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文化论域中的大学生价值观分析与对策研究
2011-12-24吕广利
吕广利
(咸阳师范学院,陕西咸阳712000)
政治文化论域中的大学生价值观分析与对策研究
吕广利
(咸阳师范学院,陕西咸阳712000)
从政治文化视角研究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和培育,有助于丰富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和内涵的认识,提升对大学文化教育本质和功能的体认层次,增强高校育人的应对意识和文化深度,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政治文化;大学生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
当前我国高等院校正面临着外部社会结构的转型、挤压和内部体制机制的转轨、调整,一方面多元化文化观念形态冲击和洗礼着高校的人文生态环境,社会思潮和文化的多元冲突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高校的内部,使得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模式和话语等面临着改革和创新的困境与契机,另一方面,高校内部小环境中自身运行的话语规则、行为模式、价值观念等,也随着教育主体和受教育者主体的“二元关系模式”转向“交往行为”模式,而体现出新的变化。外部不同的社会观念形态的碰撞、对立,内部行为主体心态、言行的变化,成为两条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运动轨迹,共同支撑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点。而这一整体面貌,又离不开当下中国的政治文化深刻变革与结构转型的特殊语境。因而,本文的“问题意识”也就是要突出强调——政治文化学科范畴中的大学生价值观生成、培育的现实意义和特殊针对性,以此实现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模式的转型,顺应时代语境的新变,增强高校育人的应对意识和文化深度。
一、从政治文化视角研究大学生价值观的意义
1956年,美国政治学家G.A.阿尔蒙德在《政治学杂志》上发表了名为《比较政治体系》的研究论文,并在其中提出了“政治文化”这一理论概念。尔后,政治文化理论引起西方众多学者的重视,并逐步形成了一门独立的新型交叉学科体系。所谓政治文化,是指一个国家中阶级、团体和个人,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下形成的某种特定的政治价值观念、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模式。它主要包括政治主体对政治体系、政治活动过程、政治产品等各种政治现象,以及自身在政治体系和政治活动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的一种态度和价值倾向。[1]从政治文化视角研究大学生的价值观培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和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政治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特定的历史时期,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必然对政治活动主体的政治态度和政治心理倾向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政治文化对社会成员提出一定的要求,规范和制约政治主体的行为;另一方面政治主体的能动性的发挥,又对政治文化的健康和谐发展至关重要。政治是人的一种基本的社会存在方式,与社会文化的整体生成有着密切联系,政治文化建设因而成为社会建设的价值导向。无论是从文化引导、价值取向的角度,还是从人的生存、群体凝聚的角度,特定时期内通过主导文化形态来制约和平衡其他文化形态,进而整合文化的内在凝聚力,建构社会共有的心理基础和精神依托,这都是不同历史传统、不同生产路径的共同体的必由之路。
要看到重视和加强文化建设,本身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意。问题在于,目前在我国高校,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往往重视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力,而对文化建设、特别是对文化力的作用认识重视不够。政治文化的价值观念、认知态度和情感意味,都需要在文化发展和变迁的事实中显现。
2.个体所具有的政治文化水平,决定着个体的政治文化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青年学生精神成长需要良好的政治文化基础环境。美国政治学家罗伯特·A.达尔指出:“政治是人类生存的一个不可避免的事实,每个人都在一定时期以某种方式卷入某种政治体系。”[2]青年学生的政治文化水平(观念认同、情感深度和心理倾向性,实践和参与能力)既是个体实现精神超越和人生自觉的一个前提,更是一个群体、整体队伍政治文化建构和日常生存方式的一个基础。
3.政治文化深刻地制约和影响着大学教育的主、客体发展。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作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教师、学生群体,都需要角色的转变。要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过分注重单向灌输,对被教育者作为主体的独立性和能动性重视和研究不够的倾向。在主客体交往行动中形成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人文环境——而这恰是政治文化的理性基础和审美风格。大学的“政治文化化”,从根本意义上说,也就是要强化大学文化的“交往代说教、审美代宗教、文化感性代科技理性、人文精神代工具思维”的“人文旨趣和生活意义”,让大学成为社会文化的独特存在和高层延伸,而非简单化地做“政治理念传声筒”和“大众审美的中转站”。
二、我国高校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分析
就社会个体的发展规律来讲,高等教育是个人处于对国家及社会政治团体认同的关键时期,而从青年个体的心理发展成熟程度来讲,这一时期恰是人生中个性最希望张扬,对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最为“叛逆”的时期。在对大学生价值观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笔者认为,从政治文化论域中看大学生价值观有以下几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和特点:
1.社会整体意识增强,政治关注度不平衡,政治认同多元。大学生对于某些社会公众政治话题会产生强烈的兴趣,尤其是牵涉到国际社会焦点或民族、国家尊严等重大事件的时候,政治态度表现得相当积极。比如在08年奥运圣火传递中的抢夺圣火事件、汶川地震、钓鱼岛问题等国内外重大问题发生时刻,大学生均表现出相当高涨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但对一些政治问题甚至社会热点、焦点、民生等问题关注的热情明显不够。
高校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是多元的,多层次的,并且各个层次的认同度并不一致。在国家——民族政治共同体问题层面上,大学生的认同程度非常高,他们的爱国情感、民族认同、文化身份认知等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尽管在具体的文化知识水平上可能参差不齐。但是在相对次一级的政治范畴包括民主、自由等认同上,则表现出明显的分歧。
2.政治心理冷静、理性与政治认知水平不高并存。高校大学生一方面在政治生活中对国家的建设成就感到自豪,为奥运欢呼,为汶川悲痛,但他们不再容易激动冲动,不再是以呼喊和呐喊的方式来进行政治参与,而是更倾向于以扎扎实实的行动来表明自己的政治选择。但是从另一方面看,当前大学生们对于政治问题的认识还显肤浅,认识水平参差不齐,存在着实用、功利的倾向。部分学生的政治心理表现不够稳定,呈现出左右摇摆,游移不定的状态。这主要表现在政治热情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差,容易受到他人或者自身所属的小团体的影响。这些现象的出现既是社会个体在心理成长过程中所存在的必然现象,但同时也表明了大学生在政治心理良性建设方面的一些困惑和问题,以及在他们内心深处由于社会变化和自身思想冲突而导致的浮躁不安情绪。
根据笔者多年的观察了解,大学生在政治态度上,往往是政治情感成分占据了主导地位,而政治认知并不十分准确清晰,同时其政治动机有时受到功利主义的影响。也就是说,部分大学生在政治态度立场选择上,有时是出于一种自发的、朴素的以及盲目的民族情感和爱国情怀,而对政治理性认知不够,从而往往以一种“愤青”的姿态出现,有时表现出自大心理和褊狭意识。
3.政治信念弱化。高校学生在政治信念方面上尽管总体上还是比较坚定的,但是也存在有弱化乃至偏离的现象发生。比如,在入党动机方面,尽管大多数的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是抱着对于中国共产党的赤诚之心、向往之情,抱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理想而要求加入党组织的,但是也有少部分同学在入党动机上并不是那么单纯,甚至有明显功利色彩;也有部分学生党员,在思想境界、政治素质、日常行为等方面,并不能体现出其应有的政治水准。
4.热情与冷漠交织。不少高校大学生政治参与度降低和公民意识淡化。相当部分的学生并没有意识到,政治参与是履行自己合法政治权利,实现自己合法政治权益,并以此来对国家社会政治施以影响的活动。但在具体的个人生活中,当代大学生似乎并不缺乏政治参与的热情,而且勇于、踊跃表达自己的看法。在一些网站、校内贴吧和BBS上,或者利用微博、QQ空间、个人博客等方式,他们积极参与时事讨论,甚至争执不下,是各种网上论坛的主力军之一,是网络签名的积极参与者。但是一回到现实生活中,他们又恢复到冷静甚至淡漠的状态,对政治理论学习、政治活动敬而远之,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政治生活中的悖论现象。
当然,对于大学生在政治文化意识和价值观方面存在的某些现象和发展趋势,我们不能轻率地贴上肯定或者否定的标签,采取悲观或者盲目乐观或者视而不见,都无助于问题的解决。我们应该正视现实,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对策。
三、培育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对策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尽管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健康积极的,但是他们在政治认知、政治心理、政治行为模式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笔者认为,当前高校在培育大学生价值观方面,需要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1.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坚持正面教育为主不动摇。政治文化鲜明的阶级性和民族性特质,决定了它必然要体现特定社会、国家和民族的理想、价值取向及目标追求。我国实行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就决定了在意识形态上必须具有统一的居于统治、指导地位的社会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方面显示了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又标识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新形态和理论品格。它可以引导我们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在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不断取得胜利。因此,只有坚持不懈地正面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教育,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青年学生,才能培养起他们与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相适应的政治意识、政治信念、政治价值观、政治心理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学习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充分发挥文化力作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展示出的基本精神构成了独特的文化价值系统。它通过对天人、群己、义利、荣辱、善恶、美丑、生死等关系的理解和阐释,体现出人的价值、理想并蕴含着特定的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从而内化为整个民族的共同心理,成为稳定的思维态势,甚至会存在于人们潜意识中而呈现出“无意识”状态。这种流淌在民族血脉中的文化精神和价值,在思想教育中所呈现出的力量是巨大的。它以深沉、厚重、持久、令人折服而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此同时,要注意激发道德需要,感受价值体验。中国传统文化认为,道德需要是人的主要特征。在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培育时,应认识到道德需要也是学生内在的需要之一。道德本身具有很强的自我激励性。要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使他们建立起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的道德目标和道德追求,要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道德教育不再是说教、约束和异己力量,而是在追求人生理想和人格完善,实现人生价值过程中的一种愉快而崇高的体验,从而激励自己不断向更高目标迈进。道德需要实际上是同政治价值观的塑造密不可分,或者说是互为补充的关系。道德价值体系,尤其是我国传统的道德价值系统,某种程度上就是政治观念在道德领域的体现,都有其明确的政治目的和政治价值观念。而在青少年道德教育问题上,党中央对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中培养“四有新人”的强调和突出,其实质也是通过对于青少年道德需要实现的激发,从而完成对于正确、良好政治价值观的构建和完善。
3.高度重视西方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当今世界意识形态呈现多元化,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中西文化的差异和冲突日益明显,西方文化以及各种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影响较大。西方的个人主义、功利主义、自由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实用主义、“合理利己主义”、存在主义、唯意志主义等对青年学生思想影响不可低估。有的学生一味强调自身的感受和价值的实现,片面追求权利、实际和实惠,忽视集体利益和远大理想的建树,轻视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文化盲目推崇。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大力发扬先进文化;另一方面要加大对西方文化的研究,认真吸收世界上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同时要深入分析西方文化的弊端,高度重视其对学生产生的危害。要倡导主流文化,规范和引导包括大众文化、流行文化等亚文化,注意借鉴吸收西方先进文化,抵制和消除不良文化对青年学生的侵袭和影响。
4.发挥高校政治文化的价值导向优势,注重大学生的政治批判意识和社会建设观念的树立。高校可以发挥自身作为社会文化结构中特殊话语空间、精神再生产高端载体的“共同体”的功能,通过将多样化的文化活动方式渗透于严密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使得富有丰富意蕴的政治实践活动在“先进文化”和“审美共通感”中显示出多维的价值,从而“既有意思又有意味”,彰显出其不同于外界各领域政治实践活动的高雅趣味和独特个性,为大学生提供带有独特性的社会结构模式和社会政治生活的“景观体验”,为他们日后成为特定政治体系所需的政治角色奠定精神基础、信念基础和话语基础。要注意引导学生建立在公共话语空间中主动性地参与社会共同体建构的“主人翁意识”(这期间必须把握好批判与解构、先锋与颓废等意识形态的价值尺度),提早接受“批判话语训练和社会建设训练”,从而缩短青年学生政治成熟、民主意识陶冶的历程,为未来更多的“政治前驱者”和高素质社会公民群体的生成进行“岗前培训”。在当下各种社会矛盾凸显期,我们更要重视让大学生提早理解政治和社会、养成批判思维和建构理想,而不是让社会大环境去“熏、浸、刺、提”,主动顺应要远胜于被动同化之效。
5.重视学生主体性发挥,突出人文关怀,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传统的价值观培育往往把学生视为客体,忽视人的主体性和人本教育,形成了“说教式”、“管教式”僵化的教育方式,学生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其结果往往是,“说教”的时候,学生觉得是大话套话;“管教”的时候,则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这些都表现出传统教育模式与学生生活的隔阂、教师与学生的隔阂,从而失去了价值观培育中本应该有的与社会、校园、学生密切联系的熟悉感和亲切感。而在实际上,大学生往往在社会生活中担当的是“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角色,他们思想活跃、喜欢接受新知识,并因此有可能得风气之先。从社会个体接受教育的认识机制上来讲,只有内心真正认同某种价值观念时,才能外化为自觉行动。因此,要改变价值观培育说教多,越讲道理越大、越说内容越空泛,理论上讲不深又讲不透,实践上又无法操作的现象。要坚持以人为本,彰显人文关怀,要增强对学生的信任感和服务意识。变堵为疏,启发和引导,授之以渔,突出在价值观培育实践中学生主体体验的作用,凸显学生的主动性。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在实践活动中感悟人生价值。校园文化建设及课外活动是高校课堂教育的有益补充。要注意对多种文化形式的精心设计,重视政治文化建设,充实活动内容,增加文化价值含量,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感悟人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6.将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期望统一起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主体多元化,分配形式多样化,人们更加关注自身价值的实现。判断是否有价值往往要看对自己是否有利和有用。一些学生认为自己能取得成绩完全是个人的努力和机会、运气好。如果青年学生不能充分认识到个人的成长与国家、社会、集体的发展密不可分的话,那就很难从狭隘的“我”中跳出来,去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一个人对社会和他人能否作出贡献,乃是获得社会对其价值评价的基本出发点。所以,要使学生懂得,实现人生价值不仅要考虑自身因素,更要认识所处的时代特征和社会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要求社会主义大学将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内在规定和促进着新一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青年学生要自觉地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社会、集体的发展紧密地联系起来,而不应将二者割裂或对立起来。
[1]王惠岩.政治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67.
[2]罗伯特·A.达尔.现代政治分析[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G641
A
1002-7408(2011)03-0092-03
吕广利(1962-),男,陕西咸阳人,咸阳师范学院政治与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政治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黎峰]