说不着急,让我再找找,找到了再说。
  一年过去了,我仍没有找到他的借条,他也没有再追问。我想就这样算了吧,难道同学之间这么一点诚信都没有吗?
  前不久同学聚会。聚会前,他来电问我借条找到没,要我顺便给他带去。我的天,一张借条让他担心了整整一年!我当即感到很不好意思,便告诉他,这次一定带给他。
  借条是找不到的了,但如何才能让他放心呢?最后,还是老婆有主意,她亲手写了一张条子,言明某某某此前所借款项已全部还清,以此为证,并写上年月日。
  老婆郑重其事地签了名,还要我和孩子都签上大名。开始孩子拒签,说和她没关系,经我们耐心说服教育之后,她也顺从地签上了她的名字。
  签完字后,我发现老婆写的条子没有“文种”,我便提笔写上“诚信证据”四个字。折好之后,我放进了上衣口袋,就赴同学聚会去了。
  晚餐快结束时,同学问我要借条,我便把准备好的纸条递给了他。他没有打开看,很满意地装进了自己的口袋,并要和我再喝一杯。我已有几分醉意了,没有和他再喝。
  分别的时候,我附在他耳边悄悄说:“你那个借条我没找着,只好重新写了一张。我保证我们,包括我的继承人,以后都不会再找你要钱。请你放心!现在人不差钱,但差相互信任!”
  同学听过我的话,呵呵地乐,因为夜色和醉意,也不知他在乐啥。
  回家的路上我想,也许他是对的,如今是法治社会,啥都要有证据。诚信不能空口白说,也得要有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